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販賣毒品罪類案證明標準研究

        2019-01-07 01:37:12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刑一庭課題組
        關鍵詞:販賣毒品證言供述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刑一庭課題組

        證明標準是指運用證據證明案件事實應當達到的程度。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是我國刑事訴訟中長期堅持的基本證明標準。同時,司法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一些經驗性的共識,如孤證不能定案、證據之間相互印證,形成完整的證據鏈等。2012年修正的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對“證據確實、充分”的具體內容進行了明確,既從客觀上對定案證據規(guī)定了量和質的要求,又引入了“排除合理懷疑”標準,從而明確了裁判者主觀上應達到的內心確認程度。盡管販賣毒品案件具有證據種類相對較少、言詞證據比重較大等特點,但認定案件事實的證明標準同樣是“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而如何在具體案件中運用這一標準,則是我們將要展開的課題。圍繞這一課題,我們從中國裁判文書網隨機選取了省內外販賣毒品案件裁判文書共270份作為分析樣本,其中無罪判決17份,共涉及販賣毒品行為533起。通過對樣本文書呈現的證據情況進行統計分析,一方面探索構建販賣毒品案件常見的證據體系,另一方面總結販賣毒品案件可能的“合理懷疑”,以期對審判實踐中販賣毒品案件的證據審查運用及事實認定提供有益參考。樣本文書的構成如下圖:

        一、販賣毒品罪類案證據類型及特點

        刑事案件的證明標準是明確的,而以何種方式評價證據、認定事實,從而判斷是否達到證明標準,在歷史上先后有神意證明方式、法定證明模式和自由心證方式。自由心證是當前各國普遍采用的證明方式,但受審判制度、證據制度等因素影響,各國采用自由心證原則的具體方式是有區(qū)別的。①龍宗智:《證據法的理念、制度與方法》,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91頁。有學者將我國刑事訴訟的證明模式概括為印證證明模式②龍宗智:《印證與自由心證——我國刑事訴訟的證明模式》,載《法學研究》2004年第2期。,強調證據之間相互支持,形成完整的證據體系?!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章多處規(guī)定“印證”一詞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中“印證”一詞在7個條文中出現了10次,分別是第74條、第78條、第80條、第83條、第105條、第106條、第109條。,從規(guī)范層面肯定了印證證明模式的合理性。在客觀上,印證證明模式追求證據的全面性,即強調待證事實尤其是犯罪構成要件事實的諸方面都需要有客觀化的證據證明,因而要求證據內容廣泛化、體系化和證據數量最大化。④左衛(wèi)民:《“印證”證明模式反思與重塑:基于中國刑事錯案的反思》,載《中國法學》2016年第1期。但在司法實踐中,有些案件據以定案的證據間的“印證”關系是十分粗糙和機械的,不能有效防止事實認定錯誤問題。這一問題在販賣毒品案件中表現得較為突出。課題組通過分析樣本裁判文書,梳理和總結實踐中販賣毒品案件的證據情況,確立更為精細化的證據審查認定規(guī)范以及更穩(wěn)定的證據體系,以克服個案證明程度和證明過程的模糊化、主觀化傾向。

        (一)販賣毒品罪類案主要證據類型

        在梳理販賣毒品案件的主要證據前,首先要明確其證明對象。證明對象既是證明的出發(fā)點,也是證明的歸宿,⑤劉廣三:《刑事證據法學(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1月版,第240頁。限定證據收集、審查、認證的范圍。在販賣毒品案件中,應當運用證據證明的案件事實包括:1.犯罪主體的身份、刑事責任能力和接受審判能力;2.是否有販賣毒品的主觀故意;3.客觀上是否實施了販賣毒品的行為;4.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5.相關量刑情節(jié),包括是否構成累犯、毒品再犯,是否構成自首、坦白、立功等;6.與定罪量刑有關的其他事實。

