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析重度燒傷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干預對心理焦慮、抑郁狀態(tài)的影響。方法:對2016年5月~2018年4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4例重度燒傷患者進行研究,依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每組患者各42例。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干預,統(tǒng)計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焦慮、抑郁狀態(tài)。結果:試驗組干預后心理焦慮、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重度燒傷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干預的效果更加確切,能夠有效減輕患者心理焦慮、抑郁程度,臨床應用價值非常高。
關鍵詞:重度燒傷;心理護理干預;焦慮;抑郁
對于患者而言,燒傷是一種突發(fā)性軀體創(chuàng)傷,也是一種強烈的精神創(chuàng)傷與心理沖擊[1]。在出現(xiàn)燒傷之后,患者均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負性情緒,如焦慮、抑郁等。針對重度燒傷患者來說,負性情緒更加明顯,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治療效果與生活質量。為此,在重度燒傷患者治療中,一定要加強心理護理干預的實施,以此改善患者負性情緒。本文現(xiàn)對2016年5月~2018年4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4例重度燒傷患者進行分析,研究心理護理干預的實施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2016年5月~2018年4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4例重度燒傷患者進行研究,依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每組患者各42例。對照組中,女患者20例,男患者22例;年齡范圍20~74歲,平均為(40.1±3.6)歲。試驗組中,女患者19例,男患者23例;年齡范圍21~73歲,平均為(40.5±3.7)歲。統(tǒng)計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符合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曉研究目的,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guī)護理,即嚴格按照醫(yī)囑執(zhí)行護理工作。在此基礎上,試驗組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干預,內容如下:(1)急性應激期護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醫(yī)護人員一定要保持冷靜、沉著的態(tài)度,并且有序的開展工作,以此提高患者安全感,改善患者負性情緒;保持良好的護患溝通,通俗的講解有關燒傷的知識,如臨床特點、治療過程、轉歸等,增加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從而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2)治療期護理。在心理醫(yī)師指導下進行全身肌肉放松訓練、呼吸訓練,并給予心理疏導;同時,增加患者之間的溝通,互相鼓勵,提高患者應對能力及適應能力,以此堅定治療信心,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3)康復期護理。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心理疏導與暗示,激發(fā)患者對生命的熱愛,調動患者對家庭與社會的責任感,從而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同時,鼓勵患者家屬多陪伴與關愛患者,耐心傾聽患者訴求,給予情感支持,讓患者充分感受到家庭溫暖,以此加快患者康復。
1.3 觀察指標
統(tǒng)計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心理焦慮、抑郁狀態(tài)。采用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評估患者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分值為0~100分,臨界值為50分,即輕度焦慮、抑郁為50~60分,中度焦慮、抑郁為61~70分,重度焦慮、抑郁為>70分,評分越高,心理狀態(tài)越差[2]。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用SPSS 20.0軟件包分析數(shù)據(jù),用百分率、( )形式表示計數(shù)資料、計量資料,分別給予卡方、t值檢驗,P<0.05提示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干預前心理焦慮、抑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干預后心理焦慮、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燒傷是一種非常強烈的應激性刺激原,相較于其他應激性刺激而言,燒傷情況十分復雜,而此種疾病的應激原并不僅僅包括燒傷,還包括住院期間的痛苦體驗,如功能障礙、肢體殘缺、毀容等嚴重后遺癥,除此之外,在患者痊愈出院后,也會面臨社會中的各種問題。因此可以說,重度燒傷是一種持續(xù)性、創(chuàng)傷性刺激,致使患者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在此形勢下,如果未對患者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就會導致患者機體抵抗力下降,延遲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并發(fā)感染等并發(fā)癥,甚至造成患者死亡。所以,在重度燒傷患者治療中,一定要加強心理護理干預的實施,以此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改善預后。
在心理護理干預中,一定要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恰當?shù)母深A措施。首先應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耐心傾聽患者主訴,了解患者需求,從而給予針對性干預,并細致解答患者疑問;同時在普及疾病知識的同時,還要充分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以此消除患者負性情緒,進一步提高患者治療積極性;此外,鼓勵患者家屬多陪伴患者,讓患者感受到家庭溫暖,從而在心理層面減輕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緩解疼痛,提高患者配合積極性,最終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本文研究結果提示,試驗組干預后心理焦慮、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以看出,通過心理護理干預的實施,能夠顯著降低患者心理焦慮、抑郁評分,提高患者配合積極性,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與相關文獻報道[3]基本相符。
綜上所述,重度燒傷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干預的效果更加確切,能夠有效減輕患者心理焦慮、抑郁程度,臨床應用價值非常高。
參考文獻:
[1] 屈艷艷,周琴,石雪芹,等.早期干預對重度燒傷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7,26(02):121-123.
[2] 吐爾遜·娜依·買買艾力,劉利華.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對重度燒傷患者的心理焦慮和抑郁狀況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58):236.
[3] 王秀春.成人重度燒傷后焦慮和抑郁狀態(tài)分析及心理護理干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09):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