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義烏市佛堂鎮(zhèn)第三小學 傅莉燕
小學體育課程不同于小學文化課程,首先就表現在課堂開設的目的不同,體育課程開設的目的是促使小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而文化課開展的目的是豐富學生的知識理論儲備,二者是不同的。小學體育教學是體育和健康課教學的統(tǒng)一活動。體育教師需要根據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小學生進行體育訓練,同時向學生傳播一些衛(wèi)生保健的基礎知識和體育鍛煉的基礎技能,在增長體質的同時促進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品德。體育教學是一種有組織的教育過程,是實現小學階段體育目標的基本途徑之一。
1.豐富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興趣。信息技術的一大優(yōu)勢就是資源豐富,體育教師使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就可以達到豐富教學資源的目的。讓學生始終對體育課程保持新鮮感和好奇感,如此就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和教師做好配合。
以小學排球課的教學為例。排球這類球類運動的特點就是具有廣泛的群眾性,高度的技巧性和嚴密的集體性,要求球員之間做好配合。這類球類運動需要很多人參加,因此非常適合以班級為單位開展。排球的球場為長方形,球場中間隔有高網,比賽雙方會各占球場的一方,要求球員能夠用手把球從網上空打來打去。在小學體育課程中,學生主要學習排球的準備姿勢以及發(fā)球、墊球、傳球、扣球、攔球的各項技巧。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運動的技巧都是由教師一個人講解。這種教學方式存在著一些弊端,一來,有些學生對其不重視,在聽教師講解的時候沒有提高注意力,就容易形成錯誤的動作。二來,為了幫助學生鞏固相關的知識和技巧,體育教師每節(jié)課都需要對上節(jié)課的內容做出復習,再教新的技巧,這就會浪費教師和學生的大量時間,增加教師的教學負擔和學生的學習負擔。因此,體育課程的趣味性就難以表現。這時教師不妨利用信息技術對這一現狀做出改變,小學生對新奇的事物感興趣。如果對他們播放有關視頻,他們一定非常樂意觀看。例如,《排隊墊球》的視頻,通過觀看視頻,他們知道排球墊球主要有三種形式:第一是抱拳式,第二是疊掌式,第三是互靠式。對于小學生來說,我們采用最多的就是疊掌式墊球,疊掌式要求兩手掌根緊靠,兩手手指重疊之后和掌后的兩拇指平行。這種墊球的方法會使球的接觸面增大,而且非常平穩(wěn),那么在墊球的過程中就會比較穩(wěn)定,就不容易漏球。教師可以依照這種學習形式向學生播放其他基礎知識的視頻。與此同時,學生可以在課下多次觀看,形成較為深刻的記憶。教師每次布置一項讓學生觀看視頻的作業(yè),就能夠為課堂教學節(jié)約大量的時間。
2.輔助教師備課,提高課堂質量。體育課程的活動場所雖然在戶外,但是體育教師也需要做好備課,提前規(guī)劃好課堂教學的進程,制定教學目的,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師要意識到,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應該高度重視。
教師在備課的時候需要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然后滿足教材中的需求,那就需要準備大量的參考資料。體育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搜索到大量的課件、教案以及動畫。這些教學素材和教學資料都可以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一定的指導意見,教學目標就會設置得更加合理和科學,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就能夠得到顯著的提高。例如《立定跳遠》的教學備課,立定跳遠這個項目可以發(fā)展學生的下肢爆發(fā)力和彈跳力。它要求學生下肢與髖部肌肉協(xié)調,并且快速用力和上肢的擺動相配合,完成跳遠。這項運動考查的就是學生的靈活性和靈巧性。教師通過搜索資料,決定設置以下的教學方案: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理解立定跳遠的概念和技術特點,學習立定跳遠的分解動作,通過練習做到熟練完善。在收獲知識和獲取技能的基礎上,發(fā)展學生自身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以及增強學生肌肉的力量,提高跳躍能力。教學過程分為:第一,觀看視頻,了解立定跳遠這項運動。第二,在戶外開展熱身訓練,要求學生進行蹲起跳、單腳交換、蛙跳等訓練。第三,在戶外開展分解動作的教學,教學分解動作的動作要領,主要分為預擺、起跳騰空、落地緩沖這三個部分。第四,開展分解動作的糾錯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指出學生在練習這幾個分解動作中經常犯的錯誤,并且教授他們正確的糾正辦法。第五,留下有關技巧的思考題,讓學生課下思考。從中可以看到,這樣的體育課程教學比較完整,開設的可行性很強。
3.展示學科魅力,培養(yǎng)體育意識。體育教學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就是展示體育學科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意識。這與文化課的教學目標有一點相似,因為文化課的重點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意識。
總而言之,每個學科都不同于其他學科的部分,這不可替代的部分就是本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對于體育學科來說,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三項重要指標是體育情感與品格、運動能力與習慣、健康知識與行為。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時,教師就可以通過教學讓學生感受到體育學科的魅力。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介紹一些體育項目,比如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跳高等等。關于羽毛球和乒乓球,學生比較生疏,教師可以做重點介紹。羽毛球是一項隔著球網,使用長柄網狀球拍擊打扎著一圈羽毛的半球狀軟木的室內運動。根據參加的人數還可以分為單打比賽和雙打比賽,與網球運動有著性質上的相似性。而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我們國家在乒乓球歷史上占有很強的地位。接著,教師給學生播放有關這些項目的比賽視頻。比如女子排球賽,當學生看到比賽后,心里也會產生一種非常激昂的情感,進一步感受到女排精神所在:要勇敢,要拼搏,要不怕吃苦,要團結。學生會認識到體育不僅是一項鍛煉身體的項目,在玩體育游戲中可以培養(yǎng)堅強的性格,樹立保護自己、保護他人的意識。這也是良好體育意識的表現。從中可以看到新興技術發(fā)揮的作用還是很大的,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
1.教師要掌握并且熟練使用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是一種教學的輔助手段。教師使用新興技術進行教學,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熟練這種手段的使用方法。只有教師熟悉之后才能將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表現出來,提高課程教學的效率。操作不當,反而會對教學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使用信息技術也是教師工作能力的表現,時代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對教師的要求也表現得越來越嚴格,信息技術是時代孕育出的新科技,為了給新時代的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教師必須掌握這種技術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2.處理好信息技術和教材之間的關系。首先,教師要意識到信息技術是一門輔助工具。因此,信息技術的使用應該根據教學內容來選取和決定。在進行體育教學之前,教師要考慮技術用在哪里?想要達到什么樣的效果?其次,教學的主導還是教師,教學的對象還是學生。那么在教學的過程,信息技術涉及的信息量也不能過大,否則會淡化體育課程中重點和難點的學習,反而不利于學生掌握相關的運動技巧。
3.學會將信息技術與學生的特點相結合。在使用信息技術收集相關資料之前,教師可以對學生做一個調查,明白當下學生的興趣點,知道學生喜歡看什么樣類型的視頻,提前進行準備。如果教師使用信息技術搜集出來的資料學生完全不感興趣,這無異于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精力,不僅沒有起到正面作用,反而還產生了負面效應。因此,教師在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時候,要學會將技術與學生的興趣點和特點相結合,促使信息技術更好地融入到教學中去,發(fā)揮相應的作用。
總之,農村體育教學也是農村教學的重要內容,體育教師要提高相關的重視程度,對學生負責,做好自己的相關工作,把提高學生的健康狀況提到日程上來,通過體育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健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