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響
(河南省開封市中醫(yī)院耳鼻喉科,河南 開封 475001)
慢性肥厚性喉炎屬臨床常見疾病,主要是由于喉部的黏膜組織出現(xiàn)細菌或者是病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肥厚性的炎癥反應,臨床表現(xiàn)為喉部的黏膜組織出現(xiàn)彌漫性水腫和擴張性充血致使喉部出現(xiàn)梗阻[1]。我院用喉爽丸聯(lián)合頭孢羥氨芐治療慢性肥厚性喉炎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400例,均為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接受治療的慢性肥厚性喉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0例。觀察組男121例、女79例;年齡23~52歲,平均(31.67±2.84)歲。對照組男119例、女81例;年齡22~54歲,平均(31.72±2.9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確診為慢性肥厚性喉炎,未使用糖皮質激素。
排除標準:合并腎、肝、肺臟器原發(fā)性疾病,治療依從性較差,有頭孢類藥物過敏史。
兩組均用頭孢羥氨芐治療。頭孢羥氨芐分散片(陜西恒誠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010123)口服治療,1次0.5~1g,日2次。治療期1個月。
觀察組加用喉爽丸治療。藥用桔梗6g,寒水石10g,薄荷10g,麥冬15g,桑椹10g,甘草6g,烏梅10g(去核),青黛3g,醋三棱10g,冰片3g。打粉制水丸。每次3g,日2次。1瓶口服4天,5瓶一療程,持續(xù)治療1~2個療程。
CRP、SOD。主要通過痰液檢測,其中CRP用ELISA法檢測,SOD用鄰苯三酚自氧化法檢測。
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根據(jù)《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顯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X線喉部掃描示水腫及充血均消失。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X線對喉部掃描示水腫及充血程度有所減輕。無效:臨床癥狀未出現(xiàn)變化,X線喉部掃描示水腫及充血程度均未改善,或者是加重。
兩組CRP及SOD指標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CRP及SOD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CRP及SOD指標比較(±s)
組別 例 CRP治療前(μmol/L) CRP治療后(μmol/L) t P SOD治療前(nU/mL) SOD治療后(nU/mL) t P觀察組對照組200 200 8.9742 6.4827<0.05<0.05 8.6942 6.7843<0.05<0.05 t P 27.19±14.73 26.96±14.71 0.8796>0.05 12.48±10.94 19.76±11.83 4.7467<0.05 70.98±10.47 71.07±10.49 0.9107>0.05 94.82±13.37 80.12±12.51 4.9712<0.05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慢性肥厚性喉炎主要表現(xiàn)為喉部黏膜充血和水腫,初期階段肥厚并不明顯,喉部黏膜往往出現(xiàn)腫脹,因此通過癥狀進行診查易出現(xiàn)誤診[2]。一般會伴有其他并發(fā)癥[3],常規(guī)方法為糖皮質激素治療,但激素的使用會增加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4]。
中醫(yī)認為,慢性肥厚性喉炎主要是由于虛火上炎于肺,腎肺陰虛所致,或因津液不運,肺脾素虛導致[5]。喉爽丸由桔梗、寒水石、薄荷、麥冬、桑椹、甘草、烏梅(去核)、青黛、醋三棱、冰片組成,具有消腫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6],可有效改善聲帶淤血肥厚,消除喉腔內分泌物。頭孢羥氨芐主要用于治療細菌引發(fā)的各種感染和炎癥[7]。
綜上所述,喉爽丸聯(lián)合頭孢羥氨芐治療慢性肥厚性喉炎能夠提高療效,緩解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