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增強幼兒談話活動的有效性,教師應從幼兒獨特的心理特點出發(fā),注意談話的方式,從語言上引導,從興趣點入手,拓展幼兒的視野,培養(yǎng)幼兒傾聽的習慣。
關鍵詞:增強 幼兒談話活動 有效性
談話活動是幼兒園教師提供給學前兒童充足的傾聽與交談的機會,并以此為契機切實提升其語言技能以及良好交談能力等綜合語言素質的一種教學活動,那么,增強幼兒談話活動的有效性是我們每一個幼兒教師應該認真研究的問題。筆者結合自身的幼兒談話教學實踐,就此問題作一初步的總結與分析,供同行研究。
一、幼兒談話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意自身同幼兒交談的方式
(1)從幼兒獨特的心理特點出發(fā),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語言上的引導
幼兒的實際年齡較小,在學習活動中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是一件非常普遍而自然的事。此時,教師對于幼兒不能一味的進行批評、指責或者說教式教育,而應當從幼兒獨特的心理特點出發(fā),有意識的對他們進行語言上的引導與教育滲透。例如,在繪畫教學中,幼兒很有可能因為種種原因將教師所提供的紙張弄皺、弄濕,甚至是撕壞。這時,教師率先想到的應該是“幼兒現(xiàn)在心里肯定很擔心,害怕會被責罵”,考慮到這一點之后,教師應有效控制自身的情緒,以一種心平氣和的態(tài)度及方式對他們進行關切的詢問“畫畫的紙破了,有沒有割傷到小朋友呢?幸虧沒有被割到。別看一張紙很薄很薄,但有時候也很鋒利呢,能將我們的身體割破。小朋友們在接觸紙張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而謹慎,盡量不要直接接觸紙張的側面,這樣便能有效防止被割傷了……”這么一番話,既充分契合了幼兒當時的心境,使得他們原本緊張的情緒變得平靜;以此同時,還使他們科普了一些生活常識,真正將語言談話活動的優(yōu)勢與作用發(fā)揮到了極致,有利于預期中良好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與獲得。
(2)從幼兒的興趣點人手,有意識的擴寬他們的視野范圍
幼兒雖然實際年齡較小,但卻對自身周圍的事物有著強烈而濃厚的探究興趣及求知欲望,這正是他們勤于思考的具體表現(xiàn);但由于受制于社會實際經驗,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在成年人看來極其“幼稚而好笑”、甚至是“荒誕而離奇”。因此,一部分幼兒教育工作者會從成年人的思維思考方式出發(fā),對幼兒所提出的問題以最簡單、粗暴的方式進行否決,更談不上給予幼兒積極且正面的回應了。
針對這種不良現(xiàn)象,《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在語言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教師在同幼兒進行對話、談話的活動過程中,必須格外注重從幼兒的興趣點人手,多與他們一起談論他們所感興趣的話題;這一過程中教師還必須充分尊重和接納幼兒的說話方式,無論幼兒的表達水平如何,都應認真地傾聽并給予積極的回應,以此最大限度上滿足幼兒的求知欲望,調動他們的談話與交流的興趣?!?/p>
這就要求我們幼兒教育工作者不但要依據(jù)幼兒所感興趣的話題確定談話活動的內容、形式以及具體場所,更要對幼兒在談話過程中的種種“奇怪發(fā)問”給予充分的肯定與鼓勵,并以最極致的細心與耐心對其進行積極的回應與熱情的解答。相信,這樣才能既有效激發(fā)與維持幼兒對談話活動的參與興趣及積極性,最大限度上滿足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及求知欲;又能促使幼兒在談話活動中真正擴寬自身的視野范圍、豐富自己的學識與見識,從而真正實現(xiàn)談話活動所要達到的“發(fā)展幼兒語言技能、豐富其視野”的最終目的。
二、幼兒談話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側重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引導幼兒耐心傾聽別人的講話,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是語言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有利于切實促進幼兒語言理解能力的發(fā)展與進步。”由此引申開來,在幼兒談話教學活動中教師同樣應當側重于幼兒良好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與訓練。
(1)選擇幼兒感興趣的聆聽素材是培養(yǎng)其良好傾聽習慣的首要基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苯處熞胝嬲龓椭鷮W生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靈活選擇他們所感興趣的聆聽素材是前提。例如,故事是幼兒喜聞樂見的一種活動形式,學生對此也持有較強的興趣與聆聽積極性。因此,教師可以從幼兒的這一主觀特點出發(fā),在談話活動中有意識、有針對性的為學生朗誦既符合他們實際年齡特點便于他們理解,又能充分契合其興趣需求的故事材料,以此促使幼兒在濃厚聆聽興趣及探究欲望的引導下快速融入到故事材料所營造的聆聽氛圍與環(huán)境之中,從而為他們學會傾聽、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奠定首要的情感基礎。
(2)結合情境使用豐富的語言,是幼兒養(yǎng)成良好傾聽習慣的必要途徑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教師在談話活動中同幼兒交流與溝通時,應當注意結合情境使用豐富的語言,以便于幼兒理解;除此之外,還應當注意語氣、語調的靈活使用,讓幼兒切實感受到語氣、語調的必要性及重要作用。”
《指南》的這一指示為我們教育工作者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進一步明確了道路與方向。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實踐活動中要靈活運用豐富的語言、夸張的動作表情以及語調充分激活與調動幼兒的感官思維,這樣才能在確保幼兒有充足注意力以及學習思維的同時,最大限度上保證他們良好傾聽習慣的養(yǎng)成。特別需要指出的一點,談話活動的時間不以持續(xù)的過長過久,以免幼兒容易對其產生聽覺的疲勞。如此狀態(tài)之下,再想培養(yǎng)其形成良好的傾聽習慣也相當于天方夜譚了。
以上僅為我個人關于幼兒談話活動的粗淺認識與看法,希望大家能不吝賜教,予以批評與指正,以此切實促進我幼兒專業(yè)教育的更好進步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
[2]《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