        為了解審判實踐中毒品犯罪案件的證據情況,我們對樣本文書的證據進行了分析,發(fā)現,販賣毒品案件的證據主要包括⑥關于毒品犯罪案件的證據類型及證據的審查判斷可以參見《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毒品犯罪案件證據審查認定的指導意見》。:1.證人證言,包括毒品買家(主要是吸毒人員)的證言、目擊證人或其他了解案件情況的人的證言;2.現場勘驗、檢查筆錄、搜查筆錄、扣押物品清單、提取、稱量筆錄、辨認筆錄等;3.鑒定意見、檢驗報告,包括毒品成分、含量鑒定,筆跡、指紋、生物檢材鑒定,是否吸毒的檢驗報告等;4.物證及照片,包括毒品、毒資、吸毒工具、通訊工具、交通工具、毒品包裝物上的指紋等;5.書證,包括:(1)證明被告人身份的證據,如戶籍證明、居民身份證等;(2)證明案件發(fā)生及被告人到案情況的證據,如立案決定書、受案登記表、抓獲經過等;(3)證明毒資往來的證據,如轉賬記錄、交易明細等;(4)證明毒品運輸的證據,如郵寄單、托運單等;(5)證明涉毒人員行蹤的證據,如車票、機票、住宿登記等;(6)證明涉毒人員相互聯絡的證據,如手機通話記錄、短信、網絡聊天記錄等;6.視聽資料,包括通話錄音、交通運輸卡口錄像、銀行存取款錄像、住所監(jiān)控錄像等;7.電子數據,包括被告人在網絡平臺上發(fā)布的信息,網絡聊天記錄等電子文件;8.被告人供述與辯解,包括共同犯罪人的供述、販賣毒品上、下家的供述等。在樣本文書涉及的533起犯罪中的呈現如下圖:

        (二)販賣毒品罪類案證據特點

        對樣本文書的分析發(fā)現,販賣毒品案件中主要證據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言詞證據所占比重較大,但穩(wěn)定性較差。在毒品犯罪案件中,準確定性、有效區(qū)分販賣、運輸和非法持有毒品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言詞證據。言詞證據中,除現場抓獲的外,作為買家的吸毒人員的證言通常難以準確證明販賣毒品的時間和數量,被告人供述更存在避重就輕、來回反復甚至翻供的現象。在樣本文書涉及的533起販賣毒品事實中,被告人予以供認的464起,翻供的52人,翻供比例11.2%。翻供理由主要有:1.主觀上不明知其販賣的是毒品;2.只是代購代買,沒有獲利;3.雙方存在債務關系,對方支付的是欠款;4.對共同犯罪人的行為不知情,未參與共同販毒行為。5.偵查機關對其刑訊逼供。

        第二,物證、書證等間接證據與案件事實的關聯性易受質疑。在樣本文書334起查獲毒品實物的犯罪中,僅46起是在交易現場查獲,占13.77%,有57起僅在被告人身上查獲少量毒品,另有122起系在被告人住處、車輛查獲毒品。對于在住處、車輛查獲的毒品,需證明系被告人所有或為被告人所實際控制,以確定與案件的關聯性。同時,由于販毒人員反偵查能力不斷提高,尤其是毒品再犯人員作案手法更為隱蔽,通常采用隱瞞真實身份,使用假名、綽號進行交易,借用他人銀行卡收轉毒資,持有多個移動電話,使用不記名電話卡,多個卡號不定期更換等手段,使證明涉毒人員相互聯絡、毒資往來的書證,例如通話記錄、聊天記錄、賬戶交易明細等,存在多種辯解可能。

        第三,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提出非法證據排除的較多。有研究表明,在所有提出非法證據排除申請的案件涉及的罪名中,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排在第一位,約占18%⑦北京華宇元典研究團隊對2013年至2016年間全國范圍內以“非法證據”為理由提出證據排除申請的一、二審裁判文書近5000份進行分析,確認真正涉及非法證據排除的為4507份,在涉及罪名方面,排名前8位的分別為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受賄罪,盜竊罪,詐騙罪,故意傷害罪,搶劫罪,貪污罪,尋釁滋事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合同詐騙罪。。公安機關刑訊逼供也是被告人翻供的重要理由。

        第四,線人、特情類證人證言運用較為突出。最高人民法院印發(fā)的《全國部分法院審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大連會議紀要)明確指出:“運用特情偵破毒品案件,是依法打擊毒品犯罪的有效手段。”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檢索裁判日期為2018年6月的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案件共690件,其中涉及特情的19件,占2.75%。⑧檢索日期2018年7月4日。出于保護特情人員人身安全的需要,公安機關大多會采用隱蔽作證方式,在特情人員的證言中隱去其身份和基本情況,且不安排其出庭作證,給這些證據的質證和采信帶來困難。同時,公安機關掌握的所謂“線人”大多是吸毒人員,游走在違法犯罪的邊緣,公安機關在管理上無法實現無縫隙的有效約束,對“線人”參與販賣毒品行為而不予上報的案件,一方面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另一方面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使其主觀故意的證明存在一定的困難。

