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蓮
編者按:
梁老師這堂作文課,利用因果分析法多角度引導學生沿著“為什么”的思路,探求文章根源,并由果溯因,使內容逐步深化,為作文論證的合理性和深刻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師:同學們,近段時間在學習寫議論文方面,遇到了哪些問題?
生:不會審題。
生:沒有事例。
生:不會論證分析。
師:我覺得存在這些問題很正常,畢竟同學們還在初學階段。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存在的突出問題是,不會講道理。文章論點提出后,只會一味舉例子,卻不對事例進行分析,導致論點和論據(jù)脫節(jié),從而使得文章說服力不夠。針對同學們這一問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分析論證。分析論證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推薦一種常用的論證方法——因果分析法。說到“因果聯(lián)系”,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和學過的政治概念,解釋解釋“因果聯(lián)系”。
生:原因和結果是先后關系。
生:一種結果可能由多個原因產生,會有根本原因、次要原因等。
生:因果聯(lián)系是現(xiàn)象與本質的關系。
生:結果往往是可感可見的,而原因是需要思考辨別的。
師:好,在概念的識記上很扎實。在你們的理解里,“因”是本質的、抽象的。那么,從作文論證過程上來講,因果分析法就是在列舉事例的基礎上,從因果關系中將論點與論據(jù)聯(lián)系起來。具體來說,就是對事例中的行為,沿著“為什么”的思路,探求其根源(往論點的方向),由果溯因,使內容逐步深化。
在上次月考的作文中,無論是審題立意還是論證過程,同學們都可以嘗試用因果聯(lián)系的思維方法來進行議論分析。請同學們先來回顧月考的作文材料(投影展示):
狂風呼喊著、咆哮著、獰笑著奔襲過來,企圖把大地上的一切都席卷而去。一棵大樹挺起胸膛,頑強地與狂風搏斗著??耧L暴虐地糾纏著它,想按下它高貴的頭,壓彎它不屈的腰。但是,大樹奮力抗爭,不屈不撓。大樹下面有一片小草??耧L根本不把它們放在眼里,像搟面條一樣把它們揉來揉去,幾乎要把它們撕成碎片,碾成粉末。小草在狂風中抖動戰(zhàn)栗,屈腰伏身,把臉緊緊地貼在大地上??耧L終于累了,走了。人們發(fā)現(xiàn),大樹折斷了腰,小草卻慢慢揚起了臉??吹竭@一情景,一個學生贊美大樹,另一個學生卻贊美小草。后來,學生們問蘇格拉底:“老師,您認為大樹和小草誰值得贊美?”蘇格拉底說:“我贊美大樹,也贊美小草?!?/p>
師:這則作文材料是一則寓言故事,我們審題時要從故事中的事物聯(lián)系到什么?
生:要注意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要由物及人,從事物的身上看出人的影子。
師:對,你現(xiàn)在就是用聯(lián)系的觀點看待問題,這樣的思維方式很好。很多同學從大樹的角度立意為“人應當敢于拼搏”。下面是老師對這名同學的作文截取的片段,他提出的中心論點是“敢于拼搏,收獲美麗人生”。大家一起來讀一讀這個文段,邊讀邊畫出議論的句子,思考其分析說理效果如何。截取的作文片段是這樣的(投影展示):
《老人與?!分械纳5貋喐缋先饲∏◇w現(xiàn)了這一點。故事中,老人在經歷三天三夜的磨難后終于成功捕獲一條大魚,但在返途中遭遇到無數(shù)鯊魚的攻擊,最后只拖著一副丑陋的魚骨架回了家。但是,他并沒有受到眾人的嘲笑,反而得到了大家的贊美。不為其他,就因為他身上有這種敢于拼搏、無所畏懼的精神,所以收獲了美麗人生。
生:只有最后一句是議論分析。這名同學在敘述桑地亞哥的人物事例后,議論的內容太少,缺少說服力。
生:我也覺得他的論證沒有說服力,雖然運用了因果論證的標志詞“因為……所以”,但是議論分析不夠深入。
師:是的,議論文重在說理,議論不足,論證就會無力。他的論證分析過程說服力不強,只是簡單地重復觀點,這樣說理肯定不夠深入。
生:那怎樣才能進行深入地分析,使得議論更加具有說服力呢?
師:很好,這個問題問得好。如何深入分析,是我們今天要思考的關鍵。請同學們先來觀看一位老師制作的“因果分析法”微課,邊做筆記邊思考:為了讓論證逐層深入,我們還需要注意什么? (展示微課)
生:需要用“因為……所以”等表示因果關系的標志詞來顯示分析議論的思路。
生:探究事件產生的原因要深入其本質,要注意揭示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
生:要多角度分析,要在分析結果的意義時,注意不能僅僅停留在簡單重復觀點上。
生:多角度分析時要注意由點到面地分析,可以從個人、國家、社會等角度展開分析。
師:看得很認真,記錄得很仔細、很全面。也就是說,像前面那名同學所舉的桑地亞哥的例子,他還應深入分析桑地亞哥敢于拼搏背后的人物精神品質。世間萬物,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有其特點,而那些內在的特點則是生命的內核,所以,要看到每一個生命背后的性格、態(tài)度、品質、思想、精神等。分析結果時,不能只重復觀點中的“美麗人生”,還需要從更多的角度來對結果展開論證。
生:對。
師:好的,我們對因果分析的方法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為了更深入地理解,老師對上面的文段進行了修改,我們來對比閱讀同學寫的文段和老師修改過后的文段,請同學們就因果分析部分思考:桑地亞哥為什么能夠敢于拼搏?他的拼搏精神有哪些意義?修改過后的文段如下(投影展示):
正如《老人與海》中的桑地亞哥,面對鯊魚一次又一次的攻擊,面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威脅,他沒有退縮,而是一次又一次地與鯊魚進行搏斗。即使受傷流血,他也沒有停止戰(zhàn)斗。最后他拖著一副魚骨架,一個人劃船返航。面對困境時毫不怯懦、頑強拼搏的勇氣;面對強敵時不屈不撓、永不言敗的信念和力量,支撐著他努力拼搏,奮勇前行。他用硬漢精神詮釋了什么叫美麗人生。這種敢于拼搏、無所畏懼的精神力量也一直激勵著我們在追夢的路上“不拋棄,不放棄”。
生:因為他的硬漢精神,有勇氣、信念、力量。
生:我認為桑地亞哥的精神有很大的意義,不僅成就了他自己的人生,而且激勵著我們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理想。
生:我覺得他能夠敢于拼搏還在于他有豐富的捕魚經驗。
師:你的意思是,桑地亞哥的捕魚經驗很重要?但是,我們舉這個人物事例是用來論證觀點“敢于拼搏,收獲美麗人生”的,所以在展開分析的時候應該扣住什么來分析?
