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劉 霞
意志力是為達到某種目的,在行動上自覺克服困難時表現(xiàn)出來的心理過程。意志使人的行動更為自覺,讓其能在活動中獨立地完成任務。為達到一定目的,人必須克服不利于達到目的的情感和行為,克制自己的欲望,去做自己不喜歡,但又必須要做的事。
學齡前幼兒是意志力急劇發(fā)展的年齡,但幼兒的大腦功能沒有發(fā)育成熟,神經(jīng)活動的興奮與抑制未能達到平衡,因此,當受到外界事物刺激時,大腦皮層興奮度很強,容易擴散,抑制能力較弱。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意志力呢?我們遵循幼兒的心理特點,具體做法如下。
初生的嬰兒是沒有什么意志活動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在與周圍環(huán)境的交流中,逐步才表現(xiàn)出意志力。3 歲的幼兒意志行為剛剛開始發(fā)展,教師可充分讓幼兒在看得見、聽得清、摸得著的事物中提高對意志品質的認識能力??蓮囊韵聨讉€方面進行嘗試: (1)對幼兒進行正面教育,選擇一些趣味性強,主題鮮明,形象生動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以藝術形象感染幼兒,鼓勵幼兒做事要專心致志,堅持到底。(2)在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問題時,及時進行隨機教育,如針對幼兒打針怕疼,遇到困難畏縮不前等情況,成人要及時給予鼓勵,幫助幼兒克服畏難情緒,幫助幼兒實現(xiàn)目標,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提高幼兒的自制力和堅持性。(3)組織幼兒觀察周圍環(huán)境中不怕辛苦的真人真事,如參觀武警支隊的叔叔嚴謹、艱苦的訓練,觀看民警叔叔不畏嚴寒酷暑堅守崗位的工作狀態(tài),以及讓幼兒自己講述父母親辛勤的工作態(tài)度,讓幼兒明白其中的道理,并將其轉化為自覺的行為。(4)以英雄人物事跡激勵幼兒,為幼兒樹立榜樣。如向幼兒講述居里夫人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學習和研究的事跡以及張海迪阿姨身殘志堅、自學成才的感人故事,教育幼兒學習英雄的堅強毅力和不屈不撓的精神,使英雄的光輝形象在潛移默化中滲透進幼兒的小小心靈中。
興趣能促進幼兒意志力的發(fā)展,幼兒對感興趣的事就會自覺地確立目標并努力達成。如開展角色游戲時,幼兒扮演了自己喜歡的角色,他在扮演的過程中學會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為服從游戲規(guī)則,若扮演交通警察,就必須專心地指揮來往車輛,由始至終地完成交通警察的任務。
應為不同年齡、不同個性的幼兒制定切合實際的目標。創(chuàng)設需要幼兒克服一定困難才能完成目標的環(huán)境,讓幼兒活動和表現(xiàn),從而鍛煉幼兒的意志力。如果目標定得太高,幼兒通過努力卻實現(xiàn)不了目標,就會打擊幼兒的積極性,其意志力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目標定得太低,幼兒不需要努力就能實現(xiàn),幼兒的意志力就沒有得到鍛煉。目標一旦制定,要嚴加督促,嚴格執(zhí)行。
幼兒意志薄弱,缺乏堅持性和自控力,應反復訓練,強化意志行為。可采取以下訓練:(1)持之以恒進行身體鍛煉,每天堅持戶外活動2 小時,循序漸進地進行體能練習,每天堅持做早操,鍛煉幼兒的耐力和吃苦精神。(2)進行抗干擾能力的訓練,如在美工作業(yè)的過程中出現(xiàn)發(fā)出聲音的玩具,當幼兒的注意力轉移,想丟下作業(yè)去玩時,教師應及時給予提醒并對幼兒提出要求,教育幼兒每做一件事都要堅持到底。(3)堅持值日生工作,給值日生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任務,這樣會使幼兒產(chǎn)生一種責任感、榮譽感,令其不知不覺地學習約束自己。這些方法對那些不愛勞動、自制力差的幼兒效果顯著。
素質教育不只是幼兒園教育,要提高幼兒的素質、磨煉幼兒的意志,光靠教師的教育和培養(yǎng)是遠遠不夠的,幼兒園、家庭、社會都要行動起來,才能合力做好這項工作。為此,教師可利用填寫《家園聯(lián)系手冊》和接送幼兒的機會,及時與家長溝通、交流,對特殊情況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辦法,定期互通幼兒的表現(xiàn),爭取得到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家園同步才能進一步使幼兒按照目標和計劃去行動,并努力克服行動中遇到的困難。
總之,意志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在實際生活中要注意培養(yǎng)幼兒的意志力,堅持一貫性,鼓勵幼兒克服困難,實現(xiàn)目標。讓他們從小就樹立起自信、自強、吃苦耐勞、英勇頑強的意志,為將來能成為新型的有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