        二、販賣毒品罪類案證據體系

        (一)販賣毒品案件證據體系的平面展示

        證據以其承載的信息成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是證據載體與證據信息的統一。在證據的審查和運用中,應當避免兩種傾向,一種是試圖規(guī)定單個證據的證明力,在個案中以“分解——累加”的方法判斷案件證明程度的法定證據制度傾向;一種是只強調證據的整體協調性,忽視對單個證據的審查判斷的極端整體主義傾向。有學者指出,每一個證據的價值都完全取決于它與其他證據的關聯⑨栗崢:《證據鏈與結構主義》,載《中國法學》2017年第2期。,對證據的單線羅列不能有效揭示案件事實的證明過程和證明程度,證據之間縱橫交織的網絡鏈條結構能更有效地呈現出證據與案件事實的關系。通過對樣本文書的分析,我們嘗試搭建出販賣毒品案件的證據體系,如下圖。

        這是較為理想的證據狀態(tài),在司法實踐中,個案的主要證據體系通常只是它的子集,例如:以“被告人供述+買家證言+交易現場查獲的毒品、毒資+毒品成分、含量的鑒定意見”或“被告人供述+買家證言+證明毒資往來的書證+證明相互聯絡的書證”等為主要證據定案。下表展示了樣本文書認定被告人有罪的主要證據情況,考慮到樣本文書選取的局限性,該表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司法實踐中販賣毒品案件的證據情況,具有有限的參考價值。但可以看出,“被告人供述+買家證言或供述+被告人身上、住處等提取的毒品+毒品成分、含量鑒定意見+證明相互聯絡的書證”的證據組合是樣本文書中出現最多的一種。

        即使結構相同的證據體系,其穩(wěn)定性也可能大不相同,這是由證據之間相互支撐或者相互印證的程度決定的。兩個相互支撐的證據所產生的正向效應大于兩者的簡單疊加⑩栗崢:《證據鏈與結構主義》,載《中國法學》2017年第2期。,可能大幅提升法官的內心確信程度。在販賣毒品案件的常見證據體系中,被告人供述的作用舉足輕重,有無被告人有罪供述影響著案件的審查重點。對被告人作出有罪供述的案件,根據其供述的穩(wěn)定性,分為被告人供述多變和穩(wěn)定供述兩種情況。被告人供述較為穩(wěn)定的案件,在構建證據體系時,一方面審查供述與其他直接言詞證據的一致性,一方面運用通話記錄、銀行交易記錄、車票、物流單據等間接證據對其進行驗證,從而構建起完整的證據體系。被告人供述多變包括先供后翻、先否認后承認,或者時供時翻等多種情況。在審查時,首先要將多次口供聯系起來審查,然后與其他證據結合進行認定。對被告人始終不承認犯罪事實的案件,可以通過其他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相互印證認定案件事實,包括買家的證言或供述、共同犯罪人的供述等。但對于幕后指使型的被告人,即使有受指使的共同犯罪人的供述,也可能因與間接證據的印證不充分而無法認定犯罪事實。尤其是長期從事販毒活動,擁有豐富反偵察經驗的累犯、再犯,使用不記名電話卡遙控指揮毒品交易,給犯罪事實的認定帶來困難。但隨著手機卡實名制的推進和電話“黑卡”治理的加強,涉毒人員通訊聯絡證據的收集和運用將更有效。

        主要證據A+B+C+D+F A+C+D+F A+C+E+F+G+H A+C+E+F+G A+C+E+F A+C+I+G+H A+C+I+G C+E+F+G+H C+G+H比例1.2%5.4%14.5%28.4%☆16.9%0.9%3.5%1.9%0.7%

        (二)不同類型販賣毒品案件的主要證據體系

        通過樣本文書分析,根據可能形成的證據體系的不同,可以將販賣毒品案件分為三種:現場抓獲型販賣毒品案、買賣一致型販賣毒品案、買方證言印證型販賣毒品案,在樣本文書中所占比例分別為8.1%、73.2%、4.3%。

