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勝,李 欣,張 寧,寧官保,張 鼎,Ali Raza Jahejo,馬海利,郝衛(wèi)芳,高文偉,趙宇軍,高詩敏,李桂蘭,李建慧,閆 芳,高榮琨,畢玉海,韓凌霞,田文霞*
(1.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山西太谷 030801;2.太原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山西太原 030024;3.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哈爾濱獸醫(yī)研究所獸醫(yī)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黑龍江哈爾濱 150001;4.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101)
馬立克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馬立克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的雞的一種腫瘤性疾病,每年給養(yǎng)禽業(yè)帶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多年來人們一直在致力于MD的防控工作,并獲得了一定的成效,卻并沒有解決根本問題。近年來研究表明,機體中紅細胞除了參與呼吸循環(huán),同時還參與免疫、代謝等生理過程。目前,關于紅細胞免疫的研究主要在人紅細胞方面較多,而在有核紅細胞方面,主要是關于魚類和爬行類的紅細胞的研究,而關于雞紅細胞的研究則剛剛開始。研究表明,白色念珠菌刺激鱒魚紅細胞后,紅細胞增加了細胞因子的表達,從而增強吞噬能力[1]。除此之外,Paolucci等發(fā)現(xiàn)紅細胞中存在一些Toll樣受體(TLR)的組成性表達,并在TLR配體刺激后產(chǎn)生Ⅰ型干擾素(type I interferons,IFNs)和IL-8的誘導表達[2]。前列腺素、細胞外脂肪酸結合蛋白(extracellular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Ex-FABP)和谷胱甘肽-S-轉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s)在炎癥和免疫反應過程中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環(huán)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2,COX2)、前列腺素E2受體4(prostaglandin E2 receptor 4,PTGER4)、前列腺素還原酶-1(prostaglandin reductase 1,PTGR1)和造血前列腺素D2合成酶(hematopoietic prostaglandin D synthase,HPGDS)參與各前列腺素的表達和調控過程。本課題組前期通過轉錄組測序篩選了這6種在MDV感染后紅細胞中存在差異表達的免疫相關因子,本研究采用雙重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感染MDV后雞羽髓中的病毒載量,并通過real-time PCR技術對雞紅細胞中這6種免疫相關因子(COX2、Ex-FABP、GSTA3、PTGER4、PTGR1和HPGDS)的轉錄水平進行鑒定,以驗證紅細胞中是否存在表達,并進一步研究在感染MDV后紅細胞中這些基因的免疫應答反應,以初步探索在感染MDV后這些免疫相關因子可能的免疫作用。未來需探明這些免疫相關因子在MDV感染過程中的免疫機理,并期望運用此類免疫相關因子來參與馬立克病的防治。
1.1.1 動物與毒株 馬立克病病毒超強毒株MD5、20羽1日齡MHC-B15單倍型SPF雞,由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哈爾濱獸醫(yī)研究所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1.1.2 試劑 Trizol(AA909-1)、反轉錄試劑盒(AK3020)、熒光定量PCR試劑盒(AK6003),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產(chǎn)品;PBS(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北京Solarbio科技有限公司產(chǎn)品;pMD-O 和pMD-M質粒,由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哈爾濱獸醫(yī)研究所實驗動物中心提供。
