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根據(jù)學生和社會實際的需求提出:口語交際能力是人們?nèi)粘=浑H的基本能力,應培養(yǎng)學生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交流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初步學會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溝通與交流的素養(yǎng)。多年的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多媒體能讓口語交際展翅飛翔,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說”的情境,激發(fā)“說”的興趣,豐富“說”的內(nèi)容,提供“說”的范本,滲透“說”的技巧,提高“說”的能力,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多媒體;口語交際;語文素養(yǎng)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言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重視對“口語交際”內(nèi)容的教學。但是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的課堂上,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沒有積極交流的欲望,不會用語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不知道該說什么或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歸根結(jié)底就是學生對口語交際根本沒有興趣。在科技化、信息化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shè)備,巧妙地激發(fā)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獨白型口語交際:借助多媒體激發(fā)“說”的興趣,豐富“說”的內(nèi)容
獨白型口語交際包括自述、轉(zhuǎn)述、介紹、講故事、看圖說話、解說等。如《聽故事,講故事》《我們的暑假生活》《話說寒假生活》《有趣的動物世界》《介紹家鄉(xiāng)的美景》《我心中的校園風景線》《我們的小制作》《向你推薦一本書》《誰是最佳小導游》《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的我》《保護有益的小動物》《講名人故事》《夸夸同學的閃光點》《筆的演變》《美麗的民間傳說》等等。對于小學生,尤其是中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他們的語言正處在啟蒙階段,受年齡的影響,在口語課堂上所展示出來的語言也就極為貧乏,只有寥寥幾個字或幾句話。如果此時能利用多媒體在口語交際教學中精心設(shè)計符合生活實際的交際情境,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似曾相識的感覺,學生的情緒就會因此變得高漲起來,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就會調(diào)動起來,學習時的自我表現(xiàn)欲望就會增強,學生就會帶著情感,懷著興趣,走進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中,說出來的內(nèi)容也會由空洞無物而變得有血有肉,從而更好地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如教學《介紹家鄉(xiāng)的美景》時,我首先讓學生自由地說說自己所熟悉的家鄉(xiāng)景物和特產(chǎn),雖然學生舉手和發(fā)言都很積極,但大多都是東拉西扯,你一言,我一語的,說得語無倫次,而且范圍極窄。此時,我把用數(shù)碼相機錄制的小視頻播放出來,引導學生認真地看屏幕上景色怡人的十里畫廊、流光溢彩的石窟河夜景、燈火輝煌的桂嶺新區(qū),還有“天然氧吧”的鎮(zhèn)山公園……這動人動心的美景無不吸引著學生的眼球。他們看到這么美麗的景色,一改往日無話可說的局面,都不由自主地說了起來,說到興奮地方甚至還手舞足蹈。一節(jié)口語交際課不知不覺就在學生自然的、充滿自信的和諧氛圍中進行著。
又如在教學能說會道“我們在大自然中成長”這個話題時,學生紛紛反映課余時間大多以電視、電腦為伴,實在沒什么好說的。我靈機一動,打開電教設(shè)備,先搜索《童年》這首輕快的歌曲播放給學生聽,勾起他們對美好童年的回憶;接著又出示平時拍攝的學生在童年生活中發(fā)生的各種趣事的圖片,讓學生先用一、兩句話簡要描述圖片的內(nèi)容,降低要求,讓學生敢于開口、樂于開口,然后再引導學生把童年生活中最有趣、最難忘的事情詳細地描述出來。就這樣,我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潛移默化,使中低年級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漸漸地,他們越來越喜歡上口語交際課了。
