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峰,付彥林
(合肥工業(yè)大學,安徽合肥 230009)
大學新生入學教育是針對剛入校的大學生開展的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系列教育活動,旨在幫助新生盡快適應大學學習和生活模式,引導幫助新生明確理想目標,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大學新生入學教育是大學階段的“第一堂課”,是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同時也是教育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勵志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重要契機和載體。有學者認為“大學成功與否取決于新生第一年經歷?!倍U茶文化蘊含“正、清、和、雅”四大精神和“感恩、包容、分享、結緣”四大功能。本文擬結合禪茶文化的四大精神和四大功能,挖掘禪茶文化與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耦合點,分析和探討禪茶文化在大學新生入學教育中的實現(xiàn)路徑,創(chuàng)新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形式和內涵。
禪茶文化,從字面上即可看出是融“禪”和“茶”于一體的文化。禪文化由印度傳入我國,發(fā)揚光大;茶文化源于我國,源遠流長。茶因其養(yǎng)生、治病、靜心等功能與禪耦合,禪人以茶輔修,因需求而種植茶葉,蔚成風氣。禪用于領悟人生的內在真諦,而茶則是輔助禪悟真諦的外因。禪茶文化根植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沃壤,是茶與禪各自發(fā)展進程中相互交織、融合、滲透,逐步形成一種新的文化形式。禪茶文化蘊含著濃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并拓展了中華茶文化的內涵。
2005年,時任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凈慧長老提出中國禪茶文化“正、清、和、雅”四大精神和“感恩、包容、分享、結緣”四大功能。禪茶文化精神的正、清、和、雅,這決定了禪茶文化具有泛化的社會教育功能。其中“正”是指八正道,“清”是指清凈心,“和”是指和敬,“雅”是指脫俗?!案卸鳌?、分享、結緣”則對現(xiàn)實生活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如今,大學新生出生在國家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社會取得突出成就的偉大時代,積極、陽光、開放、獨立、自信是他們的性格特征。但一些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理想但缺乏方向,情緒豐富但波動較大,個人能力突出但團隊意識淡薄,視野廣闊但自控能力較弱等現(xiàn)象。相當一部分大學新生在入學階段都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不適應。主要表現(xiàn)為:(1)對學習的不適應。大學階段的學習方式與高中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同學們需要自主安排學習,部分學學任務需要團隊合作研討等。這些對于習慣了長期被動接收的大學新生來說,如不及時了解其中的變化和不同,則易出現(xiàn)學習的不適應。(2)生活的不適應。如今的大學新生多為獨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普遍不足,對父母的依賴度較高,一些大學新生對大學的集體生活不能很好適應。(3)交往的不適應。大學階段的同學來著五湖四海,大家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習慣,價值觀念、風俗習俗、語言表達等方面的差異,大學新生在集體生活中易感到交往的不適應。(4)角色的不適應。順利進入大學的新生在高中及之前的學習階段一般都是一定范圍內的佼佼者,而進入大學后才發(fā)現(xiàn)身邊均是優(yōu)秀的人,甚至和別人比起來個人的學習基礎和綜合能力還有一定的差距,不少大學新生的失落感和挫敗感導致了個人角色的不適應。
禪茶文化的四大精神之首是“正”。在進行大學新生入學教育時,首要的任務也是“正”,即端正大學新生的思想,有針對性做好深層次思想理論問題辨析引導。現(xiàn)階段具體來說就是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教育引導學生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結合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努力做到愛國、勵志、求真、力行,樹立家國情懷,愛校、興校、強校,將青春和理想融入到發(fā)展目標上,落實到實際行動中。
大學新生普遍不了解大學的學習生活,“上了大學就輕松了”、“大學就是天堂”等觀點存在一定的誤導。初入大學,新生普遍處于興奮狀態(tài),如不及時幫助其調整心態(tài),冷靜思索則極可能造成大學學習生活不適應?!办o”、“凈”、“清凈心”是禪茶文化的重要內容。因此,在進行大學新生入學教育時應著重介紹大學、大學文化、大學精神的內涵和大學的作用,借鑒禪茶文化的“清”引導新生客觀冷靜地了解大學生活的內容、特點和面臨的困難、挑戰(zhàn)等。幫助新生提升自我調適能力,提高心理素質,以理性陽光、積極樂觀的健康心態(tài)投入到大學學習生活中。
大學階段是個人社會化的重要時期。當代大學生新生多為獨生子女,絕大部分都是第一次離開家鄉(xiāng),真正脫離父母自主生活。部分學生在生活自理、心理承受、與人交往等方面能力不足,難以融入或者妥善安排集體生活。而良好的人際氛圍和自主安排生活的能力是順利完成學業(yè)的必要前提。禪茶文化“和”的精神蘊含的謙和禮貌、和睦相處、互相包容、意和同悅、見和同解等思想可以幫助大學新生調適心境,提升與人溝通能力,獲取更多理解與信任。將“和”的思想融入大學新生入學教育,有助于大學新生正確看待自己,不斷自我完善,自尊自愛,增強人際吸引力,學會與人為善,為完成大學學業(yè)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氛圍。
古今茶人均以品茗談心為雅事。雅是用來形容正規(guī)的,標準的,又可形容美好的,高尚的,不粗俗的。正確、合乎規(guī)范是雅;情趣高尚、超凡脫俗亦為雅。茶之意境在于雅,茶承禪意,禪存茶中,“雅”是禪茶文化的落腳點,也是禪茶的內在精神體驗的外在表現(xiàn)。這種豐富的精神內涵和美好的外在表現(xiàn)滲透進大學新生入學的文明修身教育有助于教育引導學生幫助學生規(guī)范言行,樹立主人翁意識,提升文明創(chuàng)建的思想和行動自覺,引導學生從校園、教室、宿舍、餐廳、網絡等方面強化文明自律、養(yǎng)成文明規(guī)范、引領文明風尚。
此外,中國禪茶文化“感恩、包容、分享、結緣”四大功能,對大學生的感恩教育、人際交往、團隊協(xié)作等方面都有較強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禪茶文化融多種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精髓于一體。在大學新生入學教育中融入禪茶文化,將有助于教育指導大學新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加強品德修養(yǎng)、增長知識見識、培養(yǎng)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適應大學生活,助力大學新生早日成長為當擔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