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巴蜀小學 朱玲峣
語文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而閱讀和寫作又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升華和創(chuàng)造,為了全面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必須重視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的有效結合。但從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來看,很多教師并沒有認識到課內外讀寫結合對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提升的重要性,在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閱讀目標和方法方面存在問題;學生學習壓力大,時間緊,課外閱讀時間不夠;學生閱讀興趣較低、學生閱讀綜合能力較弱,不懂的知識遷移與引用?;诖?,本文中根據教學實際案例對小學語文課內外讀寫結合進行分析與討論,并提出以下幾點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教學實踐證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主題拓展”閱讀活動,可有效促進課內外知識的融合溝通,在拓展學生閱讀量的同時,使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尤其是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與寫作能力,為進一步激發(fā)其閱讀興趣,教師可充分運用教材中對課文的選編設計,順勢組織學生開展主題式課外閱讀,以豐富學生的閱讀生活,讓學生通過閱讀大量的內容,提高其語文綜合能力。
例如,在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選編了《獵人海力布》、《牛郎織女(一)》和《牛郎織女(二)》三篇以“民間故事”為主題的課文,這不僅讓學生對民間故事有了更多的了解,還讓學生感受到民間故事的魅力。在課上時間,讓學生分享自己的搜索結果及閱讀感想,有的學生分享了自己在課下閱讀《一千零一夜》故事集的感想,“我想飛到阿拉丁身邊,去碰觸那一盞有魔力的神燈。”有的學生分享了自己讀的《劉三姐》民間故事的感想:“我要像徐文長那樣善于動腦筋思考,成為一個聰明、機智也充滿情趣的人?!庇械拿耖g故事,還有不同的版本,如《神農嘗百草》,可以引導學生讀不同的版本,感受“神農”這一人物形象,再寫寫自己的收獲和發(fā)現(xiàn)。讀寫結合,需要不斷地閱讀積累和表達練習,長此以往,通過課內學習引導學生課下閱讀,可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拓展與課內閱讀教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要想通過課內外的無縫銜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之前有課內外融合的意識。在課堂上教師可根據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給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的課外書籍,從而獲得更高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將相和》這一課教學時,由于課文篇幅較短,很難讓學生對文中的人物有全面的認識,為了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我推薦學生閱讀司馬遷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為此,我在課文教學的最后埋下了閱讀的引導伏筆,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我重點引導學生閱讀司馬遷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有針對性地閱讀與課文有關的內容,指導學生合理地運用細讀、略讀的方法,使其發(fā)揮良好的作用,引導學生走進歷史,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課文內容,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憶讀書》這篇課文選自《冰心文集》,學生在學習了這篇課文之后,跟隨冰心奶奶的成長,能明白“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益處,從字里行間感受到冰心奶奶親切的人物形象。結合課文再及時推薦學生閱讀《冰心文集》整本書,以點帶面將文中的讀書策略學以致用,讓學生學習整本書的閱讀方法,并初步感受《冰心文集》中的人物形象及精彩片段的藝術魅力。
因此,教師要根據小學語文教材內容,合理安排閱讀與寫作,除了通過課本內的課文閱讀之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多讀經典名著,并指導其讀書方法,讓學生走進作家,走進名著,多思考、多練筆、多積累,逐漸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水平。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讀書交流會”“經典名著讀后感”等活動,讓學生通過討論與交流閱讀經驗,開拓閱讀思維,積累閱讀材料,從而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其語文素養(yǎng)。
在小學語文課內外讀寫結合教學過程中,要想讓學生學會知識遷移能力,就必須注重在課內傳授學生學習方法,鼓勵學生在課下進行實踐操作,從而讓學生不知不覺地將課內所學的方法轉化成自己的知識能力。因為課堂上學生所需的是理論知識,只有讓學生在課下進行實踐,通過親身體驗與感悟才能真正提高其讀寫能力。
例如,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第六單元教學中,在學習之前,首先讓學生先整體閱讀課文,以引發(fā)學生對課文學習的期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文學習過程中,筆者讓學生把文中表達豐富且巧妙的地方記錄下來,以為自己將來的寫作奠定基礎,進而讓學生范讀體會這一單元中課文對“父母之愛”的描寫方法,并嘗試在寫作中運用。為了讓學生把課內所學的寫作方法運用到寫作實踐中,筆者給學生布置了課下作業(yè),讓學生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的經歷,想想自己爸媽的看法,在本單元口語交際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中對父母之愛的描寫方法運用到自己的筆下,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在引導學生閱讀過程中,除了要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之外,還要多引導學生學習其中的有效寫作方法,讓學生學會抓住重點閱讀,并逐漸提高其寫作水平,為學生將來更好地學習與發(fā)展提供支持。
總而言之,課內外讀寫結合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通過合理地運用,將課內外閱讀與寫作達到有機結合可推動小學語文教學順利開展。閱讀與寫作之間有著相互影響和促進的作用,教師應注重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抓住文本內容切入點進行讀寫結合教學,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與此同時,要想真正實現(xiàn)讀寫結合融為一體,達到高效教學效果,除了要重視課內讀寫結合,還要加強課外訓練,從而真正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