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慧
(山西省長治市中醫(yī)醫(yī)院,山西 長治046000)
血府逐瘀湯出自王清任《醫(yī)林改錯》,治療“胸中血府血瘀”之證。書中所列適應證為頭痛、胸痛、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亮出汗、食自胸后下、心里熱、瞀悶、急躁、夜睡夢多、呃逆、飲水即嗆、不眠、小兒夜啼、心跳心忙、夜不安、俗言肝氣病、干嘔、晚發(fā)一陣熱等19種。血府逐瘀湯所治證候多為瘀血阻滯疼痛,筆者臨床中應用該方治療多種疾病,如心系系統(tǒng)、精神神志系統(tǒng)、高脂血癥及各種痹證疼痛等,現(xiàn)將其典型病例分享如下。
(1)患者,男,55歲,2018年10月31日來診,主訴失眠2年?;颊?年前因工作壓力過大而出現(xiàn)入睡困難,醒后不易再睡,每晚睡眠時間2~3 h,平素口服地西泮片維持睡眠??滔掳Y:眠差,疲乏無力,胃脘部脹悶不舒。舌淡苔薄白,脈弦。中醫(yī)診斷:不寐(氣滯血瘀證)。分析:不寐為臨床常見疾病,病機為陰虛不能納陽、陽盛不能入于陰,久病可虛實夾雜,或為瘀血所致。該患者因工作壓力過大導致氣機失調,久病不愈,氣不行血,瘀血內(nèi)生致陰陽失調,陽不入陰而發(fā)為本病。治則:行氣活血。給予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藥物組成:當歸15 g,地黃10 g,炒桃仁15 g,紅花10 g,麩炒枳殼15 g,柴胡10 g,川芎10 g,川牛膝10 g,瓜蔞30 g,炒建曲15 g,炒山楂15 g,炒麥芽15 g。7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2018年1月9日二診:服上方效可,睡眠改善,暫??诜匚縻?,仍覺胃脘部脹悶不適。調整方藥如下:當歸15 g,地黃10 g,炒桃仁15 g,紅花10 g,麩炒枳殼15 g,柴胡10 g,川芎10 g,川牛膝10 g,瓜蔞30 g,炒建曲15 g,香附10 g,烏藥10 g,炒山楂15 g,炒麥芽15 g。7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2018年11月16日三診:患者服上方效可,睡眠改善,乏力癥狀減輕,上方續(xù)服7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2)患者,男,47歲,2018年11月6日來診。主訴胸悶氣短2年,加重1周?;颊哂?年前生氣后出現(xiàn)胸前區(qū)憋悶不適,時有刺痛,伴呼吸困難,發(fā)作無定時,飽餐后較為明顯,曾就診于多家醫(yī)院,行冠狀動脈造影、血脂、血糖、心電圖檢測均未見異常。近1周因家庭瑣事導致上述癥狀加重。刻下癥:胸悶,氣短,眠差,情緒急躁。舌質暗紅,苔薄白。中醫(yī)診斷:證郁(氣滯血瘀證)。分析:郁證多由情志不舒、氣機郁滯所致,患者因憤懣郁怒,情志過極,肝失疏泄,氣機不暢,氣血失和,血瘀內(nèi)生而發(fā)病。治則: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給予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藥物組成:當歸15 g,地黃10 g,炒桃仁15 g,紅花10 g,赤芍30 g,麩炒枳殼15 g,柴胡10 g,川芎10 g,川牛膝10 g,瓜蔞30 g,香附15 g,焦三仙15 g。7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2018年11月19日二診:服上方后情緒焦慮已大為改善,胸悶氣短癥狀大半消失,上方續(xù)服。
(3)患者,男,55歲,2018年11月5日來診。主訴四肢游走性疼痛1年?;颊?年間出現(xiàn)四肢關節(jié)處游走性疼痛,呈竄痛,多次檢查血常規(guī)、風濕均未見異常,就診于多家醫(yī)院口服藥物均效果不明顯??滔掳Y:四肢關節(jié)游走性疼痛、無紅腫,就診時情緒焦慮,眠差。舌質淡,苔白膩。中醫(yī)診斷:痹證(氣滯血瘀證)。分析:本證病機為經(jīng)絡閉塞,氣血不通?;颊咭蝾净急宰C,反復發(fā)作,久治不愈,津血不暢,耗傷氣血,瘀血阻絡而發(fā)為本病。治則:行氣活血。給予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藥物組成:當歸15 g,地黃10 g,炒桃仁15 g,紅花10 g,赤芍15 g,麩炒枳殼15 g,柴胡10 g,川芎10 g,川牛膝10 g,瓜蔞20 g。7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2018年11月9日二診:服上方效可,四肢關節(jié)疼痛減輕大半,焦慮情緒明顯改善,上方續(xù)服7劑后癥狀消失。
筆者在臨床常應用血府逐瘀湯治療精神情志病,對失眠的治療效果尤佳,這與葉影等[1]臨床研究一致?,F(xiàn)代社會工作及生活壓力較大,加之長期焦慮抑郁,致使肝氣郁結,氣機郁滯不能行血,氣滯血瘀,進而表現(xiàn)出各種癥狀。血府逐瘀湯由桃紅四物湯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方中熟地黃改為地黃,白芍改為赤芍以行氣活血。王清任善于運用活血化瘀藥物,創(chuàng)制了一系列活血化瘀的名方,其中血府逐瘀湯、通竅活血湯、膈下逐瘀湯、少腹逐瘀湯、身痛逐瘀湯稱為五逐瘀湯,各方多以川芎、當歸、桃仁、紅花、赤芍等為基礎藥物,均具有活血化瘀止痛之效。在臨床應用過程中可去桔梗,因桔梗性升散,不適用于氣機上逆、嘔吐、嗆咳、眩暈、陰虛火旺咯血等癥,且服后可刺激胃黏膜引起輕度惡心,甚至嘔吐等。
血府逐瘀湯作用機制復雜,現(xiàn)代臨床試驗證實,該方可明顯改善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緒,與方中藥物具有多靶點治療作用有關[2]。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湯具有以下作用:①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抗心肌纖維化,改善缺血心臟左心功能及抑制高血壓血管重建[3-5],這些作用為該方治療心血管疾病提供理論基礎。②改善血液流變學狀態(tài)、提高機體清除自由基能力、調節(jié)免疫狀態(tài)、改善微循環(huán)及腦缺血狀態(tài)而促進神經(jīng)細胞恢復[6-8],為該方治療精神情志類疾病提供理論依據(jù)。③抗肝臟纖維化、延緩門脈高壓的形成[9]。④抑制腫瘤細胞生長[10]。⑤抗炎、鎮(zhèn)痛[11]。基于以上藥理作用,血府逐瘀湯在臨床應用廣泛。臨證只要辨證準確,應用該方效如桴鼓,是行氣活血方中的首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