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筆者擔任一年級(1)班的語文老師。為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筆者在班里建立了“閱覽圖書角”,并在第一時間建立了班級微信群,開展了有趣的讀書活動。筆者還要求學生每天晚上堅持讀書1小時,請家長監(jiān)督并陪讀。讀書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每天下午放學后,筆者準時布置閱讀任務。晚上,學生在家里朗讀并用鉛筆對好詞好句作出標記;家長上傳讀書視頻或圖片至班級微信群,最后點評或反饋。晚上8點左右,筆者利用微信群查看學生完成讀書的情況,不定時地對每個學生作出簡短的激勵性評價,并在讀書方法上給予學生及其家長指導。筆者多次在微信群里強調“不積小流,無以成江?!钡牡览恚嬲]家長:“要做孩子讀書的表率。陪伴孩子是家長一生的責任。在孩子讀書時,家長堅決不能看電視或玩手機。”
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惑,如不認識字、讀不懂句子的意思、不理解整篇故事等。這些都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學生剛剛入學,知識水平有限。為防止學生喪失讀書的興趣,筆者充分利用班級微信群與家長交流,耐心告誡家長:不要代替孩子讀書,采取“大人讀一句、孩子跟著讀一句”的方法達不到讀書的效果。同時,讓家長引導孩子掌握讀書的好方法,給予孩子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讓孩子逐漸喜歡上閱讀。當孩子遇到生字時,家長應該讓孩子多讀一遍拼音,并且聯(lián)系上下文琢磨生字的意思。
可是,也有些家長熱衷于搞“題海戰(zhàn)術”,并不重視孩子的閱讀情況,只讓孩子一味地做題。針對這種現(xiàn)象,筆者在微信群里發(fā)布了一些先進的讀書方法,慢慢地獲得了家長們的支持。家長上傳的視頻和圖片增多了,引起的反饋評價也不少。這充分證明,讀書對孩子成長有好處。于是,全班學生的家長主動參加讀書活動。在教師和家長們的共同努力下,班上的“閱覽圖書角”的圖書種類越來越豐富。這些圖書都是學生自愿捐贈的。在圖書角,他們互相借閱,共同閱讀,互相講解故事的內容。
辛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