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東臺市臺南中學(xué) 吳應(yīng)海
導(dǎo) 語
什么是底線?底線就是我們?yōu)槿颂幨赖淖畹蜆?biāo)準(zhǔn),是不可逾越的“紅線”。一個人只有心中有底線,才知廉恥守禮儀,才能在巨大的誘惑面前守住內(nèi)心,不喪失自我。
給欲望設(shè)定底線
林夕
這是一位商界朋友講給我的故事。
因為工作的緣故,我每年都要去美國。我曾遇到一對夫婦,他們的大兒子12歲生日,父母送給他一臺割草機(jī)作禮物;兒子用它為鄰居修剪草坪賺了400美元,他用這筆錢買了耐克公司的股票,不到10天就賺了80美元。9歲的弟弟受他影響,用自己送報賺的錢買股票。這件事對我啟發(fā)很大,中國的家長總是教孩子學(xué)習(xí),很少在他們面前提錢,更不用說教他們賺錢了,這就是中美文化與教育的差異吧。我不否認(rèn)中國的基礎(chǔ)教育好,但美國的教育更有針對性,實用性。我決定中西合璧,對女兒進(jìn)行財商教育。
國慶長假,我?guī)畠喝タ串嬚梗赃呎箯d正舉行拍賣會。我靈機(jī)一動:拍賣場是最殘酷也最鍛煉人的地方,對手就在眼前,一錘定乾坤。沒有過多時間思考,也沒有回旋余地,我向女兒簡單講解了競拍規(guī)則,然后帶她參加。
女兒看中了一位音樂家收藏的塔羅牌,她很崇拜那位音樂家。我告訴她,這種塔羅牌正常售價20元,因為是收藏品,有感情和歷史,你愿意為你的感情和它的歷史多支付多少呢?女兒想了想,說愿意付100元。我說那好,100元加上原來售價20元,就是你的最高出價,也是底線,超過這個就放棄。
隨著拍賣師錘響,競拍開始了。女兒開始舉牌。我坐在她旁邊,感覺出她很緊張,生怕別人和她競價。我環(huán)視了一下周圍,競拍者不少,對手并沒因為她是孩子而放棄。已經(jīng)加價到100元了,女兒有些緊張,小聲嘀咕了一句:糟了,快到了!
我一聽,壞了,這是拍賣中最忌諱的,把自己底牌亮出來了。我用胳膊肘碰了她一下,她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但已無力挽回。塔羅牌一路上漲,沖過120元底線,女兒還想舉牌,我制止了她。
走出拍賣廳,我安慰情緒低落的女兒:“你雖然沒得到那副塔羅牌,但今天學(xué)到的東西比這副牌更有價值。首先,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你今天學(xué)會為欲望設(shè)定底線,這很好,很多人失敗就是沒控制好底線,成了欲望的奴隸。其次,輸不要緊,關(guān)鍵要知道輸在什么地方,你今天犯了兩個技術(shù)性錯誤,一是讓對手看出你的經(jīng)驗不足;二是不該說那句話,把底牌亮給人家,這是商場大忌。其實,很多時候,競爭者水平不相上下,最終誰能獲勝,取決于心態(tài)。拍賣會是一個濃縮的社會,參與者都是你的競爭對手,你要想辦法戰(zhàn)勝他們?!?/p>
女兒沖我笑了笑,臉上的表情還是有些失落。我問她,如果塔羅牌主人不是那位音樂家,你還會這么喜歡嗎?她搖搖頭,我說,你以前不是總問我,什么叫產(chǎn)品附加值嗎?這就是。其實人也一樣,你現(xiàn)在和班上同學(xué)站在同一起跑線,但十年后你們的位置就不一樣了,你的社會地位,生活質(zhì)量,取決于你的附加值——知識儲備、工作經(jīng)驗和創(chuàng)新能力。其實這副塔羅牌,爸爸完全可以買下來,作為禮物送給你,但我希望你憑借自己的能力得到它。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你成長了,有收獲,這是我今天送給你的最好禮物。
(選自《鹽城晚報》2019年3月4日)
點 評
這是一篇發(fā)人深省的文章,父親為了對孩子進(jìn)行財商教育,讓女兒學(xué)會控制欲望,特地帶她參加了拍賣會,讓她通過親身體驗,懂得如何克制自己,堅守底線。
人的欲望常常是無止境的,給欲望設(shè)一條底線,不被欲望牽著鼻子走,是多么的重要!