        現場抓獲型販賣毒品案是指被告人在進行毒品交易時被當場抓獲,有現場提取的毒品實物、毒資等證據的案件。販賣毒品案件能夠現場抓獲的,一般包括兩種情形,一種是公安機關根據吸毒人員的證言或毒品買家的供述鎖定犯罪嫌疑人,實施控制下交付;一種是公安人員通過技術偵查措施或特情、群眾舉報等發(fā)現毒品交易線索,提前布控并將被告人當場抓獲。該類案件的證據體系通常由以下證據構成:現場提取的毒品、毒資、毒品包裝物、吸毒工具等物證、毒品成分及含量的鑒定意見、被告人及毒品買家是否吸毒的檢驗報告、毒品包裝物、吸毒工具等涉毒物品上的指紋、體液、毛發(fā)等及其鑒定意見、記錄抓獲經過的執(zhí)法錄像、證實毒品交易行為的毒品買家的證言、被告人供述??刂葡陆桓栋讣酒焚I家按照公安人員指示與被告人通話聯系的,應當進行通話錄音,通過網絡聯絡的,應當提取網絡聊天記錄等證據,以實現證據體系的完整性、排他性。

        買賣一致型販賣毒品案是指被告人對販賣毒品的事實予以供人且與毒品買家的證言或供述相一致的案件。該類案件在樣本文書中占大多數,其證據體系通常由以下證據構成:被告人供述、毒品買家的證言或供述、證明毒資往來、毒品運輸、被告人行蹤的書證、證明交易聯絡情況的書證等。買賣一致型販賣毒品案件大多無法提取到交易的全部毒品,而僅在被告人身上、住處或車輛上提取到少量毒品。當然也有部分案件是在被告人住處提取到大量毒品,同時根據買賣雙方對曾經交易的供證認定其為販毒人員,從而將查獲的毒品認定為其販賣的毒品。[11]《武漢會議紀要》規(guī)定:“販毒人員被抓獲后,對于從其住所、車輛等處查獲的毒品,一般均應認定為其販賣的毒品?!?/p>

        買方證言印證型販賣毒品案是指被告人否認犯罪,毒品買家的證言或供述與其他證據能夠相互印證的案件。該類案件的的證據體系通常由以下證據構成:毒品買家的證言或供述、證明毒資往來、毒品運輸、涉毒人員行蹤的書證、證明交易聯絡情況的書證、被告人及毒品買家是否吸毒的檢驗報告等。除買家證言外,其他直接證據,如共同犯罪人的供述、上家的供述等也可能與其他間接證據形成證據鏈條,從而認定被告人販賣毒品的事實。

        當然,這種以主要證據為標準進行的分類并不能涵蓋所有的案件,也無法精確體現實踐中疑難案件的事實認定困境,對證據存在瑕疵,既存在相互印證的證據,又存在矛盾證據的兩方角力案件,在認定上應當堅持“疑罪從無”原則,堅持“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有罪證明標準。

        (三)構成要件證據與量刑證據

        證據確實、充分首先要求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結合販賣毒品案件的特點,在從整體的角度論述販賣毒品案件的主要證據體系的同時,還需要對構成要件事實中的販賣毒品的故意以及量刑事實中的毒品數量的認定予以特別關注。

        1.販賣毒品主觀故意的認定

        販賣毒品的主觀故意包含兩個方面內容:第一,被告人明知其行為的對象是毒品,這種明知可以是對毒品的概括認識,不要求對毒品的具體種類、成分有明確認知;第二,被告人明知其行為是國家法律所禁止的販賣毒品的行為,即有償轉讓毒品的行為。在毒品犯罪案件中,涉嫌販賣而運輸或持有毒品,認定販賣毒品的證據不足的,以運輸毒品罪或非法持有毒品罪定罪處罰。

        在實踐中,對販賣毒品主觀故意的認定需要結合被告人供述、買家證言等言詞證據及銀行轉賬記錄等客觀證據進行。對樣本文書的分析發(fā)現,與運輸毒品、非法持有毒品案件不同,以販賣毒品罪提起公訴的案件中,被告人以“不知道是毒品”作為辯解理由的相對較少?!洞筮B會議紀要》指出:“毒品犯罪中,判斷被告人對涉案毒品是否明知,不能僅憑被告人供述,而應當依據被告人實施毒品犯罪行為的過程、方式、毒品被查獲時的情形等證據,結合被告人的年齡、閱歷、智力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并規(guī)定了可以認定“明知”的具體情形。此外,還有一種較特殊的情形,即存在對毒品的認識錯誤的情形,即誤將其他物品當作毒品進行販賣的,構成販賣毒品罪的未遂。該類案件中,被告人在得知毒品成分鑒定結果后通常翻供,對其供述的真實性應結合其他證據進行審查認定。

