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田
( 遼寧省瓦房店市中心醫(yī)院 , 遼寧 瓦房店 116300 )
跟骨骨折在骨科疾病當中比較常見,屬于一種高發(fā)的足部損傷,在跗骨骨折患者中占據(jù)60%,從目前的臨床治療上看[1],對于跟骨骨折而言很少采用手術治療方案,但是在必要的情況下需要給予手術干預。跟骨外側壁骨皮瓣骨入路術為一種有效的手術方式,但是為了促進患者骨折術后的愈合,需要配合綜合性的護理干預,降低患者關節(jié)功能障礙的發(fā)生情況,并且預防肌肉萎縮的發(fā)生。針對跟骨骨折患者的病變部位進行分析,采用針對性的手術治療方法可以緩解以上問題,從而取得良好療效[2]。在患者手術后要求患者減少活動,多臥床休息。另外患者術后關節(jié)與肌肉部位的活動都會受到限制,有可能導致患者肌肉萎縮與淋巴瘀滯,因此需要提高關節(jié)的靈活性,進行康復運動。本研究特對本院100例跟骨外側壁骨皮瓣骨入路術患者采用不同護理方案,探究綜合性護理的應用價值。
1 一般資料:本次研究樣本從本院跟骨外側壁骨皮瓣骨入路術患者中選取100例,研究時間從2017年3月-2018年3月,其中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患者選取27例,女性患者選取23例,患者年齡在21-68歲之間,年齡均值為(48.4±2.1)歲;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年齡在21-67歲之間,年齡均值為(49.6±1.3)歲,本次研究在開始前先將病歷資料交與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符合研究要求后開始研究,在著手研究時,保證參與研究的患者與家屬均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從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上看,不會對本次研究科學性造成影響。
2 方法:觀察組患者采用綜合性護理措施:(1)管道護理:跟骨骨折患者手術后需要按照治療流程在體內放置負壓引流管,并且密切關注患者的負壓情況,保證引流管的位置,避免出現(xiàn)引流管堵塞的情況,對引流管當中的液體量、液體顏色進行密切的關注,如果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后需要第一時間報告給醫(yī)師,引流管的放置時間在48小時內,針對尿管留置情況在膀胱注射生理鹽水,保持患者尿管的通暢,避免出現(xiàn)泌尿系統(tǒng)感染。(2)飲食護理,在術后為患者建立良好的飲食結構,主要以清淡飲食,提高蛋白質與果蔬的攝入量,選擇易消化、易吸收的事物,比如章魚、瘦肉等,在患者術前術后禁止攝入煙酒,避免辛辣飲食,在患者術后2周攝入大骨頭湯與西紅柿,術后3周給予強骨補腎的飲食方案。(3)康復護理:在患者手術后需要盡早進行康復訓練,提高肌肉的康復效果,如果患者對手術信心不足或者對于疼痛特別敏感容易拒絕康復訓練,幫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礙,提高康復信心,在術后24小時內對患者進行伸屈訓練,術后48小時后進行膝關節(jié)與踝關節(jié)運動,在康復訓練中避免急功近利,避免出現(xiàn)2次損傷。(4)并發(fā)癥護理:在術后患者容易出現(xiàn)并發(fā)癥狀,因此需要對其進行預防,首先針對患者皮膚壞死預防進行鼓勵,在手術過程中涉及到了皮瓣翻轉,出現(xiàn)了軟組織水腫導致皮膚張力增加,造成創(chuàng)口出血量增加,另外由于皮瓣的血流供應較差,容易出現(xiàn)皮膚壞死現(xiàn)象,因此護理人員需要采用活血劑與脫水機等藥物進行治療,緩解患者的皮膚張力,對張口進行拆線處理。⑤骨筋膜室綜合征,在患者跟骨骨折后,相對其他骨折手術而言出血量較大,因此對骨筋膜室的壓力增加,導致患者四周軟組織出現(xiàn)滲出水腫,提高了血管壓迫,最終使得組織壞死,因此在手術前護理人員就需要對其病肢情況進行分析。傷口感染護理,跟骨骨折手術后其跟骨四周軟組織血供能力降低,因此容易出現(xiàn)傷口感染,為了降低感染發(fā)生情況,在手術前需要進行備皮工作,防止患者感染,保持病房的干凈、舒適等。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性護干預。
3 觀察指標:(1)AOFAS各項指標評分;(2)護理滿意率;(3)創(chuàng)面愈合情況;(4)生活質量。
5 結果
5.1 2組AOFAS各項指標評分對比:對比2組患者AOFAS各項指標評分,并將此作為護理質量的對比依據(jù),統(tǒng)計結果數(shù)據(jù)得知,觀察組患者疼痛評分為(43.15±2.97)分、X線評分為(9.62±1.24)分、活動評分為(49.27±2.55)分、總體評分為(96.45±5.67)分;對照組患者疼痛評分為(31.58±3.18)分、X線評分為(6.23±1.30)分、活動評分為(83.92±4.87)分;觀察組患者疼痛評分、X線評分、活動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2組患者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5.2 2組護理滿意率對比:對比2組患者護理滿意率,并以此評判2組患者護理效果,觀察組患者評判標準為優(yōu)秀患者20例,評判標準為良好患者15例,評判標準為尚可患者12例,評判標準為較差患者3例,總滿意率為94.0%;對照組患者評判標準為優(yōu)秀患者15例,評判標準為良好患者10例,評判標準為尚可患者14例,評判標準為較差患者11例,總滿意率為78.0%,統(tǒng)計得知,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遠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
