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長城高級中學 孫成林
我在一所學校掛職期間,一次早上路過教室門口,看見教室里七零八落地扔著幾冊英語課本,旁邊幾名學生垂手站著。一位年輕的女老師,氣沖沖地走來走去。隔壁的教室里,情形大同小異——也站著幾名學生,地上也躺著幾冊英語課本。
進去幫學生拾起課本?還是把老師叫出來批評一番?我又從后門環(huán)視了一下:有書的學生都在專注朗讀,沒書的學生發(fā)愣發(fā)呆。這位老師發(fā)現(xiàn)了我,我索性悄悄走進教室,和她對視了幾秒,她的臉紅了。我把目光轉向地上的課本,這位老師心領神會,彎腰拾起課本,拍了拍塵土,翻到朗讀的頁碼,交還給一名學生。學生接過課本開始大聲朗讀,回歸了早讀的行列。她繼續(xù)撿拾課本。趁她彎腰的時候,我悄悄離開教室?;氐睫k公室,我的心里五味雜陳。
在我的腦海里閃現(xiàn)最多的,是這位年輕的老師。短短幾分鐘,她的神態(tài)從憤怒轉向羞愧。從這位老師的神態(tài)和行動看,她是有是非觀的??赡苁菍嵲跉鈶?,才會扔掉學生的課本。我推測,她一定會拾起地上所有的課本還給學生,也會在合適的時候向全班同學真誠道歉。
在我的腦海里不停閃現(xiàn)的,還有那十幾名被扔掉書的學生,他們無助的眼神和尷尬的神態(tài)。我想,這位老師把什么摔在地上了呢?我們能看到的是十幾本教材,看不到的,卻是十幾名孩子對教師的信任、學習的興趣和稚嫩的自尊??!書摔下去,走幾步、彎彎腰就能拾起來,但是,在學生心底留下的陰影可能再也抹不掉了!
回想多年前的自己。那時的我還是一名班主任,嚴厲得小有名氣。學校有位更嚴厲的教導主任,每當抓住違紀的學生,一定會高聲訓斥一番,接著發(fā)布命令:“去,把你們班主任給我叫來?!?/p>
我唯一一次被“召見”的情景,至今歷歷在目。主任插著腰訓斥學生,間或批評我?guī)拙?。幾名學生躲在我身后,有的學生腿瑟瑟發(fā)抖,周圍還有一群學生圍觀。時間好像過了幾年,主任終于發(fā)話:“回去吧,每人給我交份檢查?!蔽业谝粋€逃命般地拔腿就跑,學生追著我不停地喊:“老師,老師,我們錯了……”
正是這種切身感受、切膚之痛,讓我徹底放棄了“回教室再收拾你們”的想法,反而安慰學生。自此,我不再公開處理違紀學生,而我的班里,再也沒有學生被教導主任訓斥。
時過境遷,我的工作崗位從教學走向管理,管理對象從學生變成教師。我特別理解今天的老師們。學生越來越難管,殺一儆百是常見的管理策略。盡管如此,我依舊認為,如果一名學生被扔書,或許能起到震懾作用。如果十幾名學生被扔書,老師是該斥責學生,還是更該反思自己呢?
我之所以用“靜悄悄”的方式處理“摔書事件”,是源于多年教學管理實踐中總結的一條基本原則——校長必須在學生面前維護教師的威信、形象和尊嚴?!耙匀藶楸尽钡睦砟?,不只是校長要求教師的,更是校長要求自己的。希望我的老師們能明白,“靜悄悄”常常比“咆哮”更有效,也更符合教育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