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萍
【摘 要】:目的:觀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與傳統痔瘡切除術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78例痔瘡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使用傳統痔瘡切除術,觀察組使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并發(fā)癥狀況。結果: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7.95%,對照組為38.46%(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87%,對照組為76.92%,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痔瘡患者治療中使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效果顯著,可減少并發(fā)癥,提升治療效果,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極高。
【關鍵詞】:傳統痔瘡切除術;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總有效率
【中圖分類號】R65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1-03--01
痔瘡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屬于一種肛腸疾病,該疾病手術過程中容易造成大出血、大便失禁、直腸粘膜外翻、肛管狹窄等,治療具有一定的困難。近幾年臨床上使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治療其環(huán)狀痔、混合痔、外痔、內痔等,具有一定效果[1]。在本次研究中,將我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使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的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78例痔瘡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颊呔橥?,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觀察組39例,其中男25例,女14例,年齡29~72歲,平均年齡(39.46±4.52)歲;對照組39例,其中男24例,女15例,年齡30~70歲,平均年齡(39.62±4.14)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差異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傳統痔瘡切除術,選痔核比較明顯的作為中心,對痔核病灶部位進行確定,將患者內痔及外痔向外撥,顯露內痔根部,貫穿內痔便于對動脈進行縫扎。外痔做一個切口,使用銳性結合鈍性的方式分離患者肛門括約肌到外痔痔核,剝離其痔核到齒狀線,顯露內痔痔核,夾住內痔底部,對其基底部進行縫扎,并剪除患者內外痔,修整好多余皮贅,方便引流。
觀察組進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術前使用生理鹽水對患者情況進行觀察,醫(yī)生及護理人員應進行腸道方面的準備,并對患者實施腰麻,鉗夾母痔肛周皮膚,輕度翻開患者痔瘡及直腸下粘膜,在其肛管內插入肛管擴張器,對患者進行充分擴肛,然后將內芯取出,將肛門鏡攜帶縫扎器放入其中,使用縫扎器對其進行縫合,結束后將縫扎器取出,對吻合器進行擴張,將其頭端深入環(huán)扎,對縫合線收緊并打結,打結應松緊適中。使用持線器將吻合器拉出進行側扎,可進行適當牽引,然后將吻合器取出,對患者進行止血。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狀況及臨床效果。并發(fā)癥包括出血、水腫、疼痛、尿潴留等;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PSS17.0軟件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使用t來進行檢驗,用()表示,計數資料使用X2來進行檢驗,用率(%)來表示,(P﹤0.05)為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狀況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7.95%,對照組為38.46%,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觀察兩組治療效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87%,對照組為76.92%,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患者出現內痔是因為其肛墊出現病理性下移、增生、增厚,內痔血管與齒線下方血管關聯,造成外痔,靜脈因為重復充血,造成患者肛門周圍皮膚產生粘膜增生及增生,形成混合痔[2]。
臨床上以便血、肛門不適、排便痔脫出為混合痔主要癥狀。術后其混合痔外痔會自動縮小萎縮,因此,不用對其進行手術切除。但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對患者混合痔進行治療時,應對其外痔進行切除,這是因為:術后患者外痔縮小并不理想,這是因為外痔具有有機化增生結締組織,所以不可能自行減小[3]?;颊咧摊徰苤饕侵蹦c下動脈,所以,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沒有對其主要的血液來源進行切斷,所以,雖然外痔會出現縮小,但可能不太明顯。術中如不對外痔進行切除,患者心理上會覺得疾病沒有治愈,因此患者通常會要求醫(yī)生將外痔切除掉[4]。術中如不對外痔進行切除,其可能造成感染、發(fā)炎、水腫等,甚至形成血栓性外痔,影響患者健康。使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相比較于傳統的痔瘡切除術而言,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安全性強[5]。
在本次研究中,將我院痔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結果可知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7.95%,對照組為38.46%,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87%,對照組為76.92%,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上結果充分表明痔瘡患者使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的顯著效果。
綜上所述,在痔瘡患者治療中使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效果顯著,可有效降低并發(fā)癥,提升治療效果,具有臨床使用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李文第. 吻合器痔上粘膜環(huán)切術與傳統痔瘡切除術治療痔瘡的療效對比[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6, 11(15):125-126.
江余秋. 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與傳統痔瘡切除術治療痔瘡的臨床效果對比研究[J].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6, 14(5):137-138.
呂召旺. 傳統痔瘡切除術與吻合器痔上粘膜環(huán)切術治療痔瘡的臨床效果比較分析[J]. 轉化醫(yī)學電子雜志, 2016, 3(1):37-38.
徐慶華, 孫梅, 楊妍妍. 比較吻合器痔上粘膜環(huán)切術與傳統痔瘡切除術治療痔瘡的臨床效果[J]. 中外醫(yī)療, 2017, 36(6):33-34.
高文慶. 吻合器痔上粘膜環(huán)形切除術和傳統的外剝內扎術治療痔瘡的臨床對[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旬刊, 2014, 24(4):202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