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戶外活動超脫課堂的封閉限制,引領幼兒走迸更加寬闊的自然空間中,使得幼兒放飛自我,身體得到極限延展,但戶外活動中往往安全意識薄弱,幼兒的身體容易出現(xiàn)創(chuàng)傷,且戶外的管理更加不易,幼兒生性好動,到了戶外想要集中化的布置任務就較為困難了。幼兒的戶外活動中,應構建精細化的管理目標,強調幼兒身心的同步健康發(fā)展,明確相應的制度,并規(guī)范有關的活動流程,保障幼兒在身心舒暢的情況下,拓展視野強化思維發(fā)散。
關鍵詞:幼兒園 戶外 體育活動 精細化管理
提到戶外的體育活動,首先聯(lián)想到的是對幼兒的身體素質培育,實際上體育的互動不僅能夠強化幼兒的身體素質,也使得幼兒逐漸養(yǎng)成合作能力、獨立能力等,在戶外的互動中順藤摸瓜提高智力,獲得體育的精神熏陶,幼兒園在制定戶外的體育互動計劃時,應緊密的結合不同學齡段幼兒的身體素質進行思考,使得不同的幼兒都能夠融合到體育互動中來,積極的展開互助活動,營造出輕松自由的體育空間,打破傳統(tǒng)管理的粗放模式,通過精細的資源整合,合理的圈畫用地,使得戶外的運動更具多元性。
一、合理制定戶外體育活動作息制度,保證活動時間總量
戶外的運動與休息的時間應合理的安排.加上幼兒園的日常文化交流,戶外的占用時間應有一定的規(guī)劃,詢證科學的態(tài)度,使得幼兒運動1個小時左右能夠暫停休息,以免當時樂此不疲的展開運動,運動后出現(xiàn)疲累,影響戶外的運動效果。通常在上午、下午分別展開1小時左右的運動,幼兒在中午時間能夠充分的休息,學習文化課時也不會感到枯燥,要緊密的結合幼兒的身體狀況進行戶外教學,有的幼兒身體較差,難以進行較為活絡的運動,應制定出契合不同幼兒的運動方針,每一名幼兒都應參與運動,即使是有先天疾病的幼兒,在戶外的運動中也可以通過簡單的肢體互動鍛煉身體,而不是呆呆的站在一邊。
二、明確規(guī)定戶外體育活動場地安排,避免活動地點沖突
在同一時間內,全園各班是否均參與戶外運動,取決與戶外場地的大小。戶外場地大的園所可同時容納全體幼兒戶外體鍛,而場地小的園所則必須做錯時安排。但不管是哪一種情況,管理者都必須對戶外體育活動場地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首先,是明確班級的體鍛場地,管理者必須統(tǒng)籌安排,明確指定。如制定《班級戶外體鍛活動場地安排表》,使每個班級的體鍛場地規(guī)定下來,不隨意調整或更改,這樣既避免活動地點沖突,又便于教師明確活動內容,提早做好準備。其次,是標明運動的場地范圍,在確定場地的基礎上明確活動范圍,在避免班級活動沖突的同時,更使活動有了必要的安全保障。
三、規(guī)范使用戶外體育活動器材,確?;顒佑行蜷_展
戶外體育活動離不開各種體育器材的使用。然而,眾多體育器材在使用和管理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使用不當、管理不規(guī)范引起的一系列問題。因此,規(guī)范使用戶外體育活動器材,科學制定相應的體育器材管理制度十分必要。一是規(guī)范體鍛活動器材存放位置并標識。幼兒園要創(chuàng)造條件成立一個專門的幼兒體育器材庫,半開放式的存放幼兒體鍛用具。各種器材必須分門別類、專筐擺放,并用明顯的標志標識,標識上要注明名稱、數(shù)量、適合年齡以及各種玩法,存放時能考慮到幼兒取放高度和安全。二是規(guī)范體鍛器材投放要求。器材投放應符合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整體計劃和各年齡段的發(fā)展要求,并確定輔助人員獨立或組合成情境提前擺放在指定地點,供幼兒自主游戲。如小班近期練習手膝著地快速爬行,我們可在場地上投放軟墊,同時提供不同層次的輔助材料,創(chuàng)設情境,為各個小班幼兒的練習提供較持久的場地,這樣的場景基本保持一周不變,經(jīng)過一段時間觀察練習后再提高難度或變換運動主題。三是規(guī)范體鍛器材管理與修理。幼兒體鍛器材經(jīng)常使用往往會出現(xiàn)破損或遺失以及擺放錯亂的現(xiàn)象,長期如此,會影響教師的執(zhí)行效果。為此,管理者可制定《體育器材操作使用規(guī)范》督促教師做好使用后的整理,同時組織人員定期整理,并可通過設立“破損回收箱”的方式對破損器材進行保養(yǎng)與維修,確保下一次活動的正常開展。
四、細化體育活動目標,科學制定戶外體育活動計劃
幼兒園的課程明確提出了課程總目標和階段目標,但這些目標一般是從理論層面而言、較為抽象寬泛,課程目標明確了教學活動的方向,而教學目標就是要將課程目標具體化、精細化。在細化的過程中,要注意把握教學目標的階段性和層次性。將總目標,先細化年段學期教學目標、主題目標,最后細化為教學目標。有了目標的引領,再確定戶外體育活動計劃,才能真正做到精細化,益于操作。
五、關注個體差異,做孩子的引導者和游戲伙伴
教師盡力站在孩子的立場上,透過孩子的行動去把握孩子內心的想法,理解孩子獨特的感受方式、同時在整個游戲活動中,教師扮演的角色不僅是引導者而且是富有童心的游戲伙伴。對于膽小、不愛動的孩子,或動作笨拙的孩子,應該鼓勵或帶動他們一起活動,對于需要幫助的孩子,可以進行適當?shù)闹笇А@纾汉⒆釉诳缣顒又?,我們把小河的寬度設計得有寬、有窄,能力強的孩子可以在寬的地方一躍而過,能力差的可以在窄的地方跨過而不會躊躇不前,讓每個孩子都能通過小河,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同時,自己也加入了游戲隊伍,玩得不亦樂乎。又如,進行“投籃”的活動中,教師有意識在地上安排不同高度、不同距離的小筐,便于孩子根據(jù)自己的實際能力進行投擲。通過觀察,教師在了解每個孩子實際水平的基礎上,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讓水平高低的孩子各有選擇,照顧到不同水平的孩子,達到活動的最佳效果。
六、結束語
總之,教師做個有心人,使孩子從狹小的空間走出來,充分發(fā)揮戶外體育活動相對自由、自主、輕松愉快等優(yōu)勢,孩子就能在積極主動的活動中,得到全面發(fā)展。這樣滿足了孩子的興趣需要,也體現(xiàn)了教師尊重和培養(yǎng)孩子的個性。
參考文獻
[1]顏優(yōu)芳.淺談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精細化管理[J]中國校外教育,2014(16):146-146.
[2]田明霞.精細化管理在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中的作用[J]青蘋果,2017 (7).
[3]馬超.教師觀察在幼兒戶外體育活動中的作用以我園體驗互動式教研活動為例[J]當代學前教育,2015 (2).
[4]方媛媛.淺談新環(huán)境下幼兒園班級管理中的精細化管理模式[J]教育文摘版,2013.12(2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