        販賣毒品故意的認定,存在兩種特殊情形:一是為賣出而購買毒品的單起案件,證明被告人的主觀故意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被告人的供述。例如,在張希峰運輸毒品案中[12]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青刑一初字第122號。,公安機關通過技術偵查手段獲得被告人欲進行毒品交易的線索后,在被告人運輸毒品的過程將其抓獲,并抓獲了其上線和準備交易的下線,在下線處查獲與被告人所運輸毒品價值相當的大量現金,但在被告人拒不供述、下線拒不承認,沒有提取到通話錄音的情況下,無法認定其販賣毒品的主觀故意,只能以運輸毒品罪定罪處罰。另一種是線人未經報告參與毒品交易的行為,涉及線人的規(guī)范管理問題,應當著重審查被告人供述、與線人接頭的公安人員的證言、線人與公安人員之間的通話記錄等證據,綜合判斷線人是否及時將毒品交易的情況向公安機關匯報,是否具有參與販賣毒品的故意,有效區(qū)分幫助公安機關破獲犯罪的行為和販賣毒品的犯罪行為。

        2.販賣毒品數量的認定

        毒品數量是毒品犯罪案件量刑的重要情節(jié)?!洞筮B會議紀要》和《武漢會議紀要》對毒品數量的認定作了較為具體的規(guī)定。在實踐中,有些毒品犯罪案件,由于毒品、毒資等證據已不存在,導致審查證據和認定事實困難。該類案件遵循的基本原則是:以毒品交易雙方認可或按照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則認定,即審查交易雙方的供述和證言,在數量上供證一致且排除誘供、逼供、串供等情形的,可以認定;供證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則“就低不就高”;有銀行交易記錄等毒資往來的書證的,販賣毒品的數量可以根據資金往來的金額除以雙方供述的最高交易價格進行計算。還有一些案件,交易數量和交易價格均不明確,無法認定毒品數量,則應當根據其他情節(jié),依據《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第四款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毒品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進行處罰。例如在周傳慶販賣毒品案中,[13]安徽省固鎮(zhèn)縣人民法院(2015)固刑初字第87號買家對毒品數量的供述模糊且無其他證據相印證,法院認定“本案未查獲毒品實物,能夠證明被告人周傳慶販賣冰毒數量的,只有證人王某一人證言,無其他證據證明,現無法查明毒品的數量,故以被告人販賣毒品的次數定罪量刑”。

        三、販賣毒品罪類案證明標準

        (一)印證證明模式與證明標準

        刑事司法實踐中長期采用的印證證明模式強調證據之間的相互驗證性,注重審查各個證據證明方向是否一致,證明內容是否相符,從而判斷證據之間是否能夠相互印證,形成完整的證據體系。盡管印證證明方法在立法和實踐中均得到了認可,但學術界對它的質疑卻始終存在。有學者指出,“證明標準印證化是證明標準客觀化的直接要求和體現,其掩蓋了事實認定過程的主觀性,扭曲了印證證據分析方法與證明標準之間的關系,虛化了證明標準的制度功能,異化了實踐中裁判者認定案件事實的活動”[14]楊波:《我國刑事證明標準印證化之批判》,載《法學》2017年第8期。。在實踐中,以證據是否相互印證,是否形成完整的證明體系作為判斷證據是否確實、充分,能夠認定有罪的主要依據的現象確實存在。應該厘清,證明方法和證明標準屬于不同范疇,證明標準是裁判者進行案件事實認定活動應當達到的最低線,是裁判者運用證明方法對案件事實進行重現的結果。2012年的《刑事訴訟法》將“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規(guī)定為“證據確實、充分”的條件之一,在我國客觀化的證明標準中引入了主觀因素,但由于具體案件是否已排除合理懷疑難以清晰論證,裁判者往往仍借助于證據之間是否相互印證,全案證據是否形成完整的證明體系進行判斷,導致排除合理懷疑標準難以發(fā)揮作用。

