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國
摘要:管理管理,既要管,還要理。管是要建立規(guī)章制度,理是要理順思想。思想教育和規(guī)章制度相輔相成,思想教育是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實行的基礎,規(guī)章制度是落實各項工作的保障。
關鍵詞:小學校長 校長管理
新課改的發(fā)展,對原有的課程目標進行了重新定位,對教學內容進行了大幅度的整合,對課程教學及評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tǒng)的教學管理模式已明顯滯后,小學校長在教學管理方面遇到越來越多的難題與挑戰(zhàn)。筆者嘗試分析小學校長在教學管理中遇到的困境,提出一些教學管理的對策,望本文能為廣大的教學管理者提供借鑒。
一、校長在教學管理中的困境
1.觀念和實踐不統(tǒng)一。第一,校長沒有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方法教學。盡管教師已經參加了形式多樣的新課程培訓,對新課程標準也有了大致的認識,設想在實際教學中采用一些新課程改革,但是,由于校長不允許,仍然要求教師必須以升學率為前提,教師的教學方法沒能得到及時革新,從而進一步加強了應試教育;第二,校長有先進的思想觀念,但教師不認同,不愿意在實際教學中實行校長提倡的教學管理方法,因而導致校長提倡的方法與教師的實際操作脫節(jié)。
2.教學管理仍然以考試分數(shù)高為驕傲。一直以來,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小學校長的教學管理工作都是以提高學生分數(shù)為出發(fā)點,學校一度出現(xiàn)盲目追求及格比率的現(xiàn)象。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影響下,教育管理者只關注學生的分數(shù),忽略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及在學習中的收獲感等一系列的內容。顯然,傳統(tǒng)的考試評價制度已經落后于課程改革,嚴重制約了新課程的實行,使校長在教學管理工作中陷入困境。
3.教師的綜合素質教育落后。新課改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思維的方式上,要構成自身的認知結構,具有一定程度的創(chuàng)新性;在教學的能力上,要求教師能夠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慢慢形成自身的風格;在教學的手段上,要求教師能夠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教學。對比以上的標準,很多教師產生了畏難心理,認為自己的素質遠遠不及這些標準,從而教師們都安于現(xiàn)狀,思想沒有發(fā)生實質性的轉變,在這樣的背景下,校長的教學管理工作日益加大。
二、校長教學管理的對策探討
1.轉變理念。校長要按照新課程提出的要求,樹立正確且行之有效的教學管理理念,把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教學管理理念轉變?yōu)橐运刭|教育為中心的教學管理理念,同時,還要具有保護新的教學管理理念,使之不受侵犯的毅力和決心。校長應該承受住來自家長、社會等各方的輿論壓力,堅持正確的理念。校長還要把自己的教學管理理念付諸行動,制定新的規(guī)章制度與獎懲條例,然后通過規(guī)章制度的約束力把理念轉化為實踐。
2.改變教學管理內容。一直以來,教學管理內容都是一味地強調知識和分數(shù),校長要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現(xiàn)狀,使之轉化為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轉化為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管理內容。小學教學管理內容向來都是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獲得,卻忽略了他們的學習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而新課程改革不但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獲得,更強調其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不但要關心學生的成績,也要關心教師的工作業(yè)績。新課改實施后,小學教學管理應該以教學為重點,堅持不懈地走質量和內涵雙向發(fā)展的道路。教師和校長都應該主動投入教學管理工作中,竭盡全力推進課程改革,努力提高教學質量。不改變傳統(tǒng)教學管理的校長不是一個稱職的校長,校長一定要轉變教學管理的內容,以本學校實際情況為基礎,制定具有自身風格的方案。
3.改變教學管理方法。首先,校長應該深入課堂,通過隨機聽課來了解教學的實際狀況。深入課堂既是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最有意義的檢查與指導,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教學管理方法。校長身處課堂中,能夠了解最新的教學動態(tài)和信息,多方面掌握實際教學的首要資料,為加強學校的教學改革和教學管理,進行科學的預測和決斷,把最新的教學理念貫徹到教師的教學當中。其次,校長要盡量關注每位教師,挖掘每位教師的潛在能力。要管理好學校,校長是關鍵,而教師則是基礎,高品質的教育需要高素質的教師。新的教育課程改革提出,為了貫徹實施素質教育,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必須改變自身的教學方法,由傳統(tǒng)的關注結果向關注過程和方法轉變。新課程既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在改變著教師的教學方法,給教師留下更大的創(chuàng)新空間。如今,小學校長更要注重結合教師的特點,關心每位教職工,幫助其在新的形勢下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盡量使每位教師的能力得以施展,從整體上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再次,校長要制定科學的評價制度,強調評價的多樣性,以便加強每位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及學生的自主成長。從一貫的以“分”為中心的評價標準轉變?yōu)橐浴叭恕睘橹行牡脑u價標準。在教學管理工作中,首要考慮學生和教師,真正使全校師生得到均衡的、全面的發(fā)展,使人性進一步得到完美的體現(xiàn)。
總而言之,校長的教學管理工作必須是有活力的和有理想的,必須具備改革創(chuàng)新的思想和精神,讓每位教師無時無刻不感受到校長對自己的關心與肯定,這樣,教師一定會勤勤懇懇,愛崗敬業(yè),樂此不疲,積極奉獻。
參考文獻:
[1] 黃喜安.淺談如何做好一名農村小學校長[J].吉林教育,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