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qū)實驗小學 賴華英
新課改后,教育部門呼吁學校和教師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與綜合素質,閱讀教學在此情況下就更顯其重要作用。四年級是小學高年級教育進程的開端,同時也是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飛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然也創(chuàng)造了更好的機遇。
小學四年級是整個小學教學過程中的關鍵時期,學生正處于學習熱情濃烈且好動的階段。而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其學習心理很不穩(wěn)定,對于大多數(shù)小學生而言,語文教學枯燥無味,不僅是詩詞字句需要死記硬背,閱讀學習也十分難以理解。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改變,適應教學環(huán)境,探索新的教學手段與方法,密切關注學生發(fā)展,及時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旨在幫助小學生提高文字閱讀、總結文章、闡述思想和自我表達的能力,所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閱讀材料的選擇也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受傳統(tǒng)教育影響,教師對閱讀材料的忽視阻礙了小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選擇的閱讀材料往往都比較深刻,不易理解,小學生受有限的學習認知影響,不能很好理解材料中的深刻內涵,還會因為內容太過枯燥而失去興趣,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與其他學科教學存在差別的是,閱讀教學的主體不在于學生,而在于教師。不論是教學材料的選擇還是在教學手段和方法上,占據主導地位的都是教師。教師應該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摒棄應試教學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不能一味地強調學生的成績,否則會使學生喪失探索精神,影響整體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
興趣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有效達成學習行動的重要驅動之一,學習興趣對學習效果的影響在小學階段也最大。小學生在認知和教育兩方面都屬于發(fā)展階段,對自身學習行為也更加隨性,更遵從本心。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結合學生實際和時事熱點,教師選擇蘊含豐富教學意義和趣味性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閱讀的興趣。創(chuàng)設有趣的閱讀情境更容易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吸引小學生自主學習,更容易完成教學計劃。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針對閱讀教學內容,設計有趣高效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找到閱讀的積極性和主體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科技手段,利用多媒體等手段,以趣味圖片和趣味視頻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多樣化的閱讀教學,給學生視覺沖擊,提升想象力,幫助學生在閱讀中產生具象化的體驗和理解,提升學生閱讀思維想象力。
閱讀教學對于其他方面學習的影響就表現(xiàn)在它本身具有十分顯著的擴展性。閱讀教學是一門開放性的學科,并且小學生本身具有強烈的好奇心,這使得他們對于教學課堂之外的閱讀也懷有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課堂內容自主搜集材料,并在課堂上闡述自己的見解,這種教學形式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閱讀量,增加課堂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和闡述自我的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思維,提升了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進程為小學生推薦容易理解的課外閱讀材料,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幫助小學生開闊視野和積累知識,使小學生在課堂之外的閱讀學習中也能有所收獲。
當下的語文閱讀教學發(fā)展緩慢還受家庭因素影響。家庭教育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也存在重要意義,而受應試教學環(huán)境的影響,家長往往只關注學生的基本學科成績,而不注重學生的文化素質培養(yǎng)。甚至部分家長排斥學生對課外閱讀資料的汲取,認為閱讀占據了學生有限而寶貴的學習時間,很有可能造成學生學科成績的下滑。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能形成良好的配合,家長并沒有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甚至沒有給學生足夠寬松的閱讀時間,造成學生的閱讀量貧瘠,閱讀能力也有所限制。
家庭教育是學生教育教學的基礎,家庭教育配合學校教育共同發(fā)展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學校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教學課堂氛圍。除此之外,教師應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扭轉家長的思維誤區(qū),指導家長參與閱讀,為學生樹立更好的榜樣力量,使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苯處熆梢愿鶕n堂情況開展“讀寫結合”的教學活動。所謂“讀寫結合”是指學生在完成閱讀教學任務之后,開展相應的一些寫作活動,將從閱讀中獲得的知識運用到寫作之中。這種閱讀教學模式不僅幫助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閱讀過程中的生澀之處,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還有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可謂一舉兩得。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學到新的理論、新的句式結構、新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還包括一些優(yōu)美的詞句摘抄,將這些學到的知識及時運用到寫作中,有效地鞏固了所學到的閱讀知識,做到真正的消化吸收。
在閱讀中,讓學生學會及時積累詞句,記錄自身感悟,定時摘抄,方便應用在以后的寫作中。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可以迅速地掌握寫作方法,提高寫作水平,使學生寫作手法更加靈活,寫作時更加有話可說,而不是生搬硬套。“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生成自己的見解,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力。
總之,小學四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是整個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四年級的學生在學習認知和綜合素質的提升與培養(yǎng)上都有著很大的靈活性。教師應該把握好這一階段,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配合家長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促進學生全面提高閱讀能力。教師要轉變教學模式,讀寫結合,以閱讀帶動寫作能力的發(fā)展,幫助學生在閱讀中獲取知識,讓學生在知識儲備和寫作素養(yǎng)方面都能獲得充分的發(fā)展。教師還要不斷探索,為學生構建科學有趣的教學環(huán)境,尋求閱讀教學的發(fā)展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