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江丹妮
一開春,就是各大幼兒園的新生報名季。不少家長認為孩子很“聰明”,會認很多字,會基本的數(shù)學運算,英語也不在話下,想讓孩子提早入學??墒牵⒆犹嵩缛雽W的做法,真的科學嗎?
幼兒園報名現(xiàn)場
“對不起,您的孩子才2歲半,不在我們今年的招收范圍內(nèi)?!庇變簣@老師的一句話,給滿懷期待的齊女士澆了一盆冷水。
“孩子年齡雖然小一點,可人很聰明的,會背好幾十首唐詩呢?!闭f完,齊女士便拍拍妞妞的小腦袋,示意女兒現(xiàn)場“露”兩手。妞妞也挺爭氣,一口氣連背了3首唐詩。
“會背唐詩并不代表什么?!崩蠋煙o奈地笑了笑。
“她比我小時候厲害多了。”齊女士仍不甘心,執(zhí)意要對方再看看女兒的才藝。老師微笑著搖搖頭,堅持招生的基本原則,入學年齡一定要在范圍內(nèi)。
這尷尬的一幕,近年來在不少幼兒園新生報名現(xiàn)場頻繁上演。讓孩子背古詩、認字、數(shù)數(shù)、說英文、唱歌……為了讓孩子提早上學,家長們可謂煞費苦心,可有些卻弄巧成拙。
一家長帶小孩提早報名,她想現(xiàn)場證明一下孩子的“能干”?!皝?,給老師念幾個英文單詞?!薄熬G色—Green?!?,“黃色—Yellow。”……當家長說出中文后,孩子脫口而出對應的英文單詞?!斑@是什么顏色呢?”幼兒園老師指著旁邊的黃色衣服問道,孩子瞪大了眼晴一愣一愣的。
“1,2,3……9,10”報名現(xiàn)場,一小孩順溜地從1數(shù)到了10?!斑@是幾呢?”幼兒園老師豎起三根手指頭,孩子抬頭看了看一旁的媽媽?!斑@是幾呢?”老師在紙上寫了個“3”,繼續(xù)問道。孩子仍舊答不上來。
為什么家長千方百計想要讓孩子提早入學呢?“既然孩子在各方面都發(fā)展得不錯,為什么不讓孩子早點讀書畢業(yè)呢?”事實上為了讓孩子達到提早成才的目的,現(xiàn)在不少家長在孩子讀完中班后,主動要求放棄上大班,讓孩子直接跳級進入小學學前班?!坝袥]有進學前班,孩子差異是很明顯的?!薄霸缫稽c讀書,孩子將來就多一些機會和鍛煉?!奔议L胡女士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F(xiàn)在社會競爭這么激烈,大學生畢業(yè)大軍一年多過一年,孩子早畢業(yè)一年算一年?!叭绻⒆訉嵲诟簧?,也可以在學前班多讀一年嘛?!?/p>
的確,很多家長以為,孩子會背古詩、認字、說英語、數(shù)數(shù)等,就已經(jīng)達到了入學標準了。其實,孩子掌握這些知識技能,大多依靠的是機械性的記憶,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孩子的綜合能力。
其實,家長的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孩子入學時間并不是越早越好,入學關鍵還是要根據(jù)孩子的心理年齡。人的年齡有兩種評定方式:一是自然年齡,也就是戶口本年齡、生理年齡,即身體發(fā)育水平,包括身體素質(zhì)、智力發(fā)育等;二是心理年齡,可以理解成孩子的社會成熟程度。對于孩子上學的事,主要不是看自然年齡,而是看心理年齡,主要包括注意力、記憶力、觀察能力、語述能力及思維推理能力。
3歲起上幼兒園、6歲起上小學,是根據(jù)孩子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定的,家長不要“拔苗助長”、操之過急。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僅存在生理年齡的差距,同時還存在智力年齡的差距,過早把孩子置于一個超過其智力年齡的環(huán)境中發(fā)展,會讓孩子有壓力感??偸窃谌后w中處于“小孩子”的“弱勢角色”,無形中會貼上“后進”的標簽,這對他們自信心和獨立性的培養(yǎng)很不利。
自然年齡大,心理年齡還不一定成熟;自然年齡太小,心理年齡肯定不成熟。那么,孩子的哪些行為舉止,可以作為家長們判斷孩子心理成熟度的依據(jù)呢?家長們可以在入學前觀察,孩子是否會大聲表達自己的需求,會不會大聲請求別人幫助,如喝水、肚子餓、上廁所等;是否具備基本的交際溝通能力,如看到小朋友的玩具時,是直接搶過來,還是懂得征求別人的意見,等等。
其實,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賽跑,最開始沖在第一的運動員未必是最終勝者。家長們不要老想著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不妨順其自然,讓孩子們身心發(fā)育到足夠成熟之后,在合適的年齡入學。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相差幾個月,差異不會太大。但從生理角度而言,孩子年齡越小,同等時間內(nèi)反映出的差異會越大。有些幼兒雖然相差幾個月,但是在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都會有明顯的差異。這就好比嬰兒,雖前后只差一個月,但身心表現(xiàn)差異很大。
除了身體發(fā)育的劣勢外,提早入學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心理發(fā)育差距則更令人擔憂。雖然入學很久了,但在班里依然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在幼兒園吃飯要老師喂,上廁所不會主動告訴老師,做什么似乎都比年齡大的孩子差一截,最大的問題是難以融入集體生活。當同學們玩游戲時,過早入學的孩子不會像別的小朋友一樣,主動和同學們打招呼,只喜歡黏著老師,或者站在一旁做個旁觀者。
班里孩子年齡相差兩三歲,教學難度可想而知。就拿寫字來說,心智成熟些的孩子一點就會,而年齡偏小的孩子還得教他們?nèi)绾挝展P,有的甚至在教室里尿褲子、大便。等到大多數(shù)學生掌握了基本的學習能力時,學期已經(jīng)過了一大半。有些提早入學的學生,因為課堂上聽不懂,作業(yè)不會寫,干脆在課堂上做小動作,久而久之不良學習習慣因此養(yǎng)成,成了所謂的“問題孩子”。在幼兒園提早入學的孩子,在小學和中學也同樣搶了先,但各方面表現(xiàn)卻未必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