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紅旗小學 葉美蘭
一直以來,小學語文課程中的重難點之一的作文教學,一直被人們所關注,很多小學生不喜歡作文,有的甚至厭惡作文。如何讓學生喜歡作文是每位小學語文教師不斷探索的問題。
小學生剛剛開始習作時,教師一般都會在習作前后進行精心指導。教師往往一開始就告訴學生作文的一些所謂秘訣,叫學生選好材料、注意布局、挖掘主題、鍛煉語言。其實,我認為這樣講并不好,教師講得越多,學生越是糊涂,因為小學生畢竟還小,他們對這些理論性強的內(nèi)容聽不大懂。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一個對生活沒有感受的學生是寫不出文章來的。我在作文指導上的做法之一就是讓學生感受生活。一個題目寫在黑板上,我讓學生回憶一下,有沒有這方面的生活經(jīng)歷,請舉出具體的事例來。比如,我曾經(jīng)出了“暑假一天”的作文題目讓學生想,在兩個月的暑假生活中,你覺得最快活的是哪一天,最煩惱的是哪一天,最有趣的是哪一天,最憤怒的是哪一天?然后讓學生繼續(xù)往深處想,為什么會快活、煩惱、有趣和憤怒呢?學生通過這樣的生活感受,就會覺得這樣的作文題目并不難,有很多素材等著他們?nèi)ズY選。學生有了生活也就有了習作的素材,就可以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同時,在寫作的時候主張孩子寫出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情感,不拘一格地表露自己真實的思想。
學生寫作,是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往往表達了他們這個年齡段的獨特體驗、認知和感悟。有時候他們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物毫不掩飾地寫在作文里,而教師修改往往是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歷、思維、學識、判斷、喜惡進行,有時候也會把學生文章中美好的童真、童趣修改掉。所以,當我們看到不符合自己心意的詞語、句子、段落的時候,教師的評語就應該用一種商討的口吻來寫。如,有一個學生在大街上看到一個乞丐,這位學生在作文里寫到:“那個討飯的趴在地上,我仔細一看,這個乞丐實際上是一個五十歲左右的老人,只有一只手,左腳是說不出來的一種畸形。他身上穿著一件臟得無法形容的破棉襖,哆哆嗦嗦地縮成一團,那張臉因為冷已經(jīng)變了形,給人一種很滑稽的感覺,我看了不禁捂著嘴笑起來?!睂@樣的情況,我就用商討的批語:這是一個生理上有缺陷的乞討者,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種生活中的弱勢個體,是應該同情還是嘲笑?我想你肯定是知道的,那么在我們的作文里怎樣才能把你的同情心表現(xiàn)出來呢?請把這一部分修改一下。這樣的批語,學生容易接受,也便于改正,如果批語中給予嚴厲的批評,就會嚴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要具備一雙慧眼,善于捕捉學生習作中的亮點,比如,材料選擇、布局安排、主題挖掘、遣詞造句,哪怕是一段話或一個句子,遇到這樣的情況,我都會毫不吝嗇地給予贊賞。如,有一個學生的習作材料新鮮,我在評語時就說這個材料很好地表現(xiàn)了父愛,角度新穎。有時我會在評講課上夸獎學生:“這里的排比用得恰到好處,形成了一定的氣勢。”“某某學生的結尾和開頭、題目照應得好,扣題緊?!薄斑@里的銜接緊密,使上下文過渡自然熨貼”。有時,小學生的作文中還會出現(xiàn)教師意想不到的美的語言,我從不會放棄贊揚的機會。
小學作文教學應鼓勵學生用“我手”寫“我口”,用“我手”寫“我心”,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鼓勵中激發(fā)興趣、增強信心,開啟心靈之窗寫真實作文,體驗成功喜悅寫開心作文,放飛孩子的天性寫自由作文,從而提高作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