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玲
拉開抽屜,那泛黃而浸著歲月痕跡的信封又靈動起來,它就像一個教育家,與我整整進行了二十年的對話。
那是1998年10月的一天,傳達室的大爺把這封信送到我手上時,正是下課時候。我和同學們一起站在窗外曬著太陽,討論著一些和同學們未來有關的話題。接過信后,看到寄信地址,我心里畫了個大大的問號。我在伊春沒有親屬和朋友,誰給我寄來的信呢?上面明明寫著我的名字,不會錯。滿臉疑惑地拆開信封,用食指和中指夾出信紙。信紙被疊成心的形狀,疊的很精致,能看出寄信人的良苦用心和對收信者的尊重。信紙是那種精裝日記本的筆記紙,上面有隱約的蘭花圖案。展開信紙,一行行清秀的鋼筆字令我心里一顫,怎么像李丹丹的字?我迫不及待地去看落款,“你不爭氣的學生,李丹丹”。果然是她。回頭速閱。
“想念的老師
您好!”
呵……想我?想我還不來上學,想我這么長時間才給我寫信?呵,還算沒有白教你一回。
“當您收到這封信時,我正在伊春市的一個小酒店里忙著。洗碗是我的工作,這活兒不累,我還可以,老師不必為我擔心?!?/p>
讀到這里,我的心就像被針扎了一下那樣疼,我仿佛看到那小小的身影在水池前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一塊塊盤子像堆積木一樣越堆越高。心中升起無限的憐憫,但也有些生氣。我對她的氣是從她輟學那天開始的。第一次月考后,李丹丹就沒來上學。問遍同學們,誰也不知道她輟學的原因。我騎著自行車上崗下坡地走了十幾里路去家訪,得到她母親的回復是:不知咋回事就不想念書,非要去打工。那個年代的農(nóng)村,通訊設備及其落后,農(nóng)村固定電話都很少,想聯(lián)系上李丹丹談何容易。所以說是生氣,其實是擔心、失落和舍不得。這些感覺聚集在心里揮之不去。突然接到她的信,一個迷就要被揭曉。那種激動的心情被那雙顫抖的手暴露得淋漓盡致。定了定神,繼續(xù)著和她的對話——
“老師,您一定想知道我不念書的原因吧?”
是啊,這是我最想知道的。其實我很喜歡李丹丹同學的,像喜歡班里的每個同學那樣喜歡她。胖乎乎的一張小臉上嵌著一雙會說話的眼睛,笑起來像彎彎的新月。人緣也好。雖說學習成績一般,但很努力!到現(xiàn)在還覺得她就在身邊。
“老師,您是個好老師,是我上學以來遇到的最好的老師。我也特別喜歡您!很想叫您一聲媽媽!”
能聽到自己的學生親口說這樣的話,一股暖流用遍全身,一種自豪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說句實話,我是個工作狂,家里的事大多都是愛人打理,我兒子就曾埋怨說:“我真不知道我是不是你親生的?”丹丹的話讓我倍感欣慰??墒羌热贿@樣喜歡我,為什么非要去打工?我繼續(xù)尋找謎底。
“可是老師您知道嗎?在您的眼里只有兩種學生,就是學習好的和學習不好的!我們這些中等生你從來看不到!”
怎么會這樣,我對每個學生都是一碗水端得平平的,從不偏向誰。這孩子,不念書也得找個恰當?shù)慕杩诎。课野讶可硇亩纪斗旁谀銈兩砩?,在你生病的時候是誰把你送到醫(yī)院的?你怎么會忘呢?我真的是傷透了心。當時心里就像被打碎了五味瓶,所有的委屈一起涌向眼眶。丹丹在我心里的印象模糊了。
我仰起頭,看著天空,十月的天空瓦藍瓦藍的,一只大燕子正在教幾只小燕子學飛翔。其中一只小燕子總是飛不高,大燕子就在電線上煽著翅膀向它嗚叫。我忽然覺得丹丹就像那只小燕子。到底是我哪里做的不好讓她誤解了?我低下頭,又一字一句地讀下去。
“老師,我說這話您別生氣。也許您認為我們都是聽話的孩子而忽視了我們。老師,您知道嗎?我們也是孩子,也需要你的關愛和鼓勵!特別是每次考試后,您首先找那些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談話,肯定他們的成績,指出他們的不足,還給制定目標。然后再找那些學習不好的,給予鼓勵,幫著加油。每每看到您和他們談話后他們回來時的那種被寵的神情,我心里酸酸的,說不清是嫉妒還是羨慕,,所以我就盼著,盼著,盼老師您什么時候也能找我談一次話,給我一點鼓勵,讓我感受一下被寵的滋味。可是從初一到初二,從初二到初三,我都沒有等到。于是我默默地努力,希望考個好成績引起你的注意。這次月考我真的進步了。我想這次老師您可以找我談話了,想著您肯定我成績的神情,鼓勵我的語氣,給我加油的眼神,特別是拉著我的那雙溫暖的手,心里有些小興奮,可是到頭來您只是說咱們班這次成績都不錯,有些同學進步很快,我知道‘有些同學中包括我,可那不是我想要的!我是想讓老師您拉著我的手親口對我說:‘丹丹,你進步真快,加油!老師您沒有,我心里很失落?!?/p>
“以我現(xiàn)在的成績再努力也考不上重點高中,所以不如早點去掙點錢,減輕父母的負擔.希望老師您不要怪我?!?/p>
我一口氣讀完這段話,仿佛心臟都停止了跳動。我慢慢蹲下去,摸著自己短短的影子,輕蔑地說:“你曾那么的傲氣,因為每年的‘模范教師‘模范班主任等榮譽花無旁落。更有‘追星者雙手把一家人的希望捧著送給你,一句‘這孩子就交給你了之后,面帶著滿足的笑容轉(zhuǎn)身離開,仿佛把孩子送給你就成功了。他們的希望就開花結(jié)果。你曾一度為自己的成績和在社會的影響力而沾沾自喜,覺得自己翅膀硬了,正在乘風飛起,愈飛愈高。今天你也矮下來了?你有什么值得驕傲的?你知道嗎,今天你忽視了一個李丹丹,明天呢,在此之前呢,有沒有張丹丹,王丹丹也是就因為這而退學???”此時那委屈、怨恨的眼淚變成悔恨的淚水隨勢跳出眼眶,滴落在地上,砸在我的影子上。
這封信就像一瓢冰水澆醒了我,又像一只大手把我從虛浮中拉回現(xiàn)實。以至于在后來的工作中我調(diào)整方法,減少失誤,盡量做到了因人施教。一批又一批學生從這里走向更高的學府,走向社會,我也因此走向成熟。
二十年了,整整二十年了,每看到這封信我的心靈都在震顫。對自己的工作就會反省一次。只有我自己知道那封信上沉淀著的黃色凝結(jié)著什么,那破損的信封口記載著什么。那信我早已不用打開了,因為那信的內(nèi)容早已像雕刻一樣,深深刻在我的心里,它一直占據(jù)著我辦公桌抽屜的最顯眼的位置,占據(jù)著我心靈最重要的位置。
輕輕地關上抽屜,眼睛又濕潤了,仿佛丹丹同學就站在我的面前。此時,我早已讀懂了丹丹那深邃、憂郁、滿是期盼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