范國強
(河北省邢臺市臨城縣梁村學區(qū),河北 邢臺 054300)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就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在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同時,小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也得到培養(yǎng)。小學生通過經典誦讀,不僅語文知識面擴展了,還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文學素養(yǎng)也得以提高。
學校在閱讀階段目標中,分學段多次提出了誦讀的要求。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滲透經典誦讀可以提高小學生閱讀素養(yǎng),促進學生對經典作品的自我感知,從而形成相應的思維方式,促進其對經典作品的理解。此外,讓小學生背誦大量的唐詩宋詞、儒道經典,閱讀大量古今名著,可以豐富他們的語言,增強知識儲備,為他們的認識發(fā)展形成積淀,從而建立豐厚的文化底蘊,影響學生們的文化氣質,提升學生文化素養(yǎng)。
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是語文教學中的基本任務,而語感是語言能力的核心,培養(yǎng)語言能力的實質問題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關鍵的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而誦讀就是培養(yǎng)語言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學生的語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慢慢積累起來的。誦讀經典,是一個潛滋暗長、積少成多,由量變到質變,由領悟到感悟的過程。
首先是小學生年齡比較小,而國學經典詞語生僻,晦澀難懂。比如:“入則孝,出則悌”,教師如果不給學生講解國學經典的含義,學生不會主動去查字典了解這句話的含義,就算教師給學生講解了,學生也不一定能夠了解這句話的深刻含義。絕大多數小學生在小學階段選擇的讀物都是外國童話故事,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古希臘童話故事,伊索寓言和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如《西游記》《哪吒鬧海》等,很少有學生去讀國學經典,甚至一些學生對國學常識聞所未聞,國學經典的光芒被童話故事掩蓋了。
此外在小學教學樓中經??梢钥吹綇堎N的宣傳標語中以外國的名人名言為主,很少看到有在教室張貼國學經典的,誦讀國學經典缺乏特定的環(huán)境。
古詩詞是國學經典中的一小部分,在小學教材中也只有僅有的十多首唐詩宋詞,學生學習的絕大多數都是現代文。學生沒有辦法從語文課堂中接觸到更多的國學經典內容,所以教師在提起國學經典,并且要求學生誦讀國學經典的時候,學生就會有附加任務的壓力與疲倦感。而學校又沒有設置國學經典考試項目,學生就會選擇投機取巧,能偷懶的時候就偷懶。
只有培養(yǎng)小學生對經典誦讀的興趣,才可以讓學生對將經典誦讀融入于傳統(tǒng)教學的方式更容易接受,教師可以通過具體措施來提高學生對經典誦讀的興趣,例如,在課堂上開展人物模仿,讓學生自己作為古代的經典人物來誦讀文章詩詞,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經典誦讀的興趣。同時,在經典誦讀的過程中,時刻激勵學生,大大激發(fā)學生對經典誦讀的興趣。除此之外,還可以找一些經典詩詞改編成的歌曲讓學生學習。實際上,具有韻律的經典文學比書本上呆板的文字更具吸引力。只有學生對經典誦讀感興趣,才能更好地實施將經典誦讀融入于傳統(tǒng)教學的方式。
誦讀是一種主觀性很強的個體活動,個體體驗性是經典誦讀的突出特點。在誦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尋找文本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的結合點,拉近文本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眼、耳、口等各種感覺器官的能動作用。經由形象體驗升華為精神體驗后,深入進行主動建構,從而加深對于文本的理解。經典詩文的誦讀活動還具有較強的凈化性,在誦讀過程中,經典詩文外在的節(jié)奏和形式之美,內在的情感和意境之美,都能夠直達學生的心靈深處,使學生受到心靈的感染和精神的凈化。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誦讀時展開想象與聯(lián)想,享受詩文中的超脫境界,獲得思想情操的陶冶。同時經典誦讀還具有建構性,是增加語文積累、建構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作為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粹,經典詩文蘊含著豐富的語言知識和深邃的文化元素,在誦讀過程中學生能夠直接、廣泛地接觸大量語言文字,在潛移默化中構建知識內涵和精神境界。
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在誦讀教學中,教師要將誦讀評價作為激勵學生誦讀經典詩文的重要手段,從而不斷引導學生真正沉下心去接近經典文化,感悟經典文化。首先教師要在課堂中對于學生的誦讀表現、誦讀結果給予及時的評價,通過表彰優(yōu)秀激勵后進促進學生形成爭相誦讀的濃厚氛圍。其次要將學生和家長作為重要的評價主體,讓學生對于自己和同學進行評價,通過評價發(fā)現差距,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讓家長通過對于學生的評價,充分發(fā)揮監(jiān)督和鼓勵作用,形成家園共育的有效機制,從而充分發(fā)揮經典誦讀的教育功能。
經典作品內容豐富、體裁多樣,為各個學段的小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形式的誦讀,引導學生從外部感知經典到內化經典、升華感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完善小學生的于都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