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寒淋 金環(huán) 沈陽工學院
這幾年電商的發(fā)展改變了大部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實體店受商品種類,營業(yè)時間,場地面積,消費者空閑時間和營業(yè)地點甚至是天氣的限制。而電商卻可以做到隨時隨地的進行購買。電商提供的商品種類較比實體商店也更為豐富,使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
1.2.1 推出o2o模式
實體店鋪為了應對電商推出的O2O的模式,實行線上購買,線下消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電商的沖擊。但是商品的種類有限,效果也并不理想。
1.2.2 提升用戶體驗
實體店在經營方面也開始逐步完善,更加注重用戶的購物需求,不斷完善服務質量,提高折扣力度和優(yōu)惠活動。最大程度地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來吸引消費者。
同時也在商場內添加了更多主題元素,對于不同的節(jié)日推出不同的主題裝扮來吸引消費者。如在圣誕節(jié)時,在商場中央擺放大型的圣誕樹,在商場各個角落布滿圣誕的裝飾品,增加節(jié)日氣氛,為商場的外觀加分。與此同時,各大商鋪也會對商鋪的進行裝飾,一些奢侈品店鋪還會請專業(yè)的櫥窗設計師來設計與節(jié)日相對應的主題櫥窗。過往的顧客會停留拍照,同時也會分享到社交網絡上,也無形中為實體店鋪進行了宣傳。
1.2.3 開設實體店
在對消費者的隨機調查里,大部分消費者還是會選擇線上和實體店相結合的購買方式。在購買商品時會貨比三家,但不僅會考慮價格因素,還會考慮到商品的時效性,服務態(tài)度,售后和購買體驗等因素。
實體店的轉型迫在眉睫,而在最近的幾年時間里,各大實體商場不在局限于線下銷售,紛紛開起了淘寶店,如銀泰百貨、王府井百貨等;各大品牌也不再只是線下進行銷售,也開始了線上線下同時銷售的模式。利用電商的優(yōu)勢,通過互聯(lián)網,將產品直接面向消費者進行銷售,拓寬銷路。線上線下價格透明,折扣同步。
從電商的現(xiàn)狀來看,線上銷售的競爭開始越來越激烈,與此同時電商的成本也在不斷增加,電商的利潤和優(yōu)勢也在漸漸的減少。而電商的弊端也逐漸顯現(xiàn),網絡支付的安全性、網購商品售假、信息的不真實性、質量問題、客服態(tài)度、物流速度、售后等問題需要解決。
因為實體店鋪有電商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所在,如可以看到商品的實物,可以對商品進行試用、試穿、試戴等(如化妝品,珠寶,服裝等物品)。面對面交易、質量有保證。給消費者帶來全方位的消費體驗??梢韵硎芨郊臃铡⒓毙璧纳唐房梢钥焖儋徺I,即時拿到。同時也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社交場所,可以和親朋好友一起逛街增進感情。在購物之余可以在商場的休閑娛樂中心休息娛樂等優(yōu)勢。所以電商也紛紛開始開展了線下業(yè)務——實體店和線下體驗中心。
在某些商品上,用戶的體驗對于商品來說至關重要,這是電商僅在線上銷售所無法做到的。所以開設實體店和線下體驗中心是電商的必然選擇。如亞馬遜這個全球B2C的巨頭,早在2015年11月就開始了線下銷售之路,而國內的電商如京東、當當網、天貓等也紛紛開始了實體店的業(yè)務。同時科技也是電商實體店與普通實體店的差異化所在,如天貓的無人超市,通過科技來提升用戶的購物體驗,增加其自身的競爭力。
3.1.1 實體店為電商開設實體店提供相對應的經驗和指導
在開設實體店的方面。電商雖然有科技作為支持,但是在實體店的經營與管理的方面的經驗不足,所以電商應該尋求實體店的幫助,借助實體店多年的經營管理經驗,更好地實現(xiàn)線上與線下的無縫對接。
3.1.2 電商為實體店提供線上銷售的平臺和服務
實體店要通過電商的平臺來完成商品的在線銷售,這樣就需要電商的一些服務支持,如支付服務、物流服務等。電商和實體店應該相互學習,共同進步。二者揚長避短,合作共贏。
3.2.1 信息共享
無論是實體店還是電商都應該及時關注客戶的消費動態(tài)和傾向,為顧客推薦心儀的商品。所以電商與實體店之間應該實行信息共享,分享消費者的動態(tài)和購買傾向。如亞馬遜在開設實體書店時,書店里的書都是根據(jù)網站熱銷的書目推薦而來。
3.2.2 資源共享
線上和線下共同的銷售模式可以拓寬產品銷售渠道,也可以提供個性化服務。如線上付款,門店自提或線上付款,實體店發(fā)貨等形式。如在淘寶的優(yōu)衣庫下單,可以選擇在當?shù)氐膬?yōu)衣庫門店進行自提,可以避免顧客因在線上看不到實物而產生的猶豫。
[1]朱寧.網絡時代如何實現(xiàn)電商與實體店共贏.【J】商業(yè)評論.2016.4
[2]高春利.傳統(tǒng)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路徑:銷售市場管理版【J】.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