        同時,在刑事訴訟中是否應構建差異化的證明標準存在爭議,司法解釋規(guī)定,認定被告人有罪和對被告人從重處罰,應當適用證據確實、充分的證明標準[1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六十四條第二款。,這種部分強調的規(guī)定,使一些學者認為對被告人有利事實的證明可以降低證明標準,但這一點在司法實踐中并沒有明顯的呈現。

        (二)從無罪案例看販賣毒品案件證明標準

        對樣本文書的研究發(fā)現,盡管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對證據確實、充分規(guī)定了相對明確和可操作的標準,個案的證據情況仍然千差萬別。為了進一步明確“證據確實、充分”與“證據不足”的界限,我們從相反方向對無罪案例進行分析。因為相對于“排除合理懷疑”而言,“合理懷疑”是較為明確的、具體的和可掌握的;相對于“證據確實、充分”來說,“證據不足”也是有著具體衡量尺度的。[16]陳瑞華:《刑事證明標準中主客觀要素的關系》,載《中國法學》2014年第3期,在課題組收集到的17件公開的無罪案例文書中,有1起是因定性問題改判無罪[17]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2015)贛刑一終字第31號刑事判決書,以原審被告人陳勇的行為屬于無償代購,不構成販賣毒品罪為由改判其無罪。,其余16件均是證據問題,其中,廣東省有6件,占37.5%,沒有山東省的案例。根據每個案件“證據不足”的具體情形,總結出其在案證據主要存在兩種情況。

        1.直接證據不穩(wěn)定,且無法得到補強

        法官裁判案件應當依據理性進行,遵循邏輯法則。邏輯法則是認定證明力的基礎。根據邏輯法則中的矛盾律和排中律,針對同一事實的兩個相互矛盾的陳述不可能同時成立,如果不能排除其中任意一個,則兩種可能性都存在,兩種陳述都不可以采信。[18]陳瑞華:《法律人的思維方式(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5月版,第58頁。前面已經提到,通常來說,販賣毒品案件的間接證據與案件關聯性較弱,沒有直接證據的案件大多在審查起訴甚至審查批捕階段即被相應處理了,另一部分則僅以非法持有毒品罪等起訴。因證據不足而認定無罪的16起案件中,除2件因被告人有罪供述被排除而沒有直接證據外,其余均有被告人有罪供述、買家證言或者共同犯罪人的供述,但都不同程度存在直接證據不穩(wěn)定的問題。

        (1)被告人翻供且有罪供述與證人證言存在矛盾、缺乏客觀證據印證。該類案件僅有1件,即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何某某、黃某某犯販賣毒品罪一案[19]四川省宜賓市南溪區(qū)人民法院(2014)南溪刑初字第76號。。該案中,法院認定,禁毒大隊接線報后,由民警假扮吸毒人員與被告人何某某、黃某某進行交易,在何某某數錢時將二人抓獲?,F場繳獲甲基苯丙胺疑似物20.08克,經鑒定未檢出常見毒品成分。主要問題是,線人的證言在線索來源問題上前后矛盾,且與被告人有罪供述相矛盾,被告人翻供稱交易的是自己買的冰糖,被告人有罪供述中的上家“姓向的”身份無法核實,有罪供述與通話記錄證實存在公安機關犯意引誘的合理懷疑,認定“將甲基苯丙胺疑似物誤認為冰毒販賣的證據不足”。

        (2)下家供述或買家證言無法與客觀證據相互印證。販賣毒品行為是鏈條式的,買家有“中間商”也就是其他販毒人員,也有終端“消費者”即吸毒人員。由于毒品交易的隱蔽性,買家的供證是除被告人供述、共同犯罪人供述外最主要的直接證據。根據孤證不能定案的原則,在一對一的交易中,僅有買家的證言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20]廣東省普寧市人民法院(2015)揭普法刑重字第1號。,客觀證據不能和買家證言相互印證的,同樣不能定案。樣本文書中,有3起被告人不供述的案件因販賣毒品的下家翻供、吸毒人員證言前后矛盾且無法得到客觀證據印證而作出無罪判決[21]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qū)人民法院(2016)粵0304刑初218號,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2016)遼刑終28號,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2013)深中法刑一初字第234號。。不能印證的情形有:短信、QQ等聊天記錄用語隱晦,沒有涉及毒品交易事項,包括毒品黑話,如以“豬肉”代稱毒品;通話記錄的時間不能和證言相吻合,或者通話記錄顯示的電話號碼不能證實系被告人所使用;銀行交易記錄中賬戶的開戶人非被告人本人,無法證實系被告人使用或掌握等。

