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燕 晉素芳 孫 瓊
(遼寧省大連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大連 116033)
墜積性肺炎是長期臥床老年患者的常見并發(fā)癥,尤其是疾病晚期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現墜積性肺炎,墜積性肺炎的發(fā)生將會嚴重降低患者的生命治療,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減少墜積性肺炎的發(fā)生,對于長期臥床老年患者而言極為重要。本次研究就選取長期臥床患者110例,探討綜合護理干預預防老年長期臥床患者墜積性肺炎的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科收治的長期臥床患者11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55)和觀察組(n=55)。對照組男31例,女24例,年齡80~90歲,平均(84.2±3.3)歲;觀察組男29例,女26例,年齡80~91歲,平均(83.9±4.0)歲。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包括:①環(huán)境護理:護理人員需對患者的居住病房每日開展清潔和消毒,做好開窗通風工作,每天3次,每次0.5 h,從而使室內空氣保持清新;對室內溫濕度進行有效控制,濕度控制為60%~70%,溫度控制為20~24 ℃;冬季需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做好探視人員限流工作;晨間護理時只能進行濕式掃床,從而使灰塵得以減少。②體位引流:將患者床頭進行抬高,抬高角度為30°~50°,并對體位進行及時交替更換,從而促使呼吸道分泌物能夠得到有效引流,降低感染概率。③基礎護理:若患者可自行翻身則需告知其勤翻身,若患者無法自行翻身則可對其進行定時翻身叩背,通常情況下為兩小時1次,每天3~4次,從而使痰液得以排出;叩背操作時需使患者的背部暴露時間盡量縮短,從而避免其出現著涼感冒;指導患者開展深呼吸和咳嗽訓練,每天3~5次,吸痰順序應由小氣管到大氣管,由氣管道口腔或鼻腔;若患者咳嗽無力,則可為其開展吸痰處理,每次不超過10 s;若患者的痰液黏稠,則可為其開展霧化吸入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綜合護理,內容包括:①口腔護理:為患者實施全面口腔護理,每天2次,從而防止細菌、真菌感染所導致的感染;若患者存在吞咽障礙,則護理人員需指導其開展康復訓練,從而使患者的口腔衛(wèi)生得以有效改善;②避免嗆咳的發(fā)生:參照患者自身的情況,為其采取相應的進食形態(tài),在患者進食時,需為其采用合理體位,從而使吸入性肺炎的發(fā)生得以避免或減少,并將進食速度適當減慢,使患者能夠充分咀嚼,避免口腔內殘留食物殘渣,進食完成后需指導患者采用溫開水進行漱口,從而有效清潔口腔;③鼻飼護理:在開展鼻飼前,需檢查患者的鼻飼導管是否保持通暢,同時需對其是否存在胃內潴留進行檢查,將患者的體位擺正,將其床頭抬高30°,避免誤吸的發(fā)生,每次食物注入量應低于200 mL;④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與患者進行積極溝通交流,對患者的病情表示同情和理解,給予患者足夠的尊重和關心,對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進行及時疏導;以成功案例鼓勵患者,增強患者的疾病治療信心;指導患者家屬為其提供家庭支持,從而使患者的治療和護理依從性得以提高。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墜積性肺炎發(fā)生率、護理滿意度和生活質量評分。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價,在患者入院前1 d由護理人員指導其進行填寫,共包括20個條目,每個條目共0~5分,總分0~100分,超過90分為滿意,低于60分為不滿意,其余為一般滿意,總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00%。生活質量采用GQOLI-74問卷開展評估[2]。
2.1 兩組墜積性肺炎發(fā)生率比較:對照組中16例患者發(fā)生墜積性肺炎,墜積性肺炎發(fā)生率為29.09%;觀察組中8例患者發(fā)生墜積性肺炎,墜積性肺炎發(fā)生率為14.54%。觀察組墜積性肺炎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206,P=0.013)。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對照組滿意19例,基本滿意27例,不滿意9例,總滿意度為83.64%;觀察組滿意29例,基本滿意24例,不滿意2例,總滿意度為96.36%。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950,P=0.026)。
2.3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對照組干預后軀體功能評分為(64.87±7.61)分,社會功能評分為(63.22±7.58)分,生理功能評分為(62.53±7.26)分,物質功能評分為(63.71±6.24)分;觀察組干預后軀體功能評分為(74.79±9.36)分,社會功能評分為(70.32±7.44)分,生理功能評分為(71.38±7.24)分,物質功能評分為(71.73±6.13)分。觀察組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099、4.958、6.401、6.800,P<0.05)。
老年長期臥床患者發(fā)生墜積性肺炎的概率較高,是由于患者需長期臥床,且合并多種基礎疾病,自身機體免疫力較為低下,部分患者無法自行改變體位,胸廓活動度減小,分泌物阻塞,呼吸道功能受限,從而導致肺部感染的發(fā)生。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經過相應護理方式進行干預后,相較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墜積性肺炎發(fā)生率明顯更低。提示綜合性護理干預的實施可有效減少老年長期臥床患者的墜積性肺炎的發(fā)生,這也和前人的研究報道:老年腦卒中患者行綜合護理干預后的墜積性肺炎發(fā)生率為12.5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6.50%基本相符[3]。同時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和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提示綜合護理干預的實施可有效提高長期臥床老年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生活質量,這也和前人的研究報道具有一致性[4]。分析其原由,可能和綜合護理的實施,使患者的墜積性肺炎發(fā)生減少,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加之心理干預的實施提升了患者疾病治療信心和護理依從性,從而使患者的機體狀態(tài)改善有關。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預防老年長期臥床患者墜積性肺炎的發(fā)生,同時可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生活質量,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