幸福底線不妨畫低些
陳魯民
俄國作家契訶夫說過:“如果你手上扎了一根刺,那你應(yīng)當(dāng)高興才對,幸虧不是扎在眼睛里?!痹詾檫@只是一種幽默的調(diào)侃戲謔,后來才發(fā)現(xiàn),其實這也是一種達(dá)觀的生活態(tài)度和人生智慧,且為許多賢達(dá)俊杰所膺服。
作家史鐵生曾寫道:“生病的經(jīng)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發(fā)燒了,才知道不發(fā)燒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體會到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詳。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不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瘡,一連數(shù)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么晴朗。后來又患上尿毒癥,經(jīng)?;杌枞徊荒芩枷耄透討涯钇鹜諘r光。終于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任何災(zāi)難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個‘更’字?!?/p>
他們實際上都是在為幸福畫底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底線也就各有不同。幸福其實就是一種感覺,一個總是覺得很痛苦的人,往往是把幸福的底線畫得太高,期望值過高,欲望太大,結(jié)果與現(xiàn)實產(chǎn)生較大差距,于是痛苦就降臨了。
譬如說,一個把幸福底線畫在得諾貝爾獎上的作家,志向固然遠(yuǎn)大可敬,但他這一輩子都很難有幸福感,因為這種機(jī)會太渺茫了;而一個經(jīng)常發(fā)表小豆腐塊文章的業(yè)余作家,卻常常志得意滿,感覺良好,因為他的底線是,文章變成鉛字就是幸福,不拘長短。
一個把幸福底線畫在富可敵國上的大款,很難心想事成,自然也就無法快樂,哪怕他已經(jīng)富甲一方,也不如那些出大力掙小錢的農(nóng)民工心情愉快,了無掛礙。
所以,腰纏萬貫的富翁未必就比家境剛剛溫飽的農(nóng)夫幸福,身居高位的顯貴不見得就比街頭的小攤小販幸福。歸根結(jié)底,是因為他們的幸福底線不同,一個畫得太高,很難實現(xiàn),一個畫得較低,很容易達(dá)到。
退一步說,如果你遇到災(zāi)難和不幸時,適度地降低一下幸福底線,也有助于調(diào)整心情,渡過難關(guān),坦然面對生活??傊热粑覀兡軐W(xué)會把幸福底線畫得低一點,實在一點,離自己近一點,稍許努力便可實現(xiàn),這樣,你便每天都能感到幸福,幸福也就時時在你身旁。
(《人生十六七》2018年5期)
點 評
這是一篇觀點獨特的文章。在我們心目中,底線從來都是越高越好,作者卻在標(biāo)題中提醒人們把幸福的底線畫低些,一下就吸引住了讀者的目光。
行文過程中,作者先以俄國作家契訶夫和中國作家史鐵生的人生感悟作為開頭,引出“幸福底線”這一話題;然后擺事實,講道理,正反對比,論述幸福感與底線高低之間的關(guān)系;最后給出中心論點,發(fā)出倡議,前呼后應(yīng),渾然一體。
底 線
馮驥才
一次,一位在江南開鎖廠的老板說他的買賣很興旺,日進(jìn)斗金,很快要上市了。我問他何以如此發(fā)達(dá)?
他答曰:“現(xiàn)在的人富了,有錢有物,自然要加鎖買鎖;再有,我的鎖科技含量高,一般技術(shù)很難打開,而且不斷技術(shù)更新,所以市場總在我手里?!?/p>
我笑道:“我的一位好朋友說世界上他最不喜歡的東西就是鎖,因為鎖是對人不信任,是用來防人的?!?/p>
鎖廠老板眉毛一挑說:“不防人防誰?我賺的就是防人的錢。你以為這世上真有夜不閉戶的地方嗎?”
我說:“50年代真有。70年代我住在一座房子的頂樓上,門上只有個掛鉤,沒鎖,白天上班把門一關(guān)鉤一掛,從來沒被人偷過。”
鎖廠老板說:“那是什么時候,早沒影兒了,不信你不鎖門試試?!?/p>
我笑了笑沒再說,我信他的話。我承認(rèn),一個物欲的時代和一個非物欲的時代,人的底線是不同的,社會的底線也在下降。所謂社會底線下降,就是容忍度的放寬。原先看不慣的,現(xiàn)在睜一眼閉一眼了;原先不能接受的,現(xiàn)在不接受也存在了。在商業(yè)博弈中,謊話欺騙全成了“智慧”;在社會利益競爭中,損人利己成了普遍的可以獲利的現(xiàn)實;誠信有時非但無從兌現(xiàn),甚至成為一種商業(yè)的吆喝或陷阱。在這樣的社會生態(tài)中,人的底線不知不覺在下降。
可是這底線就像江河的水線,水有一定高度,船好行駛,人好游泳。如果有一天降到了底兒,大家就一起陷在爛泥里。我們連自己是臟是凈是誰也不知道了。
所以,人總得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線。其實這底線原本是十分清楚的。比如人不能“見利忘義”“賣友求榮”“賣國求榮”“乘人之?!?,不能“虐待父母”“以強凌弱”“恩將仇報”“落井下石”,還有“不義之財君莫取”“朋友妻不可欺”等等。
這個古來世人皆知的底線,也是處世為人的標(biāo)準(zhǔn),似乎在被全線突破了。
底線無形地存在于兩個地方。一在社會中,一在每個人心里。如果人們都降低自己的底線,社會的底線一定下降。社會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線,世道人倫一定敗壞;人人守住底線,社會便擁有一條美麗的水準(zhǔn)線——文明。因此說,守住底線,既為了成全社會,也是成全自己。
然而,這兩個底線又相互影響。關(guān)鍵是在你的底線有時碰到低于你的底線時,你是降下自己的底線,隨波逐流,還是堅守自己,潔身自好,堅持一己做人做事的原則。有人說,在物欲和功利的社會里,這底線是脆弱的。依我看,社會的底線是脆弱的,人的底線依舊可以堅強,牢不可破。
底線是人的自我基準(zhǔn),道德的基準(zhǔn),處世為人的基準(zhǔn)。
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線上的。沒有底線,一定會是一塌糊涂的失敗的自我,乃至失敗的人生。有底線,起碼在“人”的層面上,獲得了成功的自我與成功的人生。
(《雜文選刊》 2013 年 7 期)
點 評
一個底線在不斷下降的社會,或者說正在喪失各種底線的社會,無疑是非??膳碌?。而我們所面對的現(xiàn)實社會,情況不容樂觀,正如作者所言,“古來世人皆知的底線”,“似乎在被全線突破了”。那怎么辦?作者分析了社會底線與個人底線之間的關(guān)系,指出社會底線雖然是脆弱的,但人心中的底線可以牢不可破。這啟示我們,只要人人堅守心中的底線,社會底線就會水漲船高。為了越來越美好的明天,讓我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