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月
(云南省開遠市人民醫(yī)院兒童醫(yī)院 云南 開遠 661600)
先天性心臟?。ㄒ韵潞喎Q先心?。┎∷缆释蝗菪∮U,甚至病死率占我國嬰兒病死率首位,嚴重影響患兒生命安全和生長發(fā)育,同時對患兒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負擔。針對這一特點,臨床需要采取準確有效的診斷方法和診斷模式,從而有助于提升臨床診斷效果,方便對患兒進行疾病觀察,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但由于胎兒時期血流動力學表現(xiàn)相對較為特殊,診斷也相對較為困難,因此積極應用超聲檢查十分關鍵。
先天性心臟病具體指的是患兒在胎兒時期中心血管系統(tǒng)發(fā)育過程中出現(xiàn)畸形,導致無法發(fā)育完善且正常地發(fā)揮生理功能的心臟,進一步導致的急性型疾病,是臨床最常見的出生缺陷,同時也是嬰幼兒殘疾或生理缺陷死亡首要原因,嚴重影響人口質量和生存質量[1]。正因如此,對該類疾病早期診斷十分關鍵,尤其近年來我國新生兒和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發(fā)病率、檢出率逐年增高,即便如此,仍然還有諸多患兒沒有進行早期診斷,延誤治療時機從而造成死亡?;純和嬖诓煌潭燃w組織器官供血障礙,導致組織出現(xiàn)嚴重缺氧癥狀,影響患兒自身生長發(fā)育同時,影響患兒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在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中,大多數(shù)患兒通過保守治療聯(lián)合手術治療都可以取得較好治療效果,因此前期診斷十分關鍵。
就目前臨床診斷情況來看,依靠臨床表現(xiàn),例如患兒癥狀體征等,可以初步診斷相對較為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而如果不借助超聲診斷技術,則無法有效判斷患兒心臟異常類型及血流動力學病理性改變異常特點,不利于后期針對性治療。除此之外,對于一些無明顯臨床癥狀的輕微心臟病理改變、血流動力學異常,往往沒辦法進行合理有效診斷,從而直接影響患兒自身生活質量或生命健康,嚴重者則容易延誤病情導致患兒死亡。
小兒先心病臨床治療原則主要為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因此越早進行超聲檢查,進行早期診斷,對于患兒預后越有利[2]。極少數(shù)先心病患兒在五歲之前是具備著自愈機會的,但這樣情況屬于少數(shù),臨床病例相對較少,尤其對于相對復雜、治療難度較大、畸形較明顯、病理改變較特殊的患兒來說,及早進行治療,對于患兒來說影響十分重要。而另外少部分患者心臟僅僅有輕微畸形改變,或改變不影響循環(huán)功能、呼吸功能,則無需進行手術治療。但對于臨床大部分小兒先心病患者來說,都需要進行矯正畸形心外科手術治療,從而確保心功能正常。臨床治療過程中。越早期進行診斷、早期進行治療,患兒預后越好。因此小兒先心病臨床診斷過程中,需要極大程度關注到患兒診斷時間和治療實際。尤其大部分患者在采取手術治療矯正畸形之后,手術治療效果相對較好,及時進行臨床治療之后可以與正常兒童一樣,生長發(fā)育不受任何影響。由此可見,小兒先心病需要及早診斷,盡早進行臨床治療。
目前臨床上對于小兒先心病影像學診斷方法主要包括了經胸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多層螺旋CT、心臟核磁共振和電子束CT,臨床首選診斷措施為經胸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可以仔細、明確觀察到患兒現(xiàn)有心臟病理改變情況及血流動力學改變情況。由此可見,在臨床診斷過程中,必須要充分認識到超聲其自身實際應用價值和應用意義,有效進行應用,提升臨床診斷及治療綜合效果。
超聲診斷技術相對較為簡單,具備著無創(chuàng)、操作簡單、簡易便捷、經濟有效的特點,對于胎兒期先心病檢查和嬰幼兒先心病檢查都具備著非同小可的實際價值和實際意義,有助于疾病早期臨床診斷和指導治療[3]。尤其應用該類技術之后,可以從橫切面、縱切面和冠狀切面等諸多方面觀察病灶情況,從而立體展現(xiàn)病灶內結構及病灶結構周圍相鄰組織關系,相關圖像資料更加直觀,對于血流動力學改變綜合情況也可以充分觀察,從而進一步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意見和建議,臨床應用價值相對較高。而在應用過程中,作為一種非侵入性檢查技術,具備著較強直觀性特點面,臨床應用更為方便,伴隨著微創(chuàng)手術不斷進行實際應用之后,超聲技術的關鍵性價值和意義更是得到了一定提高,診斷準確性相對較高,且安全有效,可以為小兒先心病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重要保障。
目前臨床常見先天性心臟病類型主要包括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和動脈導管未閉三種[4]。由于小兒心臟體積相對較小,缺口較小,利用超聲技術之后則可以發(fā)揮其重要的作用。進行臨床檢查過程中,除了圖像更加直觀之外,對于缺損測量等方面情況也有著較強支持,可以充分測量心臟腔室和大動脈內徑,為臨床治療提供關鍵性參考意見,對于具體異常等情況也可以充分進行觀測,臨床診斷和應用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超聲可以直觀看到病變局部情況,從而為早期診斷、手術治療小兒先心病提供關參考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