1.2.1 馬立克病病毒感染試驗 1日齡B15單倍型SPF雞20羽,分為攻毒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羽)。飼養(yǎng)至4日齡后,將攻毒組每只雞腹腔注射MD5血毒500 PFU(0.5 mL),對照組注射相同體積的PBS緩沖液。在接毒后第4、7、9、14天分別從兩組雞中各收集4~5根羽毛,保存于液氮中。并在接毒后第14天和第22天每組隨機選取3只雞進行心臟采集抗凝血(2 mL/羽),分離紅細胞。
1.2.2 檢測SPF雞羽髓中MDV載量 將收集的羽毛通過常規(guī)酚-氯仿法提取羽髓中DNA[3],并測定DNA濃度及純度,稀釋至100 ng/μL,因超強毒株MD5 Ⅰ型血清具有特有基因meq,因此以此基因為檢測病毒的目的基因,以雞卵鐵轉蛋白(ovo)為內參基因,建立雙重實時熒光定量PCR方法,并以此檢測攻毒后羽髓中病毒拷貝數(shù),其中meq基因及ovo基因的熒光素標記探針和引物序列參照文獻合成[4],具體見表1。通過雙重實時熒光定量PCR繪制標準曲線及檢測病毒拷貝數(shù),具體操作見參考文獻[4]。
1.2.3 紅細胞總RNA提取與反轉錄 用Trizol法提取紅細胞總RNA,對提取的RNA分別用瓊脂糖凝膠電泳和核酸測定儀進行質量和濃度檢測。根據(jù)反轉錄試劑盒操作步驟,將合格的RNA反轉錄為cDNA,用于后續(xù)的real-time PCR試驗。
1.2.4 Real-time PCR檢測各基因轉錄表達水平 根據(jù)NCBI中目的基因mRNA序列設計引物,由上海捷瑞公司合成,引物序列見表2,后通過real-time PCR技術對各基因COX2、Ex-FABP、GSTA3、PTGER4、PTGR1、HPGDS的mRNA表達水平進行檢測。18S rRNA作為內參基因,每個樣本設4個重復,反應體系及操作步驟參考文獻進行[5]。
表1 雙重實時熒光定量PCR的引物及探針信息
表2 定量PCR引物信息
1.2.5 數(shù)據(jù)分析 以第14天對照組為參照,使用2-△△Ct法計算目的基因在各組中的相對表達量,并用SPSS Statistics 17.0軟件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顯著性用不同字母表示(a~d)。
通過雙重實時熒光定量PCR分別對感染MDV后第4、7、9和14天的羽髓中病毒載量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在對照組中沒有檢測到MDV拷貝;在攻毒組中第7天后檢測到MDV的拷貝,并且在第14天檢測到的MDV拷貝數(shù)顯著高于其他檢測時間(圖1)。
a表示差異顯著(P<0.05)a=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Real-time PCR結果顯示,MDV感染后第14天,與對照組相比,攻毒組COX2的表達顯著上調(P<0.05),而在第22天COX2的表達整體高于第14天(P<0.05);在第14天和第22天,PTGER4、HPGDS和GSTA3在攻毒組中的表達量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與之相反,在第14天和第22天,PTGR1在攻毒組中的表達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第14天攻毒組的Ex-FABP表達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而在第22天攻毒組表達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圖2)。
近年來發(fā)現(xiàn),紅細胞除了作為運輸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主要載體,還具有識別、粘附、殺傷抗原和清除免疫復合物等免疫調控功能。Morera[6]對虹鱒魚和雞的轉錄組進行了分析,提示紅細胞在免疫應答方面發(fā)揮一定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雞紅細胞中存在六種免疫相關基因COX2、Ex-FABP、GSTA3、PTGER4、PTGR1和HPGDS的轉錄表達,這表明這些基因的表達可能參與紅細胞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
a~d表示差異性(P<0.05)
Lowercase letters (a-d) indicat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圖2 COX2、PTGER4、PTGR1、HPGDS、GSTA3和
Ex-FABP的mRNA表達變化
Fig.2 Expression changes of COX2,Ex-FABP,GSTA3,PTGER4,
PTGR1 and HPGDS in erythrocyte of MD5
