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珍
(甘肅省隴西縣文化館,甘肅 定西 748100)
舞蹈藝術在人類生活中不斷發(fā)現(xiàn)真善美,通過動作的提煉、塑造,從而展示給觀眾以美的享受。能夠正確發(fā)現(xiàn)美、評價美、認識美,是學習舞蹈藝術應該具備的基本審美能力,舞者用自己的身體語言以及眼神情緒的變化來展現(xiàn)表達情感,讓觀眾通過舞者的肢體“語言”讀懂舞蹈所渲染的意境和情節(jié),這也是在教學中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舞蹈動作美主要來自于舞蹈藝術的“形”與“神”的結合所產(chǎn)生的豐富的雕塑感和美感,創(chuàng)造出來的特殊的藝術空間感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藝術想象,讓觀眾產(chǎn)生一種美的享受。
舞蹈這一專業(yè)對舞者的形體的要求是特別嚴格的,尤其是芭蕾舞演員,芭蕾舞演員有個口訣來概括為“三長一小一個高,20公分頂重要,開繃直立爹媽給,輕高快穩(wěn)師傅教”?!叭L”,指脖子長,胳膊長,腿長;“一小”,指小腦袋;“一個高”,指高腳背兒。“20公分頂重要”,指下肢比上肢長出20公分?!伴_繃直立爹媽給”,指軟開度、腳背高低、小跨,膝蓋大小等問題,這些指標的遺傳率較高,后天不易改變?!拜p高快穩(wěn)師傅教”指做技巧和舞姿的時候要求身體輕盈飄逸,具有較強的爆發(fā)力,做動作快速腳下步伐穩(wěn),最后不管什么動作,腳下都要收得穩(wěn)。這些都需要后天的努力練習。這些要求對于專業(yè)舞蹈演員來說非常嚴苛,但卻給觀眾以美的享受。
從古至今,音樂與舞蹈都是緊密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如:古代的“樂舞”,顧名思義是伴著音樂來舞蹈的,先民們在原始樂器,如骨笛、陶哨、石磐的伴奏下歡快舞蹈,樂曲高亢悠揚,動作舒展流暢,服飾華麗多姿,堪稱歷代歌舞之最。節(jié)奏的快慢強弱對編舞起到了很大的影響,輕快的音樂旋律舞者呈現(xiàn)出輕柔優(yōu)美的舞姿,悠長的音樂旋律伴著小提琴聲編舞者可以把慢節(jié)奏跳成線狀的動作也可以跳成快節(jié)奏點狀的動作。例如音樂《pina》,這個音樂特別奇妙,整段音樂是點線結合的,激烈的快節(jié)奏伴著悠長的小提琴聲,編舞者在這段音樂中即可以跳快節(jié)奏的也可以跳“線”的慢節(jié)奏延伸的動作,從而在音樂和舞美的配合下成功刻畫出舞蹈藝術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最終使舞蹈藝術體現(xiàn)出不同的風格特征。
舞蹈的技巧是指“跳、轉、翻,控制”等高難度的動作,要想做到技巧美,舞者必須日復一日的練習扎實的基本功,才能在舞臺上為觀眾呈現(xiàn)出強烈的“驚、險、奇”的形式美與動態(tài)美。舞蹈中加一些技巧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推波助瀾從而吸引觀眾的眼球,在舞蹈與技巧的融合中要有連貫性動作的銜接。在一個舞蹈作品中呼吸是很重要的,通過每個動作的氣息點連貫其中,技巧加進去就不會顯得突兀。如古典舞《扇舞丹青》中舞蹈演員在這個舞蹈中加入了大跳,空翻等技巧,每個動作之間的銜接特別連貫,舞者把這一普通的傳統(tǒng)道具揮舞得“似扇非扇”“似劍非劍”,表現(xiàn)出來的藝術意象是“畫中有舞”“舞中有畫”?!吧绕鸾箫w鷹古今,虛實共濟舞丹青。氣宇沖天柔為濟,憐得筆墨怕無贏,丹青傳韻韻無形,韻點丹青形在心,提沉沖靠磐石移,卻是虛谷傳清音。”這首詩充分展現(xiàn)了這個舞蹈作品,形象生動,準確描述了《扇舞丹青》這一舞蹈作品。
舞蹈藝術自誕生以來就對舞蹈的情感十分看重。情感可以充分的表達一個人的內心感受,舞蹈中加入了情感就像人的生命里注入力血液一樣重要。情感作為主線將貫穿于組培的始末,舞蹈編舞者和舞蹈演員需要通過情感來傳遞給觀眾,而觀眾又要通過欣賞活動來獲得情感上的共鳴,最終收到“以情動情”的效果?!把凵瘛币彩莻鬟f情感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眼睛是心靈之窗,它能給人們帶來光明,通過它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所表達的情感“喜怒哀樂”。舞蹈的表現(xiàn)形式注定了舞蹈表演者不能像歌唱演員、戲曲演員等開口表達他們的情感,那么眼神就成為了舞蹈表演者向觀眾傳遞情感的一個重要媒介。音樂、舞美、舞姿只有在相應的“眼神”中才能達到藝術的升華和超生活的境界。
作為一種人體動作藝術,舞蹈常常被用來表現(xiàn)某種思想與意境,因此人們將舞蹈劃分為許多不同的類型,如話劇、雜技、人體雕塑等,舞蹈創(chuàng)作者在編排舞蹈動作時往往從生活中尋找原型,進而提煉出富有藝術性的舞蹈。編舞者在編舞的過程中往往是借助一些素材來體現(xiàn)內容的,觀眾通過這些表達的素材產(chǎn)生強烈情感上的共鳴,同時能使觀眾產(chǎn)生深刻的理性思考。
不同舞種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帶給人們一種享受愉悅的心情,舞蹈帶給人們以美的享受,對于舞者來說,“愛”舞蹈是不夠的,只有深深地“迷”舞蹈才能做到事業(yè)有成。俄國大文豪列·托爾斯泰說:“藝術的神經(jīng)就是藝術家對他的工作對象的狂戀式的愛情”,沒有狂迷便沒有藝術。
舞蹈是有結構的,舞者在編一部作品之前必須在腦海里構建一個框架,比如前半段要表達什么內容,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達,后半段和前半段的關系是什么,怎樣用動作把兩段銜接起來,不是說要像講故事一樣,而是把你編創(chuàng)的思路表達清楚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讓觀眾能讀懂并且產(chǎn)生一種共鳴。有些現(xiàn)代舞在觀眾欣賞完后反映看不懂,現(xiàn)代舞有的就是比較抽象的,難讀懂的,現(xiàn)代舞不像一般的舞蹈作品,有一個貫穿全局的故事情節(jié)。例如我們的民族舞蹈,每一個舞蹈就是在述說一個簡短的故事,而現(xiàn)代舞則是追求象征性寫實,而是通過夸張的聯(lián)想與感受,通過抽象概念表現(xiàn)故事,主要展現(xiàn)情感表達,強調動作的舒展質感,現(xiàn)代舞呈現(xiàn)出來是一種抽象的表現(xiàn)。古典舞則是有一個鮮明的主題,舞者在編創(chuàng)的時候考慮自己編創(chuàng)舞蹈的結構,也許是平時的觀察與積累觸碰了舞者的靈感,編的一個主題,通過主題來編創(chuàng)的一系列動作,有清晰的線路和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