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穎
有幸成為第一批執(zhí)教統(tǒng)編教材的老師,拿到新課本喜不自勝。統(tǒng)編教材讓人耳目一新,課文活潑靈動、文質(zhì)兼美,活動設計別具匠心、意趣盎然,裝幀大氣優(yōu)雅、考究得體。新教材重視閱讀積累,強調(diào)課內(nèi)外溝通。溫儒敏教授明確指出“應該把課外閱讀納入體系”,提倡課外閱讀課程化,將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作為語文學習的突破口。
繪本舒緩的敘事節(jié)奏,富有想象力的畫面,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學生。它篇幅不長,但是可以帶給人溫暖和思考。怎樣能探尋出繪本蘊含的語文學習可能性、把繪本作為語文教材的補充、使它成為閱讀課程資源的生長點呢?我在教學中進行了一些嘗試。
一、識字與繪本的攜手同行
在統(tǒng)編教材中,識字單元代替了初始的拼音單元,可以看出識字教學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漢字是象形文字,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他們初步了解漢字的字理,我把繪本《三十六個字》作為識字1《天地人》的補充教學引入了課堂。
洋溢著中國文化特色的繪本故事《三十六個字》,是一本用象形文字編繪的圖畫書。三十六個纂體漢字,就是三十六幅溫暖的圖畫,描繪了一個個充滿愛的故事,當中穿插了傳統(tǒng)的智力游戲,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特色,它可以讓學生在識字之初,觸摸文字之形、體會書寫之美、探索文明之根。
教學伊始,我出示了簡明的象形文字,讓學生初步感受象形字字畫同源的特點,把他們帶入繪本情景中。接下來,不同時期、不同形態(tài)的漢字“魚”“游”到了我們的課堂上,不時傳出學生的驚嘆之聲,學生從中了解了漢字的演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他們對漢字的字形之美、演化之奇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你們能不能把幾個象形文字的圖案拼成一幅畫并介紹你的畫?”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動手拼貼,爭先恐后地介紹自己的圖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識字能力、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課后,我又推薦家長和學生進行親子繪本閱讀——《日月山川》和《天孩子,地孩子》。
借助繪本補充課內(nèi),教會學生感受天、地、人和諧共存的自然情懷,啟發(fā)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生想象,體驗文字魅力、感悟中華文化。這樣,從韻文到繪本、從課內(nèi)到課外,進行有效的勾連,努力踐行“1+x”的模式。
二、拼音與繪本的美麗邂逅
漢語拼音是剛?cè)雽W學生的學習難點,為了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統(tǒng)編教材將漢語拼音教學后置。為了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我將拼音教學與繪本進行融合,借助生動形象的繪本故事助拼音教學一臂之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 藏在韻母里的繪本?!逗灭I的毛毛蟲》是一本家喻戶曉的繪本。在教學《i u ü y w》一課時,我把《好餓的毛毛蟲》帶入課堂。故事讀完,學生通過尋找關鍵詞回憶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并讓學生朗讀關鍵詞,引導他們尋找和發(fā)現(xiàn)。如“蝴蝶”“屋子”“胖嘟嘟”讀起來朗朗上口,押韻好聽,它們的發(fā)音里都有“u”的讀音。學生初次接觸韻母往往不求甚解,但是對故事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韻母“u”的拼讀在說故事中得到練習鞏固。
2. 藏在音節(jié)里的繪本?!蹲帜笜洹防L本里面的主角是26個英文字母,單獨一片葉子勢單力薄,為了不被大風吹得四散各方,每片葉子尋找伙伴組合成新單詞。我把它用在音節(jié)拼讀教學中,把主角換成拼音字母,把繪本中平面的故事做了動態(tài)立體的改編。寫上聲母和韻母的樹葉散在桌子上,當大風吹來的時候,就會被吹走,只有讀取密碼成功的葉子才是安全的;我在黑板上寫清楚密碼(音節(jié)),每組兩個學生合作找出對應的拼音卡片,貼在大樹上,一一對應讀出來。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算過關,否則那片“樹葉”就要被吹走了。學生們開始了尋找密碼和解密之旅,學習拼讀輕松又愉快。
3. 藏在拼音兒歌里的繪本。統(tǒng)編教材對閱讀的重視無處不得以彰顯,即使在拼音教學中也是潤物無聲。從第3課《b p m f》開始,每一課的拼音學習都會安排一首注音兒歌,讀好這些兒歌,既是復習鞏固,又能增加拼讀趣味,幫助語言積累。第5課是《g k h》,安排了樊發(fā)稼寫的兒歌《說話》。其實不僅人會說話,小動物也會說話,大自然的很多聲音對學生來說,它們都在“說話”。這首兒歌里出現(xiàn)了很多象聲詞,“嗶嗶”“呱呱”“咕咕”……詩歌節(jié)奏明快,學生很喜歡誦讀。與之相聯(lián)系的繪本《大自然的聲音》就這樣悄悄走近了我們。課堂上,我?guī)е瑢W們在四季里漫步,用心觸摸自然,感受奇妙的有聲世界,同學們模仿聲音,讓師生共讀時光更加活潑溫馨!
三、童詩與繪本的藝術融合
統(tǒng)編教材倡導兒童的學習內(nèi)容來自生活,要讓兒童在生活中學習。課文5《影子》一課是林煥彰的一首童詩。《影子》取自生活的極小現(xiàn)象,也是學生的玩伴,但影子的變化與光照有關,需要借助生活經(jīng)驗來喚起學生的感知,如此來形成閱讀的張力。
和學生一起感受了奇妙的《影子》之后,我們引入來自法國的光影繪本。這本繪本設計極為巧妙,書的每一頁都是鏤空的,在燈光下,書中的鏤空設計部分會呈現(xiàn)出光影效果。故事的每一個情節(jié)都可以完整地、生動地演繹出來,就像一出精彩的皮影戲,學生充分體驗了光與影的魔法!學生對光與影的奇妙關系在繪本故事的閱讀中有更充分地感知。學生在光影之間領會繪本的絢爛和有趣的故事,演繹繪本故事,把“讀故事”變成“演故事”,增加了同學們的互動性、協(xié)調(diào)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玩”中體會影子的無窮魅力。
統(tǒng)編教材是神奇的繪本館,里面有著各種各樣的繪本。它們和文本親密聯(lián)系,每天都述說著屬于語文的故事。只要引燃它們的“觸發(fā)點”,它將會給你一個不同的語文世界!
(作者單位:徐州市求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