本試驗結果顯示,感染MDV后雞羽髓中病毒拷貝數(shù)在第14天顯著升高,這表明在第14天病毒在體內大量增殖,可能從此階段開始造成對機體嚴重的損傷和感染。近年來研究顯示,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合成異常與多種疾病密切相關,特別是促進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7-8]。COX是前列腺素合成過程中的關鍵酶。COX分為兩種COX1和COX2,COX1主要調節(jié)正常的生理過程,而COX2被認為廣泛地參與炎癥反應[9]。有研究表明,COX2參與腫瘤發(fā)生發(fā)展,具有促血管生成,促進腫瘤細胞增殖與轉移的作用,并與腫瘤細胞的凋亡抵抗等密切相關[10-11]。COX2藥理性或遺傳性的失活會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存活,同時抑制腫瘤的生長、侵襲和轉移[12]。有試驗發(fā)現(xiàn),在多種腫瘤中都檢測到了COX2和PGE2的高表達,這種高表達與腫瘤的發(fā)展密切相關[13]。從本試驗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與第14天對照組相比,紅細胞中COX2的mRNA水平在第14天攻毒組中顯著上調,而在第22天對照組與攻毒組表達水平整體顯著上調,這表明在此階段,隨著病毒在體內大量增殖與感染,紅細胞也通過COX2基因上調表達引起PGE2的合成增加,從而參與機體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這一結果可能與淋巴瘤細胞增殖有關。
HPGDS是催化PGD2生成的一類關鍵酶,也是Σ類谷胱甘肽S-轉移酶家族之一[14-15]。 GSTs是一類具有多種生物功能的酶[16],GSTs酶活性的改變可引起正常細胞代謝的改變,使得機體正常細胞對毒害物質的清除能力下降[17],抗氧化機能減弱甚至喪失,對疾病尤其是腫瘤的易感性增強[18]。real-time PCR結果顯示,分別在第14天和第22天,攻毒組HPGDS和GSTA3的mRNA表達量持續(xù)下調,這表明機體在感染病毒后,HPGDS在感染MDV之后表達受到抑制,從而抑制PED2的表達。隨著免疫抑制及紅細胞中GSTA3的表達降低,導致機體抗氧化能力減弱,利于腫瘤細胞的活化、增殖及轉移。
Ex-FABP參與炎癥性疾病,能夠隨著炎性因子增加而表達量上升[19],在雞胚肝臟受到炎性因子脂多糖刺激后,Ex-FABP表達量增強[20]。Ex-FABP是一種急性期蛋白,在病理性的應激條件(如退化性疾病、腫瘤等)下能激活該蛋白的表達[21]。在本試驗中發(fā)現(xiàn),攻毒組紅細胞中Ex-FABP的mRNA水平在第14天表達量下調,而在第22天表達量上調極顯著,這表明在MDV大量增殖初期Ex-FABP的表達受到明顯抑制,而隨著進一步感染加劇,Ex-FABP表達急劇升高以作為抵抗腫瘤惡化的一類效應分子。
PGE2的受體分為4種亞型,分別為PTGER1、PTGER2、PTGER3、PTGER4。近年來有研究顯示,在腫瘤細胞侵襲過程中,PTGER4參與了其遷移過程[22],已有證據(jù)表明COX-PGES-PGE2-PTGER信號傳導通路與多種腫瘤的發(fā)生相關[23-24],Brouxhon等人發(fā)現(xiàn)在紫外線誘導發(fā)生的皮膚腫瘤中,敲除PTGER4基因可增強了腫瘤的轉移[25]。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雞感染MDV后第14天和22天,紅細胞中PTGER4的mRNA表達量顯著下調,這說明機體紅細胞在病毒大量增殖初期做出了一定的調控以減少PTGER4的表達,并抑制COX-PGES-PGE2-PTGER信號通路,從而抑制淋巴腫瘤轉移及惡化。隨著疾病的發(fā)展,PTGER4的表達量逐漸上升,機體抑制淋巴腫瘤轉移的能力逐漸降低。
PTGR1參與炎癥和抗氧化反應,能夠參與類花生酸代謝,如PGE2、15-脫氫-△-12,14-前列腺素J2和前列腺素A4[26]。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體外的肝癌細胞樣品中,整個腫瘤細胞發(fā)展階段,PTGR1基因一直處于過表達的狀態(tài),這種高表達,有助于癌細胞的增殖及提高腫瘤細胞的轉移功能[27]。本試驗中,在第14天及22天的攻毒組紅細胞中PTGR1的mRNA水平顯著上調,這說明感染后紅細胞中PTGR1的上調表達可能是淋巴腫瘤的發(fā)生引起的,這與之前的腫瘤相關研究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雞紅細胞中存在COX2、Ex-FABP、GSTA3、PTGER4、PTGR1和HPGDS共6種免疫相關基因的轉錄表達。在感染MDV后第14天羽髓中病毒增殖顯著升高,同時證明紅細胞中這6種基因在MDV感染后都有顯著的免疫應答,并且紅細胞可通過調控前列腺素代謝對MDV感染過程發(fā)揮了一定的免疫調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