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白燕 朱建文 林莉
【摘 要】痤瘡是一種常見的皮囊皮脂腺慢性炎癥,不論男女均會有痤瘡發(fā)生,其發(fā)生部位主要于面部、胸部及后背,其病程長,炎癥程度深,處理不當易在臉上留下疤痕,對容貌造成極大影響,嚴重損害患者美觀,影響患者情緒和心理健康。臨床在治療時,遵從‘中西醫(yī)結合、多種給藥形式并用原則,本文對痤瘡的中西醫(yī)結合外治進展展開綜述。
【關鍵詞】痤瘡;中西醫(yī);外治;進展
【中圖分類號】R75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1-03--01
痤瘡的發(fā)病原因與人們不良飲食習慣、性激素水平、毛囊皮脂腺導管的角化異常、皮脂腺功能亢進等因素有關,中醫(yī)學認為本病由肺胃內熱,胃熱上蒸,血熱郁滯而成,將重度痤瘡多歸為痰瘀結聚證或濕毒凝聚證等。該病為皮膚科常見病、多發(fā)病,皮疹以結節(jié)、膿腫、囊腫、疤痕為主,經(jīng)久難愈,嚴重者導致面容毀損,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
1 西醫(yī)外治
1.1 軟膏
郭峰[1]等應用莫匹羅星軟膏和鹽酸米諾環(huán)素對90例聚合性痤瘡患者展開治療,治療組采用莫匹羅星軟膏治療,每日3-4次,對照組采用鹽酸米諾環(huán)素治療,每日2次,每次50mg,兩組均進行為期6周的治療。治療前后對療效進行評估后發(fā)現(xiàn),在治療總有效率上,治療組可達96.67%,對照組僅為83.33%,兩組相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莫匹羅星軟膏療效顯著。
1.2 凝膠
曾世華[2]等應用阿達帕寧凝膠和果糖換膚+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對125例痤瘡患者展開治療,治療組采用果糖換膚+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治療,每兩周1次,共進行4次;對照組采用阿達帕寧凝膠治療,共治療2個月。治療前后對療效進行評估后發(fā)現(xiàn),在治療總有效率上,治療組可達82.14%,對照組僅為64.40%,兩組相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
1.3 噴霧劑
王凱[3]等人應用硅酮凝膠噴霧對90例面部痤瘡瘢痕患者展開治療,其治療總有效率可達84.44%,治療滿意率達91.11%,提示硅酮凝膠噴霧對面部痤瘡遺留下瘢痕的療效確切。
1.4 涂膜劑
孟繁俊[4]等人應用痤瘡涂膜劑和紅藍光交替照射對547例中、重度痤瘡患者展開治療,觀察組使用痤瘡涂膜劑治療,每日一次,對照組給予紅藍光交替照射,每周一次,每次20min。兩組均進行為期6周的治療,治療前后對療效進行評估后發(fā)現(xiàn),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4.60%,對照組為58.50%,兩組相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
2 中醫(yī)外治
2.1 中藥面膜
陳淇[5]等人應用中藥面膜對51例痤瘡患者展開治療,中藥面膜由白芷、茯苓、山藥、刺蒺藜、白鮮皮、生白術、丹參等制成,治療前5d為每日一次,每次10-15min,之后為隔天一次,共治療30d。治療前后對療效進行評估后發(fā)現(xiàn),總有效率可達90%,提示中藥面膜對面部痤瘡遺留下瘢痕的療效確切。
2.2 膏劑
陳建良[6]應用丹參酮+玫蘆消痤膏對60例痤瘡患者展開治療,對照組給予丹參酮治療,每日3此,每次4粒;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玫蘆消痤膏治療,每晚睡前涂擦1次,兩組均治療2周。治療前后對療效進行評估后發(fā)現(xiàn),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達96.70%,對照組為73.30%,兩組相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
2.3 涂膜劑
曹慧、韓洪[7]方研究中對62痤瘡患者展開治療,A組采用紅霉素腸溶膠囊+姜黃消痤擦劑治療,每日兩次給予姜黃消痤擦劑,每次10ml;B組給予紅霉素腸溶膠囊+阿達帕寧凝膠治療,每日1次,紅霉素腸溶膠囊早晚各口服一粒。治療前后對療效進行評估后發(fā)現(xiàn),A組治療總有效率74.20%,B組為77.14%,兩組無顯著差異(P>0.05),就對痤瘡患者具有一定效果。
3 中西聯(lián)合治療
徐文博[8]等研究中給予夫西地酸乳膏聯(lián)合當歸苦參丸治療52例痤瘡患者,對照組給予夫西地酸乳膏治療,每日3次;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當歸苦參丸治療,每日兩次,兩組均進行為期2周的治療,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達78.85%,對照組為57.69%,兩組相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
黃靜[9]等對72例中重度痤瘡患者進行研究,對照組給予異維A酸治療,每日2次;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仙方活命飲加減治療,方中含有赤芍、丹參、金銀花、蒲公英、天花粉、皂角刺、白芷等成分,每次2次,共治療6周。觀察組總有效率為78.85%,對照組為52.94%,兩組相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
李偉[10]等對76例痤瘡患者進行研究,對照組給予莫匹羅星軟膏,早晚各一次;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自擬中藥方內服,由麻黃、蒼術、炙甘草、生姜、炒僵蠶、夏枯草、生石膏、大棗等組成,每日1次,共進行為期4周的治療。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70%,對照組為78.80%,兩組相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
4 小結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已不僅僅看中臨床療效,越來越重視自身美觀的問題,因此,對臨床治療提出更高要求。痤瘡外治法是中西醫(yī)中常用的方法,隨著新的提取制備工藝、新的藥劑分析技術的進步,中西醫(yī)療效越來越好,但將兩者進行聯(lián)合治療時,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既可用于輕度痤瘡,又可用于中重度痤瘡,增強療效。復習文獻所發(fā)現(xiàn)的主要問題在于,不同療效判定標準、治療周期不同會導致總有效率存在偏差,還需進行更深入、更長時間的臨床研究,對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郭峰,高永軍.鹽酸米諾環(huán)素與莫匹羅星軟膏聯(lián)合治療聚合性痤瘡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6,16(11):1487-1488,1489.
曾世華,袁霞,劉蘭等.果酸換膚聯(lián)合克林霉素凝膠治療輕中度痤瘡療效觀察[J].重慶醫(yī)學,2015,44(21):2977-2979.
王凱,唐亭亭,林丹瓊等.硅酮凝膠在面部痤瘡瘢痕CO2點陣激光術后的應用[J].海南醫(yī)學,2017,28(22):3718-3720.
孟繁俊,張玉霞,韓傳恩等.痤瘡涂膜劑聯(lián)合紅、藍光照射治療中重度痤瘡的臨床研究[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15,14(5):370-373.
陳淇,王方圓,艾葉盛等.中藥面膜治療痤瘡40例[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31(1):167-169.
陳建良.丹參酮聯(lián)合玫蘆消痤膏治療尋常型痤瘡臨床觀察[J].臨床研究,2016,24(9):30-31.
曹慧,韓洪方.姜黃消痤擦劑治療輕中度痤瘡31例療效觀察[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8,43(2):235-236.
徐文博,沈立飛,趙宇等.夫西地酸乳膏聯(lián)合當歸苦參丸治療輕中度痤瘡臨床觀察[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8,27(6):128-131.
黃靜,黃玲,王敏華等.仙方活命飲加減聯(lián)合異維A酸治療中重度痤瘡臨床觀察[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6,25(10):97-99.
李偉,朱東來,李光輝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囊腫型痤瘡臨床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藥,2015,37(23):3605-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