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從前的日記本,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曾是一個重度拖延癥患者。說起來慚愧,在整個青春期與惰性的殘酷斗爭里,我那薄弱的意志力常常敗下陣來。
月考臨近,本該做題,可電視劇主題曲一響起,我的心思就飄到了遠方,在糾結(jié)中看完了電視,日記本里便有了“堅決改正”的字樣;有段時間喜歡上網(wǎng),一打游戲便忘記了時間,把正經(jīng)事拋到了腦后,于是日記本里又多了許多句“克制”“靜心”。
為了擺脫拖延癥,我嘗試了許多方法,到現(xiàn)在終于小有心得。嚴于律己的那一套不適合經(jīng)不起誘惑的我,那么就用適合懶人的辦法。
比如,我討厭早起,每天總是要賴床好一陣才能清醒。于是我就和自己玩了個游戲,試著記錄自己的夢境。因為那些神奇詭譎的夢境情節(jié)稍一耽誤就容易忘記,必須馬上記錄下來,所以連帶著起床也變得容易了許多。就這樣過了一個月,竟積攢了不少不錯的素材。
再比如前段時間,我在學(xué)日語。為了讓背單詞不再枯燥,每背100個單詞,我便獎勵自己一個《海賊王》的周邊產(chǎn)品。我了解自己是個需要獎品才會乖乖做事的懶人,便創(chuàng)造條件讓自己自制,讓誘惑變成一種動力。既然欲望清單上還有那么多想要領(lǐng)回家的寶貝,那就得拼命地完成任務(wù)才行。
改變拖延癥,最重要的是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這個世界固然有許多擁有鋼鐵般強大意志的人,可如果你不是,也千萬別急著否定自己。自制自律并非都要像苦行僧一樣苛刻自己,讓自己保持一種從容的心態(tài),以愉快的方式接近目標。
拖延癥并非這個時代獨有,連著名的畫家達·芬奇和大文豪雨果都曾陷入這個泥沼之中。所以輕松些吧,在下一次拖延癥來臨時,和自己做個游戲,給自己一些獎勵,用娛樂的方法進行,說不定效果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