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紅
(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重慶 合川區(qū) 401520)
前言:中德班是以區(qū)域教育局為主導,由中德工業(yè)學校聯(lián)合片區(qū)學校,以優(yōu)勢資源招生為目標的聯(lián)合培養(yǎng)班。中德班主要開設的外語課程為德語,多數(shù)學生需要進入德國進修學習,而對于中德班非出國學生而言,則需要在國內(nèi)進行知識學習。由于其不需要出國,對德語學習積極性不高。這種情況下,對中德班非出國學生德語學習興趣提升路徑進行適當分析非常必要。
德語為中德班開設的外語課程,由于中德班非出國學生不需要進入德國進修學習,對德語學習積極性不高[1]。再加上中德班非出國學生英語基礎水平普遍較差,缺乏良好的德語學習環(huán)境,導致其學習德語自信心不高。部分中德班非出國學生甚至出現(xiàn)了抵觸、厭惡的情緒,在中德班德語課堂中不注意聽講,影響了整個班級德語學習氛圍。
對于中德班非出國學生而言,課堂學習氣氛、環(huán)境對其精神面貌、學習動機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德語教師應有意識的了解非出國學生在德語學習中聽寫、講話、閱讀等能力表現(xiàn),鼓勵其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德語交流。同時引導其學會從德語文化角度進行問題思考,逐步在漢語、德語口語表達、文化學習方面搭建高效溝通橋梁。
在德語知識具體教學過程中,由于漢語語言思維、習慣表達方面影響,導致中德班非出國學生無法準確了解、傳達、接收語言載體所承載德語信息,進而出現(xiàn)溝通障礙,影響其對德語學習興趣。此時,教師就可以從中德文化習俗差異入手,為非出國學生詳細闡述中德語言在日常生活中應用,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如教師可以“問候語”為切入點,首先詢問學生:“你吃了嗎?”隨后要求從課本中尋找德國問候語,即:“Guten Tag.”在初步激發(fā)學生興趣之后,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其了解類似中德交際文化差異,以便為后續(xù)課堂教學奠定基礎。
此外,在教學結(jié)束之后,教師也可以結(jié)合非出國學生實際情況,適當運用一些插圖,進行情景創(chuàng)設。以便非出國學生可以正確理解課堂內(nèi)容,為其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同步提升提供依據(jù)。
良好師生關系是德語教學過程順利進行的前提,在德語課堂進行過程中,教師應主動與非出國學生進行信息交互。以后進生為管理重點,盡量避免采用責備的態(tài)度及語言。而是以尊重的態(tài)度,善待、呵護每一位學生。同時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主動了解后進生學習情況。根據(jù)后進生學習情況,將課堂中教學難點簡化,突出教學重點。結(jié)合通俗語言的應用及生動的肢體語言配合,可以有效提高后進生學習興趣,促使其可以順利進入學習狀態(tài)。
在提高后進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為了幫助后進生樹立學習自信,教師應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合理應用鼓勵式教學方式,在后進生或者其他學生取得一些小的進步,如正確閱讀某一單詞時,主動表達自己的欣慰之情,如“你真棒!”“老師太高興了!”通過一系列鼓勵式詞語的應用,可以有效緩解非出國學生在德語課堂中緊張情緒,打消學習顧慮,以自然、積極、勇敢的態(tài)度,進行德語知識學習。逐步形成良好的德語學習氛圍,為整體德語教學工作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語感是人們學習一門語言的基礎,主要指人們對語言的敏感性,也是一種涵蓋語義、語法、詞匯學習的大腦語言中樞能力。在中德班非出國學生德語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非出國學生德語語感至關重要[2]。
為培養(yǎng)非出國學生德語語感,首先,教師應以閱讀為重要環(huán)節(jié),鼓勵非出國學生大聲閱讀課文中簡單的表達方式。通過多次閱讀,可以促使非出國學生主動體驗領會德語發(fā)音、語言表達方式,增強其語感。
其次,在德語課堂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錄音裝置,在課堂中適時播放典型德語影像資料或者廣播。如德語之聲Logo 新聞、德語之聲等。通過在課堂中有選擇的播放德語影像或者錄音資料,可以增加課堂中德語語言輸入量。促使非出國學生無意識的接收課堂中教師傳授的與德語相關的信息,更加深刻的領會德語閱讀表達方式。
最后,在增加課堂中德語輸入量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非出國學生為中心,圍繞德語語言交際思維及信息處理過程,引導學生主動進行語言交際。如在語法講授過程中,教師應避免一味講授語法規(guī)律或者采用強調(diào)學生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而是利用大量實例,促使非出國學生可以從實例中發(fā)現(xiàn)德語語法規(guī)則。同時教師也可以為學生講解自身在學習德語初期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開始思索。結(jié)合單人閱讀、一對一練習、多人分組的方式,可以有效增強學生利用德語進行簡單口語交際的目的,最終提升學生語感。
綜上所述,為扭轉(zhuǎn)中德班非出國學生德語教學質(zhì)量不佳的局面,德語教師可以在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上,為中德班非出國學生詳細分析德語學習優(yōu)勢。加強對非出國學生語感培養(yǎng),營造良好的班級德語學習氛圍。提升中德班非出國學生學習德語積極性,為中德班非出國學生德語學習能力提高提供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