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何潔
(新津縣人民醫(yī)院口腔科,四川 成都 611430)
侵襲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是口腔內(nèi)科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病。該病患者的臨床癥狀較為嚴重,其病情發(fā)展的速度較快。侵襲性牙周炎患者若未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其口腔功能可受到影響,進而可降低其生活質(zhì)量[1]。臨床上對侵襲性牙周炎患者常進行牙周基礎性治療。但單獨使用該方法對侵襲性牙周炎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并不理想,其病情極易復發(fā)[2]。因此,尋找一種治療侵襲性牙周炎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次研究主要探討聯(lián)用牙周基礎療法和正畸療法治療侵襲性牙周炎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間新津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52例侵襲性牙周炎患者。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其患牙深覆合的程度為I度~Ⅲ度;2)其在治療前1個月未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3)其存在進行牙周基礎治療、正畸治療的適應證。本次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1)其不符合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2)其存在重要臟器功能不全;3)其合并有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4)其合并有精神類疾病;5)其處于哺乳期、妊娠期。將這些患者平均分為常規(guī)組和治療組。在常規(guī)組患者中,有男性15例,女性11例;其年齡為49~77歲,平均年齡為(62.17±0.64)歲;其中,患牙為Ⅰ度深覆合的患者有15例,為Ⅱ度深覆合的患者有7例,為Ⅲ度深覆合的患者有4例。在治療組患者中,有男性14例,女性12例;其年齡為50~79歲,平均年齡為(62.14±0.38)歲;其中,患牙為Ⅰ度深覆合的患者有14例,為Ⅱ度深覆合的患者有7例,為Ⅲ度深覆合的患者有5例。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經(jīng)血常規(guī)檢查、切牙和第一磨牙鄰面X線檢查、牙合翼片檢查、牙周檢查及其他相關實驗室檢查被確診為侵襲性牙周炎。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常規(guī)組患者進行牙周基礎治療。進行牙周基礎治療使用的藥物是羅紅霉素膠囊、甲硝唑片、復合維生素片。羅紅霉素膠囊(生產(chǎn)廠家:海南三葉制藥廠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70229)的用法是:口服,150 mg/次,2次/d。甲硝唑片(生產(chǎn)企業(yè):山西津華暉星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4021736)的用法是:口服,0.2~0.4 g/次,3次/d。復合維生素片[生產(chǎn)企業(yè):海南養(yǎng)生堂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衛(wèi)食健字(2003)第0105號]的用法是:口服,1片/次,2次/d。待患者牙周的炎癥得到控制后,使用齦上、齦下潔治等方法清除其牙周袋中的牙石和牙菌斑。在治療期間,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告知其在治療期間不要食用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以保持其牙齒的清潔度。對治療組患者進行牙周基礎治療和正畸治療。進行牙周基礎治療的方法與常規(guī)組患者相同。進行正畸治療的方法是:在患者的磨牙上粘貼結頰面管,在其前牙稍靠近牙齦處粘貼結方托槽,用鈦-鎳圓絲初步排齊其上前牙和下前牙,使用澳絲壓低其上前牙和下前牙,向后連續(xù)結扎其尖牙,以增強支抗力。在進行上述操作的過程中,隨時詢問患者是否出現(xiàn)疼痛感,為其及時調(diào)整正畸力的大小。告知患者在進行正畸治療期間不要吃堅硬、易上火的食物。
1)無效:治療后,患者牙痛、牙齒松動的癥狀未改善或在加重,其牙周的炎性病變未縮小或在擴大。2)有效:治療后,患者牙痛的癥狀有所減輕,其口頜系統(tǒng)的功能基本恢復正常。進行X線檢查的結果顯示患者牙周的炎性病變有所縮小。3)顯效:治療后,患者牙痛的癥狀明顯減輕,其口頜系統(tǒng)的功能恢復正常。進行X線檢查的結果顯示患者牙周的炎性病變消失,在治療后的至少1年內(nèi)其未出現(xiàn)侵襲性牙周炎的癥狀??傆行?(總例數(shù)-無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使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組患者接受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常規(guī)組患者(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
侵襲性牙周炎是一種可累及全口大多數(shù)牙齒的牙周炎性疾病。該病患者多因出現(xiàn)牙齦出血、牙周袋變深和牙周組織受損等癥狀入院就診。若不及時接受治療,該病患者可出現(xiàn)牙齦萎縮、牙槽骨吸收、牙齒松動、牙齒移位和脫落等癥狀。該病的發(fā)生可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采取有效的方法對侵襲性牙周炎患者進行治療,恢復其口頜系統(tǒng)的功能,滿足其對面部美觀的需求,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目前,臨床上對侵襲性牙周炎患者常進行牙周基礎治療[3]。在使用該方法對侵襲性牙周炎患者進行治療期間,先為其使用羅紅霉素膠囊、甲硝唑片及復合維生素片進行治療,以滅殺其牙周組織的致病菌,消除其牙齦炎癥,提高其牙周組織的自我修復能力,減少交叉感染的發(fā)生。待患者牙周的炎癥得以有效的控制后,積極地對其進行牙齦潔治,以消除其牙周袋中的牙石和牙菌斑,以提高其牙齒的潔凈度,以免其口腔內(nèi)滋生牙菌斑。對侵襲性牙周炎患者進行牙周基礎治療,雖然能夠控制其牙周的炎癥,消除感染,但無法有效地恢復其牙周組織的功能。近年來,正畸療法在治療侵襲性牙周炎中廣為應用。鑒于侵襲性牙周炎患者多伴有牙周組織病變、咬合力度不足等癥狀,對其進行正畸治療,可以有效地修復其牙齒的咬合功能。將牙周基礎療法和正畸療法聯(lián)用對侵襲性牙周炎患者進行治療,可以優(yōu)勢互補,有效地控制其牙周的炎癥,避免其牙齒松動,維持其牙齒正常的咬合功能[4]。
綜上所述,聯(lián)用牙周基礎療法和正畸療法治療侵襲性牙周炎的效果較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