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到:要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孩子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歌曲和童謠以其優(yōu)美的語調(diào)和生動的歌詞內(nèi)容深深的吸引著小學生們。因此,在教學中適當?shù)膽酶枨屯{有助于引起孩子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使教學更加豐富多彩。
【關(guān)鍵詞】歌曲;童謠;小學英語;課堂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8.101
一、歌曲和童謠的特點
歌曲和童謠是英語教學中常用的一種形式。它是一種符合兒童年齡特點的,有韻腳、有意境、有節(jié)奏、充滿情趣、朗朗上口的一種說唱形式。而且,英語歌曲和童謠的內(nèi)容,一般都是選用的一些講述植物、自然現(xiàn)象、日常用語、節(jié)日、身體各個部分等,這些都是與孩子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能較好的引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在英語課堂中應用歌曲和童謠不僅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更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對他們有一定的吸引力,有助于課堂的更好開展。所以童謠對兒童語言發(fā)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二、歌曲和童謠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1.使課堂更加富有樂趣,生動活潑。其次,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語音、語調(diào),久而久之,形成語感。另外,唱歌時要求吐字清楚,這對培養(yǎng)小學生正確發(fā)音有很大的幫助。再次,可促進聽和說能力。錄音的反復播放,教師的示范,不斷地給學生聽覺的輸入,對聽力有極大的提高。
2.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队⒄Z課程標準》指出:要改變英語教學實施過程過于強調(diào)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所以,要讓學生在課堂中“動”起來,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來。小學歌曲和童謠專門針對小學生而設計,歡快活潑,非常符合他們的心理特征。在英語唱與跳中,能夠使孩子們形成初步的學習英語語感,打好語音語調(diào)的基礎(chǔ),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chǔ),并且, TPR活動更是能夠把學生帶入一種很活躍的氣氛當中。
因此,教師在教課時要大膽創(chuàng)新,善編歌謠,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加強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3.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增加課堂的實效性、趣味性。歌曲和童謠除了能幫助孩子們學習英語語音和節(jié)奏,也可以鞏固語法與詞匯,更重要的是能夠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我在實習中,也目睹了指導老師在他的教學中應用歌曲和童謠,收到很好的效果,學生都非常喜歡。如在教授my friends 一課的B部分時,上課前先用錄音機播放,讓孩子們對歌曲有所感知,上課時,全班齊唱。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激發(fā)了孩子們學習的熱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歌曲把孩子們的積極性給調(diào)動起來的話,整節(jié)課的效果應該都是很可觀的。
三、歌曲和童謠在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以舊換新編歌謠。教師可將學過的歌謠填入新單詞進行改編。兒童的記憶力是不容忽視的,學過的歌謠只要稍加暗示,就能很快的記起來。一樣的曲調(diào),不一樣的歌詞,孩子們會愛上這種自主創(chuàng)作的。例如,當我們學習了一些教室里的事物的單詞后:desk,ruler,chair,light等,我們可以創(chuàng)編歌謠并不斷的變換,如下:--Where is my ruler?—It’s on the desk.再用其他的新單詞依次類推,并加入適當?shù)氖謩?,通過這樣,孩子們不僅學得快,也有效的提高了學習興趣。
2.TPR活動輔助唱歌謠。學生唱歌謠的同時加入適當?shù)膭幼?,如TPR,拍手等。孩子們都是好動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也短,課堂40分鐘,我們必須想方設法讓他們?nèi)谌肫渲?。一般都是進行活動的時候,孩子們才能更好的集中注意力,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中來。甚至是比較內(nèi)向的孩子,也會參與。在這種唱唱跳跳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學習也就變得簡單了。
3.多種活動熟悉歌謠。聽歌謠,填單詞、找錯詞、給歌詞排序等方法是孩子們比較喜歡的一種活動,教師在這些活動中還可以使用小紅花、小五星等評價手段刺激學生的競爭意識,老師及時的評價表揚,寓學于樂的教學方法,會給孩子極大的鼓勵去學習英語,享受歌謠給他們帶來的樂趣。
4.課上課下鞏固歌謠。教師要鼓勵孩子不僅在課堂上唱歌謠,也應回到家后,在家人朋友面前演唱歌謠,這種方式不但能激發(fā)孩子們的積極性,也能與家庭教育相結(jié)合,真正體現(xiàn)英語課程“生活化”的延伸特點。
四、使用歌曲和童謠應注意的問題
1.教師所選用的歌曲和童謠要生動有趣,簡單短小,旋律動聽,易于上口,并且能突出重點,有利于教學的開展。
2.所選用的歌曲和童謠要符合孩子們的身心特點,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適當?shù)募尤胍恍┲w動作,師生同演,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歌曲和童謠只是教學的一種手段,最終還是要讓學生達到學習語言的目的。因此,教師選用的歌曲和童謠要簡單易懂,并要適時的引導孩子們自主學習。
4.教學形式多樣化,歌曲和童謠的教學不要太死板,應該采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吸引孩子們注意力,使他們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同時還要注意課堂秩序的維護,不要對課堂失去控制。
五、結(jié)語
總之,要讓歌曲和童謠在英語課堂中充分發(fā)揮其作用,在教學中,教師要結(jié)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巧妙的運用英語歌曲和童謠,并充分利用歌曲和童謠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將課堂上的40分鐘生動化、生活化、高效化。英語課程的學習是讓學生通過英語的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又讓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jīng)歷,開發(fā)思維能力,發(fā)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成為全面提高的人才,為今后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劉忠賢.探析游戲式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策略[J].才智,2019(1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