通過多媒體展示課件和視頻,學生不僅能把看過的景物說得更具體生動,而且能回憶起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有趣的事情,豐富了“說”的內(nèi)容,提高了“說”的能力。
二、對話型口語交際: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說”的情境,滲透“說”的技巧
對話型口語交際是由兩人或多人參與的、雙向或多向的、以口語為載體的信息交流活動,也是生活中使用最廣泛的言語交往形式,包括問答、借(購)物、指(問)路、電話交談、待客、訪談、討論、辯論等。如《請你幫個忙》《這樣做不好》《應該怎么做》《春天在哪里》《大家都來幫幫他》《我們的課余生活》《感謝和安慰》《勸說》《我們做朋友》《我說你做》《我們能做點什么》《怎么過“六一”兒童節(jié)》《個性與性別》《打電話》《電話留言》《小小辯論會》《請假》等,都是非常好的對話型口語交際教學題材。
對話型口語交際必須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中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老師給出話題后更是不知道從何說起。這時采用多媒體電教手段,如幻燈、投影、錄像、錄音、小視頻等,具有直觀、形象、生動的特點,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對話環(huán)境,更好地滲透口語交際的技巧。如在教學《勸說》時,我通過正反兩面的視頻情境,引導學生在觀察中比較,在比較中得出“勸說小秘訣”,學會勸說的方式與技巧;在教學《應該怎么辦》中,我在引導學生學會處理自己受委曲或使別人受委曲后的處理方式之后,出示因幫助路人而遲到的視頻片段,讓學生使用學到的方法;在教學《電話留言》時,我先播放課前準備好的錄音對話,讓學生在傾聽中學習接聽電話、進行留言的應對技巧,學會有禮、有序地表達;在教學《小小辯論會》時,我針對辯論時學生各說各話的缺點,采用觀看視頻的方式,讓學生感受辯論的氛圍,了解辯論會進行的程序,引導學生初步學會辯論時應抓住對方發(fā)言中的漏洞進行反駁,學習辯論交鋒、陳述總結(jié)的技能……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多媒體技術(shù)以其直觀、動態(tài)的演示效果,能刺激學生的感官,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能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和口語交際能力。
三、表演型口語交際:憑借多媒體提供“說”的范本,提高“說”的能力
表演型口語交際是一種兼具獨白型和對話型特點的、以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為主要特征的口語交際類型,如表演童話劇、表演課本劇等等。如《小兔運南瓜》《一起做游戲》《買文具》《看望生病的伙伴》《拜年》《學會請教》《小小新聞發(fā)布會》《我是小小推銷員》《讓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臺》《我最喜愛的童話故事》等,都屬于表演型口語交際。尼采曾經(jīng)說:“有人的地方就有表演?!北硌菔切W生喜聞樂見的一種學習體驗方式,將表演引進口語交際的課堂,讓學生在具體語境的實踐中進行聽和說的雙向互動,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可是,怎樣才能把不同的角色演活?怎樣才能把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表情等演得生動形象呢?這就需要借助多媒體視頻的示范。如我們可以找一些精彩的小視頻給學生看,讓學生認真觀察各個角色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然后讓他們嘗試著模仿表演,這樣既生動又有趣,孩子們都樂此不疲!另外,我們還可以把一些優(yōu)質(zhì)的訪談節(jié)目引進課堂,讓學生感受一下主持人口吐蓮花的睿智和有聲語言的激情,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口語榜樣,讓學生有針對性地效仿,從而提高學生的表演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總之,在口語交際的課堂上,有針對性地巧妙使用多媒體電教設(shè)備,能讓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生動逼真的畫面刺激學生的感官,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說話的興趣,豐富學生說話的內(nèi)容,滲透學生說話的技巧,提高學生說話的能力。讓多媒體為口語交際插上翅膀,展翅飛翔,飛向那更加廣闊的天地!
作者簡介:徐雪平,本科學歷,小學語文一級教師,年級組長。喜歡教書,寓教于樂,20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所帶班級班風正,學風良,書香濃,多次評為“書香班級”。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營造輕松活潑的氣氛,展現(xiàn)課堂的無窮魅力,深受學生的喜愛,多次在教學比武中榮獲一等獎。所撰寫的論文多次獲國家級、市級,縣級等獎項。教學格言是:自信是走向成功的橋梁!
編輯: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