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連云港市東辛農場小學 王兆發(fā)
在數學學習中,有學優(yōu)生必然就有學困生。雖然學校在最大程度上給予每位學生同等的學習環(huán)境,但是部分學生沒有合理規(guī)劃學習時間,沒有使用正確的學習方法,致使在學習效果上不盡人意,逐漸產生厭學的心理特征。而農村小學生由于上學時的基礎不夠好,學習能力較差,再加上學習數學這一門學科需要擁有一定的邏輯思維,導致農村小學生對于數學的知識點很難理解,產生厭學情緒,在學習方面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本文從農村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原因開始講起,提出幾點相關建議。
(1)數學思維偏弱,理解能力不夠強。對于大多數留守兒童而言,數學學習最大的問題就是對試題和練習題目的理解能力不夠強,因為數學講究的是邏輯分析和對題目的理解,而這兩點通常是他們的“病因”,學生并不能夠理解題目所要表達的意思,沒有辦法能夠在題目信息中尋找到有關聯的地方。
(2)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由于小學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必須需要家長、老師等人的監(jiān)督才能安心學習,這種學習方式是帶有強迫性的,在學生的心中并沒有形成想要學習的意識。同時,留守兒童由于缺少人員對其進行學習上的監(jiān)督,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挫折,就不想學習,又或者一遇到好玩的事情,就忘記了學習。
(3)缺乏高效的學習方法。擁有一套完整且高效的學習方式,學生學習將事半功倍,數學學習更是如此。但上課時,學生經常開小差,對于數學問題沒有多加思考,面對數學公式也只是死記硬背,不少知識只是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層面上,導致后續(xù)的學習進度自然落后于其他人。而不少學生升學到初中時,對數學還是處于懵懂階段。
(4)對數學學科感到厭煩,沒有興趣學習。沒有學習興趣就不想學習,這是每一個學生的通病,由于沒有形成邏輯思維,不少學生對數學學科都有厭學的心態(tài),很少會有感興趣的和較好的學習狀態(tài)。
在農村眾多小學中存在著一個非常嚴重的現象,那就是學校師資隊伍年齡嚴重兩極化,師資水平良莠不齊。優(yōu)秀的教師不愿意待在農村,城鎮(zhèn)的優(yōu)秀教師不愿意到農村教學,隨著時間的流逝,農村教師的年齡逐漸老化,教學方法和教學知識都與時代脫軌,對于新課改的要求一時半會難以實現,而愿意去的新教師又因為教學經驗不足,導致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都不夠高。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并沒有凸顯出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地位,沒有對學生進行數學思維上的培養(yǎng)。教師只是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導致學生所學的知識遺忘速度快,沒有形成數學知識系統(tǒng)。最后,教師和學生之間缺少情感上的交流,由于留守兒童常年缺少來自他人的關愛,導致心理不夠成熟,常常處于自閉的心理狀態(tài)。即便有關于數學上的問題,也不愿意向老師提問。
由于現代生活壓力大,農村孩子的父母大都外出打工了,孩子只能由爺爺奶奶管教。但是老一輩的人都對孩子疼愛有加,或者有病在身,無法照看孩子,而小學生的自制能力又不足,學習方面自然也就下降。其次,由于農村家長文化程度都偏低,把孩子放到學校里就認為照顧孩子的義務和責任都是教師的,沒有合理地管教孩子,進而影響了學校的管理制度。
一個好的家庭,不僅僅是給孩子提供物質上的保障,同時也要給孩子提供心靈上和情感上的支持。孩子的父母應當要履行好自己對孩子的監(jiān)督義務,不能光看孩子的物質條件,更應該對孩子的內心世界有所關注,了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對孩子犯下的錯誤進行糾正。安撫孩子孤獨的心靈,在學習成績進步時給予鼓勵。孩子父母外出務工,盡量能留下一個人來照顧自己的孩子,在孩子的學習上給予關心,能夠對孩子生活上的問題進行及時改正。如果父母雙方都要出去務工,盡可能選擇近一點的地方,這樣能夠有多的時間回家看孩子。另外,盡量選擇有文化的親人來監(jiān)督管理孩子。同時,家長應當多向老師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心理變化,多多關懷孩子的心理情感。在對孩子進行糾正的時候,不要選擇用暴力解決問題,更不要對孩子過于溺愛,而是要多多理解孩子的思想,明白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學校和家長的共同努力。
學校是學生受教育的主要場地,是值得家長和孩子共同愛護的教育場所,尤其是缺少家庭關愛的留守兒童,學校應當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它的功能,為留守兒童提供關愛。
首先,學校要建立出一套適合留守兒童的管理制度。學校要和學生家庭相互溝通,充分了解留守兒童的學習狀況,對于一些家庭管理不夠嚴格而導致成績下滑的學生,學校可以經常與其父母或者監(jiān)護人進行溝通,在節(jié)假日等時期對留守兒童的家庭進行家訪或者召開家長會議等方式,告訴家長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也能趁此機會了解孩子的心理發(fā)展狀況和學習情況。其次,要加強留守兒童的素質。有部分留守兒童因為父母不在家,導致性格孤僻,不愿與人交流,在學習成績上也就不盡人意。教師可以針對這一部分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多多與孩子進行溝通,讓孩子慢慢敞開心扉。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多給予這部分留守兒童表現的機會,在學生閑暇之余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意義,比如興趣活動、文藝表演等方式。
教師首先就要提高自己的素質,更重要的是對自己的教學理念進行更新,提高教學效率。傳統(tǒng)教育并不能適應現代教育,通過合理安排課堂時間,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和學習才是教師應該做的。
綜上所述,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有很多,國家也針對這一現象發(fā)布了相關的政策措施,但是這種問題并非是朝夕之間就能夠解決的,它是需要家長和學校共同配合努力下才能完成的。因此,教師要對留守兒童的教育保持一顆堅韌的心,用足夠的耐心和關愛去感化學生,讓學生從喜愛老師轉變?yōu)橄矏蹖W習。同時,教師還要對自己的教育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相信只要堅持下去,許多問題都會得到圓滿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