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敏
(河北省張家口市萬全區(qū)安家堡小學,河北 張家口 076271)
眾所周知,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很快成為了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課堂教學則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的主陣地。那么我們又如何在農(nóng)村小學英語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呢?筆者結合自己在萬全區(qū)安家堡小學從事多年的小學英語教學所積累的經(jīng)驗,談幾點認識。
俗話說“學起于思而凝于疑”。在小學英語學習中,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就說明對這個問題進行思考了,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也有幫助。所以在課堂上老師可以嘗試設置一些質疑情境,促使學生產(chǎn)生疑問,然后利用合作探究形式一起參與到自由討論中,最大限度地調動其創(chuàng)造力。
比如課文“They look the same.”,可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相互提問“Where are you from?”“Ho wold are you?,這樣的角色扮演對口語的鍛煉有一定的益處。
以往老師講、學生記的教學方法,極易使學生覺得枯燥沒意思。我們可在教學中設置一些懸念,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比如學習介詞時,可設計為:I have a good friend,it' saprettycat and itsnameis Tom.NowIcan'tfindit.Whocantellme where is it?Behind the door?Orundermyd esk?Pleaseguessit!然后,可讓學生自由回答,給出不同答案,定能使課堂的氣氛更為活躍。
及時讓學生所學知識做總結,有助于鍛煉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比如對“Thank you.”句式的口語交流的回答有很多種,“You are welcome.”
“That' sallright.”“Notatall.”“It'smypleasure.”等等,可引導學生對此進行總結,辨別英國人和美國人不同的回答,以及哪個較為正式,哪個是非正式。
多年的英語教學實踐證明,讓農(nóng)村小學生直接口語進行交流的難度高,跨度大,更談不上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而英語課中的活動是以口語為中心,能夠營造民主的、和諧、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在這樣的氛圍中比較容易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維和創(chuàng)新交流的能力。例如教師先呈現(xiàn)I have a rabbit/ cat/ dog…,再組成對話進行有意義操練A:I have a rabbit .B:Really ? May I have a look? C: How nice ! 然后借助多媒體動畫效果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自由運用語言進行交際性練習,學生的想象力可以充分發(fā)揮,最后,再進行綜合性的交流,又如當學了food以后,就要有一個go shopping的綜合表演,我鼓勵學生在班內“開設百貨商場”,有玩具專柜、學習用品專柜、食品專柜,甚至還有水果專柜,然后讓學生們模擬現(xiàn)場購買物品。學生們興致勃勃,紛紛加入到“購買物品”的活動中,在一問一答口語交流過程中,學生們的口語交際技能有了很大提高。可以看到,這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利于孩子們語感的生成。他們不僅能夠掌握本課的語言知識和學習技能,還能把以往所學的知識運用到他們的對話中,對話內容豐富多彩。在這樣的交流活動中,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集體主義合作意識,拓寬了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成功為學生樹立了自信心,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這正如羅杰斯所說: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依賴于一種和諧的安全的課堂氣氛。
我們知道,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創(chuàng)造新的而不是簡單的重復前人所做過的事,這種人能有創(chuàng)造,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因此,教師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要善于為小學生提供了自主思維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比如學生尋找物品的游戲活動,若只有在教室內進行,學生能藏物品的地方有限,所能練習的英語表達也是有限的,若給他們提供更大的空間,就能練習到更多的方位介詞和名詞,有些同學甚至會到別人難以找到的地方。再如學了 sports: football、basketball table tennis 等后,可以設計一個調查表《what sport do you like ?》分發(fā)給每一個學生,讓他們自己進行調查哪一種運動最受人們的喜愛。這種調查可以在校內和校外開展,最關鍵的是要讓他們把調查的結果告訴同學們,共享調查成果。通過擴大學生學習的空間,激發(fā)他們參與意識和探索精神,發(fā)展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
農(nóng)村學生喜愛游戲,教師完全可以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加入一些小游戲,比如將課堂設為背景,找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強化他們對對話實用性的理解,在邊游戲邊學的過程中使其獲得知識。如以中秋節(jié)為背景,參照“Are you there?”句型引導學生自己對話,如下旁白:Today is Mid-Autumn Festival,weareholdingasmallparty for celebratingit.A-Hi,what day is it today?B-Monday.A-What is the date today?B-Mid-Autumn Fe stival.A-Have a good mood.這樣,在輕松的游戲過程中,強化了對話適用性的訓練。
當前教育倡導賞識教育,而農(nóng)村孩子更期望獲得家長和老師的賞識,在賞識中希望自己將來成為一名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挖掘潛力,成為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呢?這需要通過教師的評價和同學的贊賞來予以實現(xiàn)。比如利用多媒體動畫設計,通過多種形式(符號、聲音、文字等)生動有趣的評價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每當學生答對時,電腦屏幕上就出現(xiàn)唐老鴨的“笑臉”及“Very good?!被蛞魂嚐崃业恼坡暎粚W生答錯時,電腦就會發(fā)出一種怪怪的聲音,還會鼓勵學生“Don’t worry ,Try it again。”“不要泄氣,再試試?!?。
比如在教學“Colours”一課,做鞏固練習題時,我通過電腦設計出顏色各異的種子,讓學生按電腦錄音提示的顏色選種子,如果選錯了,地面則會彈出一個怪物說到:“種子被我吃掉了,請再種一次”;如果選對了,地面上就會長出那一顏色的花朵,并發(fā)出“Very good!”的聲音。只有這樣經(jīng)常給予學生積極的鼓勵和肯定的評價,使學生感受到自己是一個成功者,學生才能自覺去創(chuàng)新,自覺地提高創(chuàng)新水平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農(nóng)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善于給學生提供較好的說講英語的寬松、民主、和諧的環(huán)境,力爭讓每一位學生都是參與者,讓學生們自由地運用英語,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就一定能夠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