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梅
(沈陽市第六人民醫(yī)院感染門診,遼寧 沈陽 110006)
胃腸道常見的一種疾病即上消化道出血,是指患者屈氏韌帶以上的十二指腸和胃部的出血點發(fā)生出血情況,一般消化道出血有嘔吐和便血、心慌無力等臨床癥狀,為了保障患者的生活質量,控制患者的病情發(fā)展,需對其實施針對性的整體護理?;诖耍疚淖髁讼嚓P探討。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88例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將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44例患者作為常規(guī)組,將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4例患者作為實驗組。常規(guī)組:男性22例,女性22例。年齡36~68歲,平均年齡為(52.2±1.4)歲。15例患者為胃黏膜病變,20例患者為消化性潰瘍,9例患者為食道靜脈曲張。實驗組:男性18例,女性26例。年齡32~66歲,平均年齡為(51.6±1.2)歲。14例患者為胃黏膜病變,22例患者為消化性潰瘍,8例患者為食道靜脈曲張。對比常規(guī)組和實驗組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對常規(guī)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對實驗組實施以下的整體護理。第一,健康宣教,醫(yī)護人員可通過展開座談會和發(fā)放宣傳手冊的方式,讓患者了解更多同疾病相關的知識,包括這一疾病的預防措施和病因以及發(fā)病機制等,這樣患者就能知道如何處理和應對疾病。與此同時,要叮囑患者遠離煙酒,定期地到醫(yī)院復查。第二,醫(yī)護人員要同患者的具體情況相機和,對相應的飲食方案進行制定,若患者有少量出血的情況,可讓其食用易于消化和清淡的流食[1]。若患者有嚴重的嘔吐現(xiàn)象,應禁食。另外,患者飲食時,要保障適量適時,不能因饑餓食用大量食物,這是因為,當患者胃部極度飽脹時,極易引起不適和出血。還有,要叮囑患者遠離生冷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盡可能地食用半流質食物。最后,心理護理,患病之后,很多患者極易產生焦慮和緊張等負面的情緒,因此作為醫(yī)護人員要密切地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結合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給其實施針對性的心理輔導,并且要給予患者的足夠的關心和關心,耐心地解答患者提出疑問。更為重要的一點是,要讓患者保持積極樂觀地心態(tài)面對自身的病情,這樣才能助于患者康復,助于良好醫(yī)患關系的建立[2]。
1.3 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1.4 療效判定:經(jīng)過護理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任何改善,甚至加重。有效:護理后,患者的臨床癥狀稍顯好轉。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顯著。
1.5 統(tǒng)計學分析:把所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納入SPSS21.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以(s)和(%)表示計量與計數(shù)資料,t檢驗與卡方檢驗差異,用P<0.05表示差異明顯。
2.1 兩組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對比:護理后,常規(guī)組:12例患者護理無效,20例患者護理有效,12例患者護理顯效,護理總有效率為72.7%。實驗組:4例患者護理無效,20例患者護理有效,20例患者護理顯效,護理總有效率為90.9%。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差異較為顯著,P<0.05。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護理后,常規(guī)組:10例患者表示不滿意,22例患者表示滿意,12例患者表示非常滿意,護理滿意度為77.2%。實驗組:3例患者表示不滿意,22例患者表示滿意,19例患者表示非常滿意,護理滿意度為93.3%,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差異較為顯著,P<0.05。
臨床治療消化道出血這一疾病時,不管采用何種治療方法,唯有同時采用整體護理,才能夠保障治療效果[3]。整體護理涉及的內容較為全面,包括健康宣教和飲食護理以及心理護理等內容,通過整體護理的實施,能夠給患者提供患者更為優(yōu)質的服務,助于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4],最重要的一點是能夠幫助患者樹立抵抗疾病的信心。本文研究將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44例患者作為常規(guī)組,將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4例患者作為實驗組,給常規(guī)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給予實驗組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從研究結果可知,實驗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顯著,P<0.05。同時,常規(guī)組護理總有效率為72.2%,實驗組護理總有效率為90.9%,對比兩組,差異顯著,P<0.05。這代表,整體護理的應用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以及護理滿意度[5]。
總而言之,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中運用整體護理,有非常顯著的療效,因此可廣泛地推廣以及應用于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