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雅珍,許 珂,鄭 慧,張莉蕓*,張改連
(1山西醫(yī)科大學附屬大醫(yī)院風濕免疫科,太原 030001;2山西醫(yī)學科學院山西大醫(yī)院風濕免疫科;*通訊作者,E-mail:1315710223@qq.com)
Bardet-Biedl綜合征(Bardet-Biedl syndrome,BBS)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以色素性視網(wǎng)膜病變、肥胖、多指(趾)畸形、性腺發(fā)育不良、智力低下、腎臟異常為主要臨床特點。目前我國報道的BBS較少,且案例中絕大多數(shù)為兒童及青少年患者,成年患者極少[1],本文將對以雙側足跟痛就診于我科的1例成年BBS進行回顧,以提高臨床醫(yī)師對該病的認識。
患者女,26歲,主因“雙側足跟疼痛4月余”于2018年8月來診。2018年4月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雙側足跟痛,伴輕度腫脹,無局部顏色發(fā)紅和皮溫增高,活動后加重,休息后可略緩解,當?shù)卦\所予對癥補鈣等治療,效欠佳,為行進一步診治就診于我科。病程中無腰背痛、大腿根痛,無發(fā)作性關節(jié)紅腫熱痛、無皮疹、眼炎、腸炎,無光過敏、脫發(fā)、反復口腔潰瘍等。自發(fā)病以來,精神食欲睡眠可,大小便正常,體重無變化。否認外傷史。月經(jīng)史:初潮年齡15歲,月經(jīng)周期不規(guī)律3-5/45-180 d,末次月經(jīng)2018年4月20日。家族史:父母為姑表近親結婚,患者為第3胎,長兄無異常,第2胎其姐出生時也為24指(趾),但于生后10 d死亡,具體原因不清。患者初步查體:血壓120/78 mmHg、身高157 cm、體重82 kg、BMI 33.27 kg/m2(肥胖),反應略遲鈍、言語遲緩、對答欠流利、皮膚粗糙、斜視、口腔牙齒畸形、心肺腹未及異常體征,脊柱呈生理彎曲,三向活動可,手指及足趾粗短,雙手6指、雙足6趾畸形,均為軸后性多指(趾)(見圖1),雙側足跟壓痛(±),無腫脹。
可見患者手指及足趾粗短,雙手6指、雙足6趾畸形,均為軸后性多指(趾)
血常規(guī):WBC 7.8×109/L、HGB 113 g/L、PLT 311×109/L,TG 2.79 mmol/L,UA 648.2 μmmol/L,即刻血糖3.71 mmol/L、糖化血紅蛋白3.7%,雌二醇95 pg/ml、孕激素0.56 ng/ml、FSH 5.35 mIU/ml、LH 8.54 IU/ml、PRL 7.61 ng/ml,電解質(zhì)、甲功、免疫球蛋白、補體均未見異常,類風濕因子、抗核抗體、抗角蛋白抗體、抗CCP抗體、抗ENAs、HLA-B27:均為陰性。
追問病史,患者為足月順產(chǎn),出生體重4.2 kg,母乳喂養(yǎng),自幼肥胖,因較同齡人反應遲鈍無法完成學業(yè),初中畢業(yè)后未再上學,夜盲,自訴近8年白天視力減退,看電視需距離0.5 m,同時行紅綠色盲初篩為陽性,且存在色弱。由于患者家屬拒絕行進一步診治,未行關節(jié)彩超、眼底檢查等。目前診斷:Bardet-Biedl綜合征,高尿酸血癥,輕度貧血。囑患者減輕體重、避免負重,疼時可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目前仍在隨訪中。
Bardet-Biedl綜合征(Bardet-Biedl syndrome,BBS),又稱巴德-畢氏綜合征,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由Bardet和Biedl于1920年首次報道,該病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已有的研究發(fā)現(xiàn)21個與BB相關的致病基因[2],但目前為止其診斷仍主要依靠臨床特征[3]。主要臨床特征有色素性視網(wǎng)膜病變、肥胖、多指(趾)畸形、性腺發(fā)育不良、智力低下、腎臟異常等,次要特征包括言語遲緩、散光、斜視、白內(nèi)障、并指、發(fā)育遲緩、共濟失調(diào)、糖代謝紊亂、先天性心臟病、肝臟纖維化、牙畸形等。診斷應包括4個主要特征,或3個以上主要特征和兩個次要特征。BBS尚無特殊治療措施,主要為對癥治療,多數(shù)患者在成年前死亡,且死亡原因多與腎臟衰竭有關。
臨床上我們常見的多指(趾)畸形為軸前性(橈側),且單個畸形多見,稱為多指癥,是一種常染色體遺傳病,當遇到類似的病人我們除了考慮多指癥外,還需仔細詢問有無其他系統(tǒng)的異常,并想到BBS,同時與以下疾病相鑒別:①Lanrence-Moon綜合征(LMS),LMS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隱形遺傳病,也可表現(xiàn)為視網(wǎng)膜色素變性、智力低下、性腺發(fā)育不全,同時伴有進行性痙攣性截癱,遠端肌張力減弱,但常無肥胖和多指(趾)。既往兩者曾合稱為Lanrence-Moon-Bardet-Biedl綜合征(LMBB),且國內(nèi)外不少報道將兩者混淆,后有學者指出兩者為不同的疾病[4]。②Alstrom綜合征[5],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表現(xiàn)為先天性視力減退、心肌病、進行性感音神經(jīng)性耳聾、肥胖、2型糖尿病、身材矮小、男性性腺功能減退等,無智力障礙及多指(趾)畸形。同時,對于女性BBS患者還需除外多囊卵巢綜合征。
結合本例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及相關的輔助檢查結果,BBS診斷明確,由于BBS存在腎臟受累,可表現(xiàn)為尿酸水平的增高,故考慮其高尿酸血癥可能與BBS相關性腎臟損傷有關,而其足跟痛也不除外與痛風相關,但由于患者家屬拒絕未行進一步檢查明確。無論如何,目前國內(nèi)外有關BBS的報道多集中于兒科、眼科和內(nèi)分泌科,且報道案例多為兒童和青少年,該患者26歲就診,首診科室及癥狀均少見,因此,臨床醫(yī)師在接診具有相似癥狀的患者時應該注意該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