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招
(龍川縣維嘉學校,廣東 河源 517300)
小學德育教學的內容,不僅是增加和擴寬學生的知識面,更為重要的是應該增強學生面對難題時的心理素質,讓他們不被一些消極因素所影響。作為班主任,在德育教學的時候,就可以選擇采用“鼓勵賞識”的方式,以一個積極的態(tài)度去鼓勵和評價小學生,讓學生能夠發(fā)現自己的閃光點。有助于讓小學生逐漸養(yǎng)成一個正確的人生觀,避免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產生自卑或者是消極的心理。
在傳統(tǒng)化的教學中,班主任所推崇的往往是一些嚴格的教育方式,他們主觀的認為只有嚴格的管理才能教育好學生。于是在這種管理模式下,當小學生犯錯的時候,教師就會采取一些嚴厲的懲罰機制,最后所出現的結果就是師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而在素質教育的當下,教師將“鼓勵賞識”融入到德育教學中,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班主任可以了解到學生內心的想法,也能和學生近距離的溝通。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人格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小朋友們,對于任何的事物都處于一個認知階段,所以在情感傾向中,就非常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教師在德育教學中,不應該過分注重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而是應該將一些生活中的知識融入到課程中,讓學生能夠擁有一個良好的情感體驗。例如,在班會課上,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回家給父母洗腳,通過這次小作業(yè),對那些積極參與到這次感恩教育中的學生,給予他們一些贊美和表揚。這樣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人格,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
文化是一個比較廣泛的概念,就以班級文化的內涵而言,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首先就應該為小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創(chuàng)建激勵性的班級文化,這樣才能在無形中,展現出整個班級的個性。每個班可以投入一些人力和財力,如在學習角、墻壁中懸掛一些具備激勵、責任和自信等方面的名人名言,讓墻壁可以“說話”。例如諸葛亮的:“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以此來告訴學生應該在靜的環(huán)境中去反思,發(fā)現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錯誤,然后加以改正。
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還處于一個認知階段,班主任就要結合學生的特點,鼓勵他們積極行動,在教室布置一些宣傳欄,讓班長和宣傳委員帶頭,學生自己去設計和選擇資料。積極且主動的參與到這些活動中,讓班級中的每一個角度都能充滿激勵的氛圍,久而久之,學生也這種環(huán)境中也能積極、健康的發(fā)展。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充分的發(fā)揮出自身的師德力量,將自己的情感代入到整個教學進程中,這樣也能構建一個非常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小學生可以更為真切的感受到德育的價值和意義。在這種“鼓勵賞識”教育中,班主任也能深入的走入到學生的內心深處,從本質上去信任和鼓勵小朋友們,讓每位學生明白,良好的美德對于自身的成長和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每位學生身上都有著巨大的潛能,班主任所要做的就是給予他們一些機會,作為班主任,要學會肯定、鼓勵學生,讓他們在課堂內外都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校園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要想讓學生能夠具備一個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就可以豐富各種學?;顒?。以升國旗為例,這時候班主任就可以對學生進行一些愛國教育,向學生普及誠信和教育方面的知識。教師節(jié)、中秋節(jié)時,鼓勵學生采用藝術表演、制作愛心卡片等方式,讓他們可以積極參與到這些感恩活動中。在這種極具特色的教育模式下,不僅配合了“鼓勵賞識”工作的順利進行,也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由于部分學生缺乏一些成功的體驗導致他們在學習上出現了消極的心理。針對這種情況,班主任就應該根據學生的個性化差異,為他們設置不同的問題情境,盡量讓學生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例如在“誠信”教育中,班主任可以向學生講述一些和這個話題相關的寓言故事,鼓勵他們要學習這種品德,對于那些做錯事情卻敢于改正的學生,要給予他們一些表揚,以此來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誠實守信的人生觀念。
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過于的單一化,而且鼓勵性的教育相對而言也比較少,這樣不利于小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因此,班主任就要選擇采用多元賞識的方式,選擇多種不同的評價方式,在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道路中,真誠、平等的和他們交流。利用一個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學生,多一點表演、少一點批評,盡量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他們,這樣才能提升整個德育工作的質量。
例如,班主任在組織一些班會活動的時候,可以對近段時間表現優(yōu)秀、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給予他們一些獎勵,可以是一些精神上的獎勵,也可以是物質上的獎勵。對于那些紀律好、不遲到的學生也應該實行相應的話語鼓勵。整個班會中,除了班主任的“鼓勵賞識”,還可以選擇采用學生和學生之間互評的方式,將那些表現優(yōu)異的學生看作是榜樣,鼓勵其他學生一同學習。最后,還有就是每位學生的自主評價,讓他們對自己有一個比較深刻的認知,盡量在這種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中,更好的實行“鼓勵賞識”教育。
為了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高素質的人才,教師就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但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和中學相比,又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班主任在其中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班主任就可以選擇采用“鼓勵賞識”的方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真正的發(fā)揮出德育在小學教育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