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啟明
(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第一中學 226200)
盡管在教學這一主要命題前讓學生掌握能力比掌握知識要重要很多,但是實際教學時不能不考慮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這一方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到底是讓學生掌握學習的能力然后由學生和教師一起合作掌握知識還是讓學生掌握知識的時候順便也將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手這是一個十分值得教師思考的問題,而面對這一問題的答案也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了教師教學方式的差異,其實大多數(shù)教師都習慣于在教授知識的同時將自主學習的能力教給學生.
有些學生在學習物理時總是對物理報以很大的恐懼感,認為學習到的物理知識與自己的日常生活毫無關系并且十分晦澀難懂、高高在上,其實這是一種對于物理的扭曲性認知,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歸根結底就是教師在日常教學在物理教學的生活化方面努力不夠或者干脆就沒有讓物理向著生活化靠攏的意識,這種做法是十分錯誤的.物理是一門研究物體自然規(guī)律的科學,所以物理學中的很多知識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都有著非常廣闊的應用空間,因此教師應當將物理教學貼近生活,讓物理生活化,這樣學生才不會恐懼物理反而會對其充滿著興趣.
以教學《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一課為例,這節(jié)課為學會介紹的是一些物理中的基本相互作用力,為學生的力學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在介紹重力和支持力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幫助學生理解這些力的產生與相互作用,例如火車的鐵軌,日常中常見的火車都是鋪設在枕木上的,而且枕木下面還有很多碎石子,這些碎石子學名叫做“路砟”,這里教師可以以火車為例為學生講解一下火車進行受力分析的全過程,以此來讓學生明白火車在鐵軌上行使時的受力情況并且引入重力和支持力的概念,而路砟的作用則是增大鐵軌與地面的受力面積讓鐵軌不會下陷.而目前的高速鐵路都采用無砟軌道,鐵軌直接鋪設在混凝土路基上,這樣使得鐵軌與路面的接觸面積更大,更加不容易下陷,并且免去了維護的問題,成為了高速鐵路的首選.從這些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事物引入物理知識是物理教學的關鍵思想,讓物理生活化學生才能不懼怕,也為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和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的先決條件.
讓學生培養(yǎng)一種樂于探索知識、獲取知識的自主學習意識也是一項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十分重要的任務.學生只有能夠發(fā)現(xiàn)物理知識并且樂于發(fā)現(xiàn)物理知識才會自主學習,擴充自己的知識面,讓自己的物理能力得到提高.
除了以上幾點,教師還需要讓學生養(yǎng)成一些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比如經常進行總結和歸納.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每年學習到的知識也不斷增長,而學生在已經學習到的知識的基礎之上更進一步需要學習的知識更是呈指數(shù)增長,在這樣的情況下不進行系統(tǒng)性地總結就會慢慢迷失在知識的海洋中.
系統(tǒng)性地總結一方面是梳理學過的知識,另一方面則是回顧、復習過去的知識,古語有云:“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只有經??偨Y、回顧自己學過的知識才能夠保證自己已有知識體系的充實飽滿,甚至還能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根據(jù)構建理論建構出新的知識和新的認識,讓自己的知識煥然一新,這也是經常總結、經常梳理知識的主要作用.養(yǎng)成了總結的好習慣,學生的學習就會更加輕松、更加全面,自主學習能力才能獲得最大程度上的提高.
自主學習在很多對于教育理解不深的教師眼里是一個無法完成的項目,畢竟教師的任務就是教會學生知識,如果學生都能自己學習知識那要教師還有什么用呢?其實這個想法完全是錯誤的,有句俗話說的好:“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作為教師這個角色的主要任務就是“領進門”——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這對于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認知過程,因此能否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是評判一個教師是否達到一定境界的關鍵.希望廣大高中物理教師都能夠達到這一境界,讓學生充分享受自主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