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江濤,王思穎
(1.山西省中醫(yī)院,山西 太原030012;2.山西省強制隔離戒毒所,山西 太原030001)
患者,女,73歲,因“少腹脹痛,自覺有氣上逆沖喉,連發(fā)三聲急促高亢‘呃呃呃’聲,間歇性發(fā)作,不能自已”于3月11日求診?;颊咦允?年前登山后下山時有氣從少腹上逆沖喉,首次出現(xiàn)上述癥狀,素日每因心胸部憋悶后反復發(fā)作,發(fā)作時自覺少腹脹,微痛,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颊吣赀^古稀,平素性情急躁,精力旺盛,曾在北京某醫(yī)院住院治療,住院期間腹部B超、胸部CT、胃功能及胃鏡檢查等均正常。中醫(yī)診斷:奔豚。治法:疏肝理氣,降逆止呃。針刺取穴:喉靈穴(位于肘橫紋內側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的中點下一寸五分再內側五分,有3個穴位)、心靈穴(手掌朝上,手腕橫紋上一寸五分為心靈一穴,上兩寸五分為心靈二穴,上三寸五分為心靈三穴)、手解穴(手掌面朝上,于小指掌骨與無名指掌骨之間,握拳時小指尖所觸之處)、三肩穴(手背于大拇指掌骨外側正中央,上下各五分為三肩穴)、腕順穴(手背小指掌骨外側下緣,距手腕橫紋一寸五分)。操作方法:患者呈坐位,常規(guī)針刺一側喉靈穴、心靈穴、手解穴、三肩穴、腕順穴,以上穴位均直刺25 mm,留針30 min,隔日1次,雙側交替施針。治療1次后,患者癥狀明顯改善,后隔日再針,效果進一步鞏固。5 d后因癥狀再次出現(xiàn)復診,施針后癥狀明顯緩解。
按語:此證屬奔豚證,又稱“賁豚”“奔豚氣”。因發(fā)作時氣從少腹上沖咽喉,如豚之奔的癥狀而得名。本病最早記錄于《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腎脈急甚為骨癲疾;微急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薄峨y經·五十六難》記載:“腎之積,名曰賁豚?!薄夺樉募滓医洝吩疲骸霸滤煌?,奔豚泄氣,上下引腰脊痛。”指出奔豚氣屬于內科系統(tǒng)急癥?!吨T病源候論》曰:“奔豚起于驚恐憂思所生。”指出該病多由憂思驚恐所致。《金匱要略·奔豚氣病脈證治》將本病描述為:“奔豚病,從小腹起,上沖咽喉,發(fā)作欲死,復還止,皆從恐驚得之?!敝赋鲈摬【哂蟹磸桶l(fā)作、發(fā)作痛苦至極、緩解后卻如常人的臨床表現(xiàn)特點。其病位涉及肝、腎、脾、胃、沖脈等諸多臟器,類似于西醫(yī)的胃腸神經官能癥,進而出現(xiàn)腸道積氣和蠕動亢進或痙攣狀態(tài)[1],臨床極易誤診誤治。
董氏奇穴是時下應用較多的針灸流派,內容博大精深,針法甚廣,如倒馬針法、放血療法、手足對應針法、導氣針法等,內容豐富且異于傳統(tǒng),治法簡便,療效顯著,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醫(yī)者學習。本案治療時選擇喉靈穴、心靈穴、手解穴、三肩穴、腕順穴。其中喉靈穴對喉部大部分疾病均有良效;心靈穴入心經、心包經,具有暢通心絡、寬胸散滯之效,主治心律不齊、心臟內膜炎、胸悶、胸痛等疾?。皇纸庋ㄈ胄慕?,具有調和氣血、通經活絡、鎮(zhèn)靜安神的作用;三肩穴可以治療喉嚨部位不適;腕順穴入腎經,具有滋腎利尿、通腎鎮(zhèn)痛的作用。此患者年老,采用上述針法收效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