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紅華
【摘 要】探究式教學模式在我國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普遍受到老師的接納和運用,這種新型的現(xiàn)代化教學模式不僅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將探究式教學模式應用于初中化學課堂,可以使學生自主學習,并通過探究的方式分析問題,能夠培養(yǎng)初中生的探究意識。本文講述的是探究式教學模式運用在初中化學課堂上產(chǎn)生的效果。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初中化學;教學實踐
引言
長期以來,我國中學的傳統(tǒng)課堂是以老師在講臺傳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學生學習知識很少通過自身研究和生活實踐而得出結論。這一現(xiàn)象反映了我國中學化學教學的弊端,限制了中學生思維開放性和多樣性的發(fā)展,難以理解化學知識。而探究式的化學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學到化學的相關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在自身的實踐中得出結論,并推動中學化學教學模式的改革和發(fā)展。
一、初中化學教學現(xiàn)狀
由于我國化學是在初三才開始進行的課程,學生第一次真正意義地接觸化學,對于新的知識同學們難免會產(chǎn)生好奇心和對新知識的渴望,從而產(chǎn)生一種自主學習和主動接受知識的欲望,但是由于化學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其具有變化性和復雜的化學元素,以及物質屬性會使學生感到力不從心,表現(xiàn)出對新知識的迷茫。因此,老師要根據(jù)這一情況對教學模式進行分析,以保證初中化學課堂的順利開展。我國初三大部分課堂模式是老師進行化學相關理論的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理論的傳輸;老師對化學元素與元素之間的反應進行試驗,學生觀摩實驗結果或是模仿老師進行試驗,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學習化學知識。
二、探究式化學教學
(一)探究式教學內容
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開展之前設置教學情境和教學內容,對課堂上的情況進行細致化的探究性提前預測,學生在上課之前積極做好預習工作,對新知識進行探究性的初步了解,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加以引導的過程就是探究式教學的開展過程。探究式的教學模式在世界上有著悠久的歷史,出現(xiàn)在19世紀前期,由一位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杜威提出,即知識應當是個體主動獲取的過程而不是被動接受的過程。美國的心理學家加涅也對這種教學模式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和推廣,這種教學模式下要求教師應創(chuàng)設具有探究性目的的教學情境和教學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對知識進行探究化的學習。而開展探究式的化學教學課堂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
1.創(chuàng)造有趣的化學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對學習化學的興趣,這也是開展探究式教學課堂的前提基礎,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進度,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安排;2.提出問題和要求,使學生對問題的產(chǎn)生和解決進行自主化的探究,這也是探究式化學教學的關鍵;3.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探究式的化學教學模式不僅可以使枯燥復雜的化學知識學習趨向于趣味性和簡單化,還可以提高學生對化學學習方法的探究;4.老師和學生要處于平等的地位,在課堂中發(fā)揮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課后積極對學生的知識疑難點進行答疑解惑。5.老師根據(jù)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給學生布置一定的課外趣味實驗,再收集一定的科學資料和最新的動態(tài),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價值,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
(二)探究式化學教學
初三的化學課堂的開展離不開化學實驗,學生可以通過直觀的感受化學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和觀察,從中學習化學知識的理論和原理。初中化學知識的學習應將課本中的理論知識和化學實驗相結合,二者的有機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這門學科。比如:化學老師在實驗室進行“制氧”的過程,可以這樣開展:
教師首先向學生講授氧這一化學元素的理論,接下來展示氧氣制作需要用到的化學工具,并向學生播放事先準備好的制氧過程的課件,之后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步驟的總結和歸納。根據(jù)制氧過程的課件和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提出問題,如:制取氧氣的試管口為什么一定要呈現(xiàn)向下傾斜的狀態(tài)?制出的氧氣是安全無害可以供人呼吸的氣體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探究式的化學實驗,在實驗的過程中找到問題的答案,老師在學生進行自主實驗的過程中要了解學生的試驗狀況并對學生加以引導。實驗結束后,教師讓學生暢所欲言表達在試驗中的體會和發(fā)現(xiàn),總結試驗的結論,完成探究式化學試驗的課堂。
化學試驗利用探究式的課堂可以使學生自覺進行試驗從中探究化學原理,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好的融入枯燥的化學課堂,還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能力。
三、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和科技信息的不斷進步,中國的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國傳統(tǒng)的中學化學課堂是在“教師教授—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基礎上開展的教學工作。而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探究式教育模式的出現(xiàn)在很大的程度上改變了我國傳統(tǒng)化學教學模式的弊端。初三的化學課堂引進探究式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使初三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得以提高,還可以使得化學課堂更加富有探索性和神秘性,原本枯燥乏味的化學元素知識通過探究式課堂的加工具備了新的生命力和活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也是我國新課改下對教師的根本要求。
【參考文獻】
[1]吳楠.探究式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延吉市某中學為例[D].延邊大學,2016
[2]孫春生.啟發(fā)—探究式初中化學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19)
[3]康崢玲.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50)
[4]夏慧琴.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