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汝貞
(廣西藤縣東榮鎮(zhèn)大帶小學,廣西 藤縣 543318)
“讀”和“寫”這兩個方面是相互促進的,為進一步提高小學閱讀教學水平,在了解小學閱讀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及其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拓展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有效途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下文將逐一進行分析:
準確定位讀寫結合的目標是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關鍵。在小學閱讀教學中,小學教師應糾正對讀寫結合策略的認知偏差,準確定位讀寫結合的目標,最大化發(fā)揮“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作用,有針對性地進行重點閱讀,積累文章中的好詞、好句,與此同時,找到最佳的寫作切入點,再引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有效提升小學生讀寫能力。以《黃山奇石》一文為例,在閱讀這篇課文的過程中,教師應發(fā)揮主導作用,對全文進行梳理,對特殊結構的典型句段,“仙桃石”“猴子觀?!薄拔謇媳继於肌焙汀敖痣u叫天都”等,要求學生重點閱讀,課堂上通過老師的引讀,男女生配合讀,引領學生進行研討、探究、議論,讓學生們感受句子間存在著特殊的關系。與此同時,寫讀后感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寫作習慣的重要方式,課后讓學生仿照《黃山奇石》寫作特點,經(jīng)過自己的合理想象,寫一寫黃山上的其他石頭的特點,如“獅子搶球”“仙女彈琴”“天狗望月”等。此外,還可以從文章的寫作方法入手,讓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新思維,將原文改寫成一篇導游詞,延伸拓展閱讀體驗,用導游的口吻介紹一下黃山的美景,這樣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寫作習慣,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得到的信息和學到的知識能夠為寫作所用,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實現(xiàn)讀寫結合的教學目標。
優(yōu)化讀寫結合教學方法是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小學閱讀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提倡多讀、多寫,實現(xiàn)讀寫遷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小學生由于年齡,傳統(tǒng)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方法的應用上,應靈活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如情境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問題導入法等,營造讀寫結合的閱讀氛圍,調動學生閱讀和寫作的主動性,小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也能得到有效提升。以《小獅子愛爾莎》一文為例,這篇課文生動、有趣、故事性強,在“讀”中打開小學生的情感通道,可以用情境教學法還原文中“我”與小獅子的情境,同時選取不同的學生扮演“我”和小獅子,一個同學念旁白,進行一段一段的分讀,使學生在角色扮演中感受“我”與小獅子的深厚感情,幫助學生記憶閱讀內容,并提出思考問題:“小獅子為什么不能和我一直生活下去?”“你覺得愛爾莎是一只什么樣的獅子,并找出形容愛爾莎的語句?”讓學生邊讀、邊聽、邊看、邊思考,并在課文中做上記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完課文以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感受,領會保護動物的意義,再進行針對性的寫作。
提高小學教師的教學水平,對小學閱讀教學讀寫結合至關重要。小學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把握小學階段的教學要求,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素養(yǎng),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優(yōu)化教學模式,因材施教,根據(jù)不同年齡段的小學生開展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處于小學低級階段,針對一、二年級的閱讀教學重點可以放在語句的基礎理解上;三年級和四年級處于小學教學的中級階段,閱讀教學重點放在文章分析方面,主要針對段落結構和寫作手法進行分析,并根據(jù)學生閱讀的實際情況,拓展到對文章整體的選材、審題等多個方面;而五、六年級處于小學教學的高級階段,在閱讀教學時重點要放在閱讀、習作、思維訓練三者融為一體的綜合訓練方面。不僅如此,小學教師還應努力學習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與時俱進地應用“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將讀寫互動教學和信息技術深度融合,使閱讀、寫作、思維訓練三者融為一體,提高小學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如此才能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提升小學生讀寫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閱讀教學具有一定的長期性和復雜性。對小學教師而言,應重視讀寫結合的作用,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準確定位讀寫結合的目標、優(yōu)化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提高小學教師的教學水平,面對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有效途徑,有機協(xié)調寫作和閱讀之間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水平,促進小學生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