生:桑地亞哥的精神。
師:對。改過之后的原因分析可深入表述為“敢于拼搏的硬漢精神”,具體解釋其內涵有:勇氣、信念、力量。這就是生命的內核呀!結果意義分析部分,也能由個人到他人,由點到面地深入分析。這就是我們在運用因果分析時要具備的思維。深入地揭示原因,然后展現(xiàn)具體的行為,最后多角度強化結果意義,不能僅停留在表面的扣題上。
師:總結一下,原因有時是多層的,有些現(xiàn)象看起來似乎是發(fā)生作用的原因,但在它們的背后,卻還有產生它們的原因。對于有多重原因的事物,如果只停留在其中的某個層面上,把它當成最終因素,論點就不可能深刻,也難以把問題說透,這樣的因果論證,其說服力是有限的。遇到這種情況,應當一層一層地追究下去,不要輕易罷休,要一直追問出最終極的原因為止。結果意義分析也是如此,要層層追究下去。
師:桑地亞哥敢于拼搏的硬漢精神,在我們的身邊也有體現(xiàn)。讓我們再來看一則材料(投影展示):
2019年9月28日,女排世界杯倒數(shù)第二輪比賽中,中國女排3比o擊敗塞爾維亞,迎來10連勝的同時,提前一輪鎖定世界杯冠軍,成功實現(xiàn)衛(wèi)冕。
這座冠軍意味著中國女排成為史上唯一的女排世界杯“五冠王”。同時,中國女排的世界冠軍數(shù)量也達到10個,追平古巴和蘇聯(lián)女排的世界冠軍數(shù)量。
作為高中生,你對“女排精神”有什么樣的看法?
師:女排的奪冠,其戰(zhàn)果背后的“女排精神”是關鍵,結合你們的認識,想一想,“女排精神”具有什么內涵?其意義何在?
生:我認為是一種頑強拼搏的精神。她們通過比賽鍛煉了自己,塑造了堅忍的意志,更鍛造了不屈的靈魂,震撼并激勵著國人。
生:我認為她們背后必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必有一種永不言敗的信念。
生:我認為她們平時應該會表現(xiàn)出氣定神閑的姿態(tài),以潛心、專注的態(tài)度進行訓練。
生:我認為她們的精神是一種忍辱負重的堅忍意志。
生:她們有團結合作的集體意識。
師:我贊成同學們的觀點。你們對“女排精神”理解得很透徹,都能夠從女排奪冠的結果去分析她們的精神內涵,這樣很好。無論是桑地亞哥,還是中國女排,他們的成功都貴在精神。
我們看了兩個事例,明白運用因果分析法來層層深入地展開論證,可使說理更有層次,更具有說服力。學習貴在活用,開始上課時,有同學說論證時沒有例子,下面老師給出一個事例,以及其立意“懂得尊重,讓社會更和諧”,請同學們嘗試運用因果分析法來分析。事例如下(投影展示):
2016年10月,陜西一位農民工去銀行取款,他怕自己帶泥的鞋子弄臟保安剛拖好的地板,于是在門口脫了鞋后,跪著去ATM機取款。這個舉動讓人震撼。
生:農民工雖沒讀過多少書,但卻能細微地體貼到拖地者的辛苦。他將一雙沾滿了泥的鞋脫掉,不正是社會中勞動者對勞動者的一種尊重嗎?正是因為懂得尊重,所以,這社會才多了一份溫暖,一份和諧。
生:為什么那位農民工會跪著取款呢?因為在這個城市里,有太多自以為身份高貴的人對農民工有歧視,久而久之,農民工便覺得自己在別人面前位低一等。因此,在如今這個嚴重缺乏尊重的社會里,背井離鄉(xiāng)的他們對弱者的尊重,是一種平等待人的真誠,是一種推己及人的高尚品德,是一種體恤他人的悲憫。
生:農民工這一“跪”體現(xiàn)了尊重他人的精神品質內涵,是一種真誠的態(tài)度、高尚的品德和體恤他人的仁愛。
師:在短短的時間內有如此深入細致的分析難能可貴。同學們也非常懂得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并能與大家一起分享。農民工的這一“跪”,不僅體現(xiàn)出平凡人身上質樸的品質,更彰顯了不平凡的精神氣質。這種精神氣,是文明社會發(fā)展中可貴的氣度。
今天的分析就到這里。最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馬克思的一句話(投影展示):
作為個體生命,在成長為社會性的個人的過程中,必須通過參與各種形式的社會活動。屬于你自己的生命意義才是支撐你人生的內核,做一個有內核的人,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