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虹
摘 要:中國寫意花鳥畫藝術,是一個與“道”同體的秩序中的產(chǎn)物。在這個與道同體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大自然的情趣與精神,便成為人類創(chuàng)造的感性直覺形態(tài)。所以說藝術家自己的精神與靈魂,是一個理想化、具有浪漫色彩的意象世界。
關鍵詞:自然觀;繪畫意念;寄景抒情;情趣與精神
中國畫藝術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畫家的主觀意念在繪畫創(chuàng)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借景抒情是中國畫最主要的表現(xiàn)手法。好的國畫作品必然是將自然觀與畫家的思想意念緊密結合的產(chǎn)物。
自開天辟地以來,人與自然作為宇宙的主要因素就構成了不可分割的緊密關系。人因為有自然才有生存的可能,自然因為有人的存在而體現(xiàn)出它的價值。它們之間相互依存,當然也存在沖突,曲折往復,展現(xiàn)出絢麗的思想情感及深刻的精神內(nèi)涵,讓這個世界豐富多彩。
藝術是人類文明的精華,因此,人與自然的關系必然是藝術家所關注的一個問題。人的自然意識是中國寫意花鳥畫意象的具體體現(xiàn)。
在中國寫意花鳥畫作品中,展現(xiàn)出中國畫家對宇宙自然有著獨到的認識和表現(xiàn),他們在作品中表露出藝術的精髓——自然觀,他們將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內(nèi)涵融于作品之中。尤其山水畫家在表現(xiàn)自然時,他們并不把自然作為描摹的對立的客體。而是把自己融于自然中,自己就是大自然的一組怪石,一只飛鳥,一縷輕云。他們表現(xiàn)的是自我情感,宇宙精神。他們在尋找自然與自我的契合點。他們極力在表現(xiàn)與自然精神合二為一的自我,表現(xiàn)自我與宇宙精神的冥合。因此中國寫意花鳥畫的意象就是表現(xiàn)水之活力,山之靈氣,表現(xiàn)景物與人的溶解與溝通。畫者的情感化作景物的魂靈而獲得新生?!吧叫约次倚?,山情即我情”。(唐志契)形象的表達出景與人相互交融的神奇境界。“方其落筆之際,不知我之為草蟲耶;草蟲之為我耶?此為造化生物之機緘,蓋無已異”。 這是宋代畫家羅大紀的繪畫筆記,記錄了此時畫家與自然已緊密相融,出神入化的創(chuàng)作精神。以人的生命情感去感悟宇宙萬物的精神,這就是中國寫意花鳥畫的意象精髓。在中國寫意花鳥畫中,人在通過自然物象表達情感時,總是力求達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通過畫面景物表達畫家的思想情愫。正如:“龍眠獨視殷勤處,畫出陽關意外聲”所謂畫外之意,象外之旨。陸治在《云峰林谷圖》中題道“屏間雪練空中落,天外云峰闕處明。時聽朗吟林谷應,倉崖疑是臥游人”。倪瓚的《設色雨后空林圖》:“雨后空林生白煙,山中處處有流泉。因尋陸羽幽棲去,獨聽鐘聲思惘然?!碑嬛刑幪幱腥说挠白?,但是卻只見景沒有人。畫家的情感融會于大自然的河流中,幻化成宇宙之靈魂。人的聲音融入自然的山谷之中,在吶喊,在鳴響。它是宇宙的世界,人類靈魂的世界,這就是滲透著宇宙精神的中國寫意花鳥畫意象美。
中國寫意花鳥畫寄景抒情,追求詩情畫意、情景交融的境界。這種意象說明:人與自然精神溝通,藝術形象與人的心靈息息相關,人的精神與宇宙精神融為一體。中國寫意花鳥畫展現(xiàn)給人的是一個純美的自然世界,是一首唯美的生命贊歌。
中國寫意花鳥畫的主題,如果僅限于描繪大自然的花鳥、山水、湖石,那就太低級幼稚了。有著上千年文化傳統(tǒng)的這一畫種是不可小覷的。
中國寫意花鳥畫的主題意念在本質(zhì)上,是表現(xiàn)自然萬物在一定機緣中,以“氣”為主體,將藝術家的思想情感、人類的喜怒哀樂于自然的生機意趣緊密相連,所以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時必須將自然意趣與人類神思緊密相連。也就是說,花鳥畫的主題,在本質(zhì)上,是依托自然萬物的靈氣,表達審美主體的思想情感,從而對自然萬物進行以表達精神為內(nèi)涵的再創(chuàng)造。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審美再創(chuàng)造,中國寫意花鳥畫家們才能再現(xiàn)他們心靈中的“小宇宙”。
《莊子·逍遙游》中曾說:天地動蕩著的氣,猶如野馬在奔馳,天地間呼應著的氣,猶如高天卷起塵沙呼嘯的狂風。具有如此巨大力量的氣,貫穿在天下萬物中,使形態(tài)特殊的萬物,在受“道”的制約方面,顯示出一致性。于是大自然的一鳥一石,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著自然宇宙的奧妙。這就是中國畫美學中所謂的“小中見大”“以小觀大”的哲學本源。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經(jīng)過擬人處理,反映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相處的審美意韻,通過這種方式,這些小小的東西具有了相當博大的氣勢與氣象。并可以托物明志,借物喻他。
清代花鳥畫家吳昌碩在“得苔紙醉后畫梅”中說“三年學畫梅,頗具吃墨量。醉來氣益壯,吐向苔紙上。浪貽觀者笑,酒與花同釀。法與草圣傳,氣奪天池放?!睒O力主張畫是畫家真性情的表露,是畫家生命力的寫照。
也可以說,中國寫意花鳥畫藝術,是一個與“道”同體的秩序中的產(chǎn)物。在這個與道同體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大自然的情趣與精神,變成為人類創(chuàng)造的感性直覺形態(tài)。所以說藝術家自己的精神與靈魂,是一個理想化、具有浪漫色彩的意象世界。
由此可見中國畫的自然觀離不開藝術家的精神與文化修養(yǎng),藝術家的思想、氣度、學識決定著藝術作品品味的高低。將自然觀與畫家的思想意念融合為一是每一個中國畫家的必修課。
參考文獻:
[1]程至的著,《繪畫·美學·禪宗》,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1999年版。
[2]何懷碩著,《大師的心靈》,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
[3]傅京生著,《中國寫意花鳥畫學》,河南美術出版社,2005年版。
[4]陳世寧著,《中西繪畫形神觀比較研究》,東方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