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福俊
(廣西欽州市浦北縣張黃鎮(zhèn)中心小學,廣西 欽州 535319)
教學方法的改進是六年級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隨著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新的教學法層出不窮,展示出語文教學百花齊放的燦爛前景。手段總是服從于目的的,無論采用何種教學法,關鍵是有利于學生“學”的過程中,形成發(fā)展的動力,為學生發(fā)展創(chuàng)造最佳的外部條件。情景教學法,既要創(chuàng)設得當?shù)那榫埃忠寣W生進行情景體驗和討論,然后才能把所學的知識與情景聯(lián)系起來,教師是要作很多努力的。
老師是學生的引路人,由于各方面的差異,六年級的學生和教師普遍存在代溝,受到教學計劃的壓力,教師對學生的要求過高過嚴,下課后教師和學生交流機會較少,出現(xiàn)問題學生不敢問,出現(xiàn)錯誤學生不敢說,從而導致教學關系的僵局,情景教學可以增加課堂中師生交流的機會,教師可以通過幽默、感性的人格魅力,走進學生的內心,從而學生學習時不會存在顧慮,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果。
小學六年級階段的學生,大腦正處于高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顯得尤為重要。這個時期的小學生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通過情景教學,可以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使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以高漲的熱情和極大的求知欲投入到學習中去,從而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更好的理解和把握。
在情境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更好的得以發(fā)展,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去探討,去提出自己的疑問,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培養(yǎng)學生的潛在能力,從而也保證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人是一種群居動物,需要在不斷團結合作中生存發(fā)展,俗語說“三個臭皮匠抵一個諸葛亮”,傳統(tǒng)教學的單一性讓學生學習過于功利化,習慣了競爭和獨立,從而忽視了團結,情景教學則是一種教會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實踐性教學手段,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或者組織課下辯論賽或者情景劇排練等,增加學生之間團結意識的培養(yǎng)。
小學六年級語文課本涵蓋了多種類型的課文,例如抒情的、議論的和描寫的等等。而學生由于知識水平有限對于課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往往不能深入理解,從而導致作者所表達的思想不能完整的傳授給學生。而教師將情景教學法運用到六年級語文中后,就可以選擇利用教學輔助工具將課文描述的場景完整的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例如,當教師要講解我國古代文化建筑故宮時,就可以利用現(xiàn)代化設備多媒體,播放有關我國故宮的紀錄片,用畫面來引導學生,以便學生可以更深刻的感受到我國故宮的強大魄力,可以更好的理解課文所要傳達的思想,對語文知識產生興趣,從而有利于自主學習能力的加強。
在幫助學生基本掌握課文內容后,讓學生分角色利用簡單的頭飾、面具表演教材內容并組織評議,在評議中,對照課文,反復研讀,加深理解。以人教版課文《晏子使楚》為例,要求學生選擇故事中的一個人物,推想該人物說話時應帶的語氣。扮演機智勇敢的晏子,傲慢自大的楚王,故事中做配角的士兵,因表演是學生喜歡的項目,學生為了演好角色,就要認真讀課文,揣摩人物的心理,模仿人物的語氣,加深了對語言文字的理解。這一創(chuàng)設情境,使全體學生能夠從喜聞樂見中更直接地了解課文的內容,二是充分發(fā)揮了參與表演者本身的創(chuàng)造才能。
角色互換是情景教學法中的一種,也是語文教學中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例如,學生與教師身份顛倒,換角度思考問題。在課堂上安排學生對語文課文中的部分內容通過自己制作的課件進行講解。學生通過對課件的準備過程,就可以充分理解課文的內容,通過一定的課堂鍛煉,必然可以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樣的課堂互動活動,既可以讓老師能夠更充分的了解到 每個學生,又可以讓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加透徹。
生活是文章創(chuàng)作源泉,一切文章都是彼時彼地的生活在作家頭腦里反映的產物。以文章為例子,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須“披文入情”、“沿波討源”。也就是說,要引導學生認識、了解作者在文章中反映的生活,而后才能知道作家立意、選材、謀篇、運用語言的高明,才能領略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感情,進而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所謂聯(lián)系生活展現(xiàn)情境,就是把教材中所寫的生活與學生的生活,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溝通起來,打開學生的生活寶藏,強化他們的體驗,增進對文章的理解。古人讀書“虛心涵泳,切己體察”就是這個意思。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我國繁榮昌盛,不斷發(fā)展的命脈。老師,家長和社會對青少年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新型教學理念,進行情景式教學,呈現(xiàn)高效率課堂,是教學的當務之急。為此,每位老師都需要從自身做起,為教育事業(yè)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本文僅僅探究了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其他學科教學也是如此,筆者很期待教學的發(fā)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