        (3)共同犯罪人供述不能與客觀證據相互印證。共同犯罪案件涉及到各被告人作用的大小、罪責的輕重,在供述中經常有相互推卸責任的現象,供述的證明力可能大打折扣,需要其他客觀證據的印證。在3起被告人不供述的樣本案例中,有的因共同犯罪人取保后在逃,無法對其供述進行質證,通話記錄雖然能夠與供述吻合,但因沒有具體通話內容而使印證關系過于單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22]深圳市羅湖區(qū)人民法院(2015)深羅法刑一初字第835號。;有的因僅有兩名共同犯罪人的供述,且供述的細節(jié)與通話記錄顯示的時間無法印證而認定被告人無罪[23]深圳市羅湖區(qū)人民法院(2013)深羅法刑一初字第877號。;有的因共同犯罪人供述不穩(wěn)定,且與通話記錄、銀行交易記錄不相印證,結論不具有唯一性、排他性而被認定為證據不足[24]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2016)粵刑終1289號。。

        2.沒有直接證據,間接證據不能形成完整證明體系

        在沒有收集到直接證據或直接證據不具有證據資格的案件中,需要根據間接證據認定案件事實?!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零五條規(guī)定了通過間接證據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條件,有學者將這種證明模式概括為體系模式,區(qū)別與基于直接證據的驗證模式。[25]褚福民:《刑事證明的兩種模式》,載《政法論壇》2015年第2期。間接證據所承載的案件信息通常是有限的,與案件主要事實僅有部分重合或交叉。尤其販賣毒品案件具有隱蔽性的特點,間接證據大多處于相互孤立的狀態(tài),難以相互支撐,形成完整的具有排他性的證明體系,因而偵查機關非常重視直接證據的收集。同時,印證證明模式的良好運作有賴于對單個證據全面、細致的審查認定,毒品犯罪案件作為提出非法證據排除最多的案件,在證據的審查認定中更應特別關注。樣本文書中,有2起案件因直接證據取證違法或瑕疵無法補正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間接證據不能形成完整證明體系而無法認定被告人有罪。

        (1)在玉應的案[26]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6)云刑終799號。中,上訴人玉應的曾作出有罪供述,但該供述形成于應當送看守所羈押而未送期間,訊問時間和地點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玉應的對該份供述不予簽字認可,屬非法證據,二審法院依法予以排除。在案證據(證人證言)只能證實玉應的交給巖溫暖(販毒人員,在逃)兩個箱子,無法證實箱子內的物品系交易毒品的毒資。二審法院依法改判玉應的無罪。

        (2)在曹陽案[27]山西省忻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晉09刑終185號。中,上訴人曹陽的有罪供述、線人謝某的證言因筆錄填寫的訊問/詢問時間、訊問/詢問人、記錄人等有誤,未得到補正或合理解釋而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化裝的偵查人員關于物證毒品的查獲經過的證言前后反復,且與其他證據矛盾,無法采信;毒品檢驗鑒定報告的鑒定意見通知書上的簽名捺印非上訴人本人所為,毒品檢驗鑒定報告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現場執(zhí)法記錄儀拍攝的視頻不完整,關鍵部分缺失。二審法院認定在案證據沒有達到證據確實、充分的要求,無法排除合理懷疑,改判曹陽無罪。

        四、結論:證據充分與不充分的界限

        通過正反兩個方面的分析發(fā)現,販賣毒品案件證據的充分性并不取決于證據的多少,而是取決于直接證據的穩(wěn)定性以及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之間的一致性。在證明被告人有罪方面,間接證據作用有限,但相反的間接證據可能擁有完全瓦解已經建立的有罪證據體系的力量。同時,對單個證據的審查、認定是運用印證關系構建證據體系的前提。

