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季
[摘 要] 微寫作是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閱讀、寫作有機結合的一種訓練方式。設計寫話要張弛有度,因每篇課文的內容不同制定寫話的形式,插圖配情節(jié)、想象拓思維、填充補空白、續(xù)寫寓言故事。把握和運用文本語感,找準引爆點,挖掘微寫作素材,有針對性地修正和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
[關鍵詞] 微寫作;情境;閱讀
學生的寫作能力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不斷得到提升,課堂小練筆現已成為語文教學的一股清流,使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暢所欲言。習作教學要立足兒童本真的發(fā)展,要從成人的思維中跳出來,滿足兒童的自然屬性。用靈動的方式將閱讀內容與寫作有機融合,增加語言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自由、賞識的空間里,張揚言語天性。
一、微寫作的緣由
寫作實踐不僅能給學生的習作增添活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隨文練筆這塊園地中播撒幸福的種子。可是當下的隨文練筆,教師往往會忽視或不能挖掘出課文中的資源,不能領悟編者的表達意圖,不能形成系統(tǒng)的、可持續(xù)的訓練。
語文即是生活,語文教育應該社會化、時代化、生活化。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智能手機的普遍使用,我們已悄然進入一個微時代?!拔⒉薄拔⑿拧币殉蔀橐豁椚駞⑴c的平民化的活動。古有“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現有“微寫作”。閱讀教學滲透微寫作是時代的產物。微寫作起始于網絡,將其引入課堂,有機地滲透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能搭建起課堂中讀與寫的橋梁,有效地實現讀寫結合。
二、微寫作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一)插圖配情節(jié)
1.啟發(fā)學生換角色想象
現代心理學認為:兒童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中,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反之,則思路閉塞,活動呆滯,無創(chuàng)造性。小學生由于受知識結構等的限制,思維往往比較單一,不善于發(fā)表獨特見解,這是因為小學生不善于找到能觸發(fā)自己思維的載體,不知道該往哪方面思考。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轉換角色,換個角度,讓自己成為文本中的形象,深切、生動地體驗角色的心理活動過程。插圖是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進入體驗狀態(tài),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解決困難,讓他們對文本有形象、生動、深刻的印象。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2.引導學生挖掘再創(chuàng)造
基礎教育改革中有一個較新的理念:動態(tài)即生成。課堂教學要給學生留有充足的與文本對話、作者對話的時間,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要調動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尤其是文本中的插圖,讓學生充分挖掘其內涵,對其進行再創(chuàng)造。在學習《珍珠鳥》一文時,班級中就有個孩子是這樣寫的:不一會兒,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著了。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夢呢!夢到了和“我”一起到森林玩耍、吃大餐,吃了一個超級大的美味冰激凌,吃得好飽呀!肚子像一個大西瓜,還在森林里過了一夜。
(二)想象拓思維
1.引爆學生想象的火花
教師要善于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在“書的世界”與“生活世界”之間架起情感的橋梁。文本不再是艱難的“木乃伊”,而是充滿魅力、脈脈含情的“維納斯”。就像抒情散文,語言生動,感情強烈,有豐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教師參與學生活動。通過語言、音樂的形象思維的應用范讀課文,激發(fā)學生內在的情感,在一個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中形成具象的觸摸。《春》這篇課文,可采用表情達意的范讀,創(chuàng)設一種美好的氛圍,使學生入情入境。
2.點燃學生想象的空間
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畫面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情境,并啟發(fā)學生想象,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有利于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如《記金華的雙龍洞》這篇課文,作者在介紹孔隙的特點時寫道:“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朝我擠壓過來。”此時教師就可適時引導學生想象:“現在請同學們觀看畫面,聽老師范讀,隨著作者一起游歷一下孔隙,你有什么感覺?”教師范讀,學生進入情境,接著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通過想象,學生體會到了孔隙“窄、矮、險”的特點。此時此刻,你就在金華雙龍洞的空隙中,用你的語言描述一下自己獨特的感受。在文本教學中,要著眼于學生語言體驗的豐富與創(chuàng)生,基于閱讀教學與寫作的融合,教師要有機整合資源,使二者的關系共生共長。
(三)填充空白處
1.尋找練筆引爆點
“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地球。”在教材中,有些文章充滿了意義,要找到適當的練筆引爆點,有效地激活學生的寫作積極性。結合課堂教學實踐,以挖掘、延伸教材中的“空白”為立足點。蘇教版四上《普羅米修斯盜火》一文中講普羅米修斯盜到了火種,把火種拿回了人間?!叭藗兊玫交鸱N后欣喜若狂”的情節(jié)沒有詳細描寫。
2.追尋練筆“余音”處
某些文本結尾(中間)的語言戛然而止,發(fā)人深省。房間里有一種曲調縈繞的感覺?!坝嘁簟保亲髡邲]有言盡的地方,留給學生練習的機會,填補了課文中空白的情節(jié)。
《霧凇》一課,清晨,人們欣賞著這千姿百態(tài)的霧凇,便情不自禁地贊嘆道,這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呀!本文作者對綽約多姿的霧凇寫得不是很詳細,在這里設計了一個小練筆:讓我們來幫他寫一寫吧!有個孩子還用上了比喻,寫道:我漫步在松花江邊,欣賞著這千姿百態(tài)的瓊枝玉葉。遠看,好像一個個雪人挺拔在那,宛如一座座雪峰,猶如一片片白云;近看,有的像綿羊,有的像棉花糖,有的像白色的手掌。
(四)寓言故事續(xù)寫
寓言這種體裁的作文,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還可以起到自我勉勵、自我警醒的作用。如寓言故事《一路花香》,有孩子是這樣續(xù)寫的:聽了挑水工的這番話,破水罐感到非常高興,懂得了世間萬物都有其特定的價值,只要適時、巧妙地利用本身的特點,就能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價值。從此,破水罐再也不自卑了,默默地澆灌著路邊的鮮花,這些花朵姿態(tài)各異、艷麗芬芳。有的正在怒放,向人們展現著它們的生命力,楚楚動人;有的含苞欲放,剛露出那粉紅的花瓣,簡直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低著頭;還有的彎著身子,好像去給破水罐鞠躬。破水罐會想:原來我的作用這么大呀!我現在才知道,我是別人替代不了的。我會對挑水工說:“謝謝你,你讓我明白了每個人都有存在的價值。我才知道我不是那么沒用,讓我明白了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p>
德國思想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是一片云推動另一片云,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苯處熞ψ龅皆谧x寫的時候增強結合的精準度,深度解讀文本,實現情感和訓練的雙贏。寫作作為語文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小學生實踐微寫作教學提供了合適的突破點。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全方位思考,在閱讀教學中進行仿寫、續(xù)寫、改寫、擴寫、批注等,趁熱打鐵,進行讀寫的遷移,是練習微寫作的最好時機。
參考文獻
[1]劉桃妹.閱讀教學要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上用功夫[J].江西教育,2016,(09).
[2]李存.微博文學的定義、發(fā)展、類型及特征[J].貴州社會科學,2010,(10).
[3]方茂芝.閱讀教學中的語感訓練[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5,(11).
責任編輯 吳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