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璇
從少年到青年,從稚嫩到成熟,成人禮似乎是成德達材的重要見證。然而,現(xiàn)在的成人之禮反倒像是娛樂秀場,表現(xiàn)浮夸,流于形式,真能以之為成人的標志嗎?
不可否認,生活需要儀式感。正如《小王子》中狐貍的話語:“儀式感就是某一天與其他的日子不同,使某個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辟x予平凡的生活以特殊的意義,這便是儀式感之所在。儀式使我們不斷暗示自己,強化精神,將內(nèi)心的自我與外界的世界相連接,感受生活的生機活力。也正是一個又一個的莊嚴肅穆的儀式,使我們在生活的泥濘中吟嘯徐行,在枯燥與平凡中超越自我,綻放出芳香四溢的生命之花。
然而,如若終日生活在儀式的迷夢中,現(xiàn)實的驚雷會讓人驀然發(fā)現(xiàn),過于隆重和頻繁的儀式只是形式主義。諸君試看,面對冗長的成人禮,究竟有多少學生能夠心生敬畏?當儀式的浮華塵埃落定,又有多少學生能以此為訓,擔當起屬于成人的責任?這般的成人禮,若是消耗了大量的財力物力,卻沒有讓學生形成已經(jīng)成人的自我認同,便只是演了一出戲。
顯而易見,當我們仰望星空,亦要腳踏實地?!安获Y于空想,不騖于虛聲”,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擲地有聲,啟示我們要毫不足惜地拋棄形式主義的劣根。我所質(zhì)疑的成人禮不是反對儀式感,二是批評它所反映出來的好大喜功,浮于表面的錯誤。畢竟,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而不是喊著“生活不只眼前的茍且還有詩與遠方”得來的。只有腳踏實地,才能真正讓學生長大成人,達到設(shè)立成人禮的最終目的。
再觀現(xiàn)實。諸如成人禮等的形式主義數(shù)見不鮮,而值得慶幸的是,低調(diào)務(wù)實,承接地氣的各種活動也在引導社會風清氣正。相信不遠的將來,會有一種更為科學成熟的機制,完成青少年使命的確認,激勵青少年承擔成人之責任、父母之希望,真正成人,創(chuàng)造生命的輝煌,匯入時代的海洋。
拋卻形式主義,敢于腳踏實地,唯有如此,方可使人迷途歸所,人之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