        第一,單個證據的審查、認定要求裁判者堅持中立的立場,對控方提供的證據保持適度懷疑,充分聽取辯方的質證意見、重視辯方提供的相反證據,通過保障辯方的庭審參與權增強庭審的實效性,多角度、全面審查證據的合法性與真實性。例如,證明涉毒人員相互聯絡的短信、網絡聊天記錄等書證或電子數據記載的內容所表述的含義應當清楚,內容過于簡單或含義無法分辨,只能由其制作者或持有者知道其具體內容的,通過制作者或持有人的證言或供述能夠與案件事實建立關聯性的,可以作為定案的根據;因含糊不清不能明確其含義的,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證明主要犯罪事實的傳聞證據,應當由證人說明其來源,并進行查證核實,不能查實或有內容相矛盾的其他證據存在的,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二,以細致、嚴謹的態(tài)度審查證據之間的印證關系。對言詞證據的審查除按照“共同一致”原則進行外,還應關注證據之間的矛盾及產生矛盾的原因。尤其在排除非法證據的案件中,應當避免僅僅形式上排除非法證據,而仍然在內心將其與其他事實和證據相互印證,從而在實質上降低了案件的證明標準。對只有兩名同案被告人的供述,無其他證據相印證的案件,認定案件事實除審查供述的自愿性、一致性外,還應當綜合考察多起犯罪在作案方式等細節(jié)上的相似性,慎重判斷。對特情介入偵破的案件,應當審查是否有證據證明行為人已準備實施大宗毒品犯罪、已持毒待售,或準備實施毒品犯罪,偵查機關進而采取特情貼靠、接洽而破獲案件,從而排除犯意引誘的可能。對案發(fā)明顯異常,有關機關拒不提供相關材料,導致不能排除合理懷疑的,應當作有利于被告人的處理。

        第三,證明“合理懷疑”的證據只需達到“存在”的標準即可。從理論上準確界定“合理”是困難的,但可以明確的是合理懷疑應當是基于證據、符合邏輯的。例如,被告人供述稱自己是受公安人員指使,為幫助公安機關破獲犯罪而居間介紹販賣毒品,并提供了證據線索,同時有證據證實案發(fā)后被告人在當地正常生活,直到二年后被公安機關逮捕。這足以產生合理懷疑,控方應當有充分的證據排除此種懷疑。

        綜上所述,法官評價證據和認定事實是一個在個體和整體之間來回反復的過程。對單個證據的審查,尤其是對不穩(wěn)定的言詞證據的審查常常需要綜合其他證據進行,而構建完整的證明體系則以單個證據的合法性、真實性審查為基礎,最終實現全案證據的體系性、協調性、排他性。

        猜你喜歡
        販賣毒品證言供述
        比較法視域下被告人庭前供述證據能力的三種模式
        ——以被告人翻供為主要研究視角
        一部女性成長與救贖的見證錄——《證言》的女性主義敘事學闡釋
        民事訴訟證人證言采信問題探析
        法制博覽(2021年32期)2021-11-24 18:24:33
        重復供述排除問題研究——評《嚴格排除非法證據規(guī)定》第5條
        法大研究生(2019年1期)2019-11-16 00:37:14
        販賣毒品罪的犯罪形態(tài)分析
        新生代(2018年19期)2018-11-14 02:00:51
        論重復性供述排除規(guī)則
        漏洞百出的證言
        自動到案后僅在庭審時如實供述能否認定自首
        對販賣毒品中“販賣”目的及既未遂的認定
        漏洞百出的證言
        狠狠色综合7777久夜色撩人| 最新在线观看免费的a站国产|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成年女人永久免费看片| 欧美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 v| 亚洲AⅤ无码国精品中文字慕| 性一交一乱一伦一视频一二三区| 女同中的p是什么意思| 亚洲欧美v国产蜜芽tv| 久草久热这里只有精品| 高清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免| 极品美女调教喷水网站| 日本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 少妇高潮无套内谢麻豆传|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国模无码人体一区二区| 国产AV国片精品有毛| 日韩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护士人妻hd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 男人边吻奶边挵进去视频| 日日摸日日碰人妻无码老牲| 亚洲一道一本快点视频|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韩国视频| av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av久播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97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专区| 99久久亚洲国产高清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白浆在线观看| 午夜理论片日本中文在线| 少妇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成人|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水| 女人被男人躁得好爽免费视频| 国产无套护士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一区AV春药高潮| 蜜桃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丝袜美腿福利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