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這個信息多元的時代,閱讀是一個人生存所必備的本領,尤其是課外閱讀,對學生的成長乃至精神生活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皶凶杂悬S金屋”、“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無不強調了多讀書廣集益的好處。因此教師在努力提高課堂閱讀教學效率的同時,必須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使課內外閱讀有機結合起來,取長補短,互相促進。課外閱讀應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學生應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如何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實效性。
一、明確閱讀的目的
很多孩子之所以不喜歡閱讀,是覺得閱讀和自身的素質、能力沒有什么關系,總覺得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事情。實際上,一個人的閱讀水平決定了一個人的素質、能力。曾記得歐陽修有這樣一句話:“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這就是讓中學生要懂得閱讀不僅能學到知識,而且讓讀書的人能從書中懂得更多的如何為人、處世的道理,以及讓一個人樹立正確的道德風范、積極向上的精神境界,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豐富自己的知識。一個人若想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文化修養(yǎng)、和諧的人際關系,就要多讀書,讀好書。冰心曾經說過:一個人從小就應該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可見讀書對一個人的生活乃至生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本好書,就好比自己忠實的朋友,好像是自己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更是自己最好最貼心的老師。讀好書既能夠讓自己增長知識,又能夠清洗自己的心靈,讓自己擁有心胸坦蕩的情懷,樂于進取,勇于拼搏的意志。這些道理應該引導學生明白。
二、營造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
把班級布置成一個小型圖書室,開展“自給自足”式的補充圖書方式,進一步規(guī)范圖書角的建設,這樣學生的課外書籍就實現了資源共享。還有充分利用教室的墻壁展出名人名言、經典詩文,以及優(yōu)秀學生的讀書自創(chuàng)“小名言”。如:“一本好書就是一位好老師?!薄皶q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弊屆恳幻鎵Ρ冢冀欀幕瘹庀?,飄溢著濃濃書香。
三、明確課外閱讀的要求
針對中學生的實際,他們往往對于閱讀只是出于一時好奇,不能持之以恒。因此要明確目標和任務,規(guī)定一定的時間和閱讀量。在平時除了學生自己利用課余時間閱讀外,我還在每天中午午休前安排二十分鐘的閱讀時間,和學生一起讀書,引導學生在書的海洋里邀游,養(yǎng)成每天讀一點的習慣。
四、教給學生有效的讀書方法
有效的課外閱讀,除了要讓學生明確閱讀的任務外,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因為閱讀方法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閱讀質量和閱讀習慣。首先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我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將文章中的格言和精彩之處摘抄下來。其次,讀書時做一些批注,用不同的符號畫出重要內容,整理閱讀提綱,把書越讀越薄。同時,在讀到有感而發(fā)時,可以進行分析、評價,寫寫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把書越讀越厚。
五、選擇適合學生的讀物
別林斯基說:“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惫沤裰型獾拿?,課本中的范文,門類眾多的報刊都是學生閱讀的材料,教師要指導學生有選擇地讀,可以結合教材選讀,還可以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和個性差異選讀。
六、樹立閱讀的榜樣
喜好讀書的教師和家長對學生閱讀興趣的維持和習慣的養(yǎng)成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能產生潤物無聲的效果。教師和家長參與其中。不僅能夠推薦優(yōu)秀的閱讀材料,還能和孩子進行充分的交流,激起學生對書的渴望,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愿望。同時教師和家長還可以經常提醒和督促孩子堅持課外閱讀,使之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質量。
課外閱讀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yǎng)成的,要想實現課外閱讀的最優(yōu)化,還要注意組織相應的活動,對學生的閱讀成果進行展示和交流。為了提高閱讀質量,每學期應進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閱讀檢查、評比,開展各類讀書活動,可以是“美文欣賞”“我是創(chuàng)作家”“好書推薦會”,還可以是讀書經驗交流會等。在課內閱讀分析課文時,這樣一系列的活動開展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讀書的樂趣,在活動中提升閱讀品位。
蔣延軍,湖北來鳳縣實驗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