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美芳 (江蘇蘇州市吳江區(qū)綢都小學)
2011年頒布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小學階段語文課程的主要理念,即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閱讀教學作為學生參與度高、積極性強的教學項目,在學生閱讀過程中培養(yǎng)其探究能力,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庇捎趯W生生活環(huán)境、認知能力、已有知識基礎差異,在閱讀同一個文本時,會產(chǎn)生不同的感受。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獲得問題的答案,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更可貴的是,在探究過程中能夠激發(fā)學生想象力,獲得更好的情感體驗,最終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在閱讀教學中突出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利于語文課堂教學成效的提升。例如在課程標準中,強調語文教學中要采用自主、探究式學習方式,在這一指導下,突出學生閱讀探究能力,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激勵學生進行深入閱讀、精細閱讀,加深對文本理解,優(yōu)化閱讀體驗。同時在學生自主閱讀過程中,教師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輸者,而成為學生閱讀的合作者、指導者。閱讀中,教師只需要給予學生方向性的引導,而不用進行面面俱到的講解,有利于學生在閱讀中獨立思考,形成優(yōu)秀的閱讀體驗。
在前文中,主要提出了探究能力培養(yǎng)對學生成長的意義。這里主要結合日常教學經(jīng)驗,討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培養(yǎng)的具體路徑。
1.預設閱讀問題,引導學生探索。理解文本內容、學習寫作激發(fā)、品味作者思想情感是閱讀的目標,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的關鍵。在學生自主閱讀過程中,通過預設問題來引導學生閱讀方向,同時激發(fā)學生探究閱讀的欲望,能夠更好地提升自主閱讀成效。具體而言,在閱讀問題預設中,首先教師可以從文本的內容出發(fā),讓學生通過粗略閱讀來獲取其中有價值知識并進行總結歸納。其次問題設計要從文本思想與文體特點入手,引導學生閱讀時由表及里,準確研讀作者情感與文本特點,提升探究性閱讀成效。
2.閱讀中鼓勵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學生閱讀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要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還要學會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這就需要在閱讀過程中教師給予科學、正確的引導,讓學生自主閱讀能夠自由充分地開展。例如在學生根據(jù)預設問題完成初步閱讀后,教師可以安排小組討論等活動,對預設問題進行開放式問答。也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主閱讀時形成的問題,自主進行解讀,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問答過程中,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增強學生自主閱讀興趣與自信心。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可以借助同學小組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在組內將自己的閱讀體驗、觀點等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碰撞,感受全面深刻又多維度視角的不同體驗。
3.強化體驗,拓展對文本認知。探究式閱讀相對于傳統(tǒng)閱讀教學而言,在探究式閱讀中不僅要達到知識學習、積累的任務,也要在自主閱讀中,品味其中的感情色彩。披文入情才能活躍學生思維,用心去感受、去體驗,進而探究得出文本更深層次的內涵,實現(xiàn)感情升華與心理啟迪。但是由于小學生思辨能力不足,就需要教師在閱讀過程中首先對文本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信息等進行初步的介紹,在奠定這一基礎后讓學生自主去閱讀,去探究。在基礎上產(chǎn)生“跳一跳”就能實現(xiàn)閱讀目標,進而促進學生自身知識體系的完善和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閱讀能力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對學生學習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尤其是中高年級的學生,雖然他們已經(jīng)初步具備閱讀能力,但是在自主閱讀、閱讀探究等方面還存在不足。因此在小學閱讀教學中,必然突出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