5.3 2組創(chuàng)面愈合情況對比:對比2組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情況,并以此作為遠期護理效果的評判依據(jù),觀察組患者平均愈合時間為(9.5±1.0)天,創(chuàng)面愈合例數(shù)為45例,愈合率為90.0%;對照組患者平均愈合時間為(16.2±2.3)天,創(chuàng)面愈合例數(shù)為31例,愈合率62.0%,統(tǒng)計得知,觀察組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情況遠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2組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5.4 2組生活質量對比:對比2組患者生活質量,并以此評判2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觀察組患者干預前自理能力評分為(6.40±0.11)分、活動能力評分為(6.23±0.42)分、社交能力評分(7.13±0.43)分、心理情緒評分為(7.21±0.53)分、總體指標評分為(6.46±0.27)分;對照組患者干預前自理能力評分為(6.24±0.11)分、活動能力評分為(6.12±0.52)分、社交能力評分(7.15±0.42)分、心理情緒評分為(7.25±0.51)分、總體指標評分為(6.44±0.51)分;觀察組患者干預后自理能力評分為(8.32±0.21)分、活動能力評分為(8.11±0.22)分、社交能力評分(9.11±0.11)分、心理情緒評分為(9.01±0.21)分、總體指標評分為(9.86±0.03)分;對照組患者干預后自理能力評分為(7.54±0.11)分、活動能力評分為(7.41±0.12)分、社交能力評分(8.02±0.01)分、心理情緒評分為(8.13±0.01)分、總體指標評分為(7.51±0.13)分,統(tǒng)計得知,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遠高于對照組患者,2組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在跟骨骨折患者手術后給予綜合性的護理干預,其干預效果較好,在手術后護理人員需要幫助患者抬高病肢,并且還需要關注保暖程度,在手術治療當天,術后1天內讓患者盡可能增加腳趾的活動量[3]。在術后2天提醒患者提高膝蓋與腳踝部位的關節(jié)活動量,在術后3周幫助患者下地活動,保持病肢零負擔,采取物理康復訓練,保持血液通暢,提高關節(jié)的靈活性,提高肌肉鍛煉,在患者后期康復當中,避免由于不合理包扎對患者活動造成阻礙。在跟骨骨折后由于其筋膜結構導致出血,進而出現(xiàn)了嚴重的腫脹,對患者軟組織的壓迫進一步提高,再加上患者的血流供應較差,容易導致患者皮膚壞死與感染,根據(jù)臨床調查分析,患者跟骨骨折手術的并發(fā)癥在10%-50%之間[4],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對各項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護,保證患者的病肢處于合理的體位,保證包扎帶松緊適度,避免包扎過緊而對動脈造成壓迫,導致患者靜脈回流保持正常,預防水腫的發(fā)生。在患者術后由于足趾末梢活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因此其顏色與感知度與供血情況都發(fā)生了改變,在術后能幫助患者緩解疼痛感,降低血管痙攣,需要給予患者一定量的鎮(zhèn)靜劑藥物,合理控制患者的鍛煉時間與運動強度,保證每次活動的最大范圍,最后實現(xiàn)術后運動目標[5]。
對比2組患者AOFAS各項指標評分,并將此作為護理質量的對比依據(jù),統(tǒng)計結果數(shù)據(jù)得知,觀察組患者疼痛評分、X線評分、活動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2組患者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對比2組患者護理滿意率,并以此評判2組患者護理效果,統(tǒng)計得知,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遠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對比2組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情況,并以此作為遠期護理效果的評判依據(jù),統(tǒng)計得知,觀察組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情況遠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2組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對比2組患者生活質量,并以此評判2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統(tǒng)計得知,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遠高于對照組患者,2組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綜上所述,此次研究分析,在跟骨外側壁骨皮瓣骨入路術術后護理中采用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護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