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娟 楊曉歌
(云南省玉溪市中醫(yī)醫(yī)院推拿科 云南 玉溪 653100)
變應性鼻炎的發(fā)生與遺傳因素以及感受過敏原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本病于春、秋兩季多發(fā),患者發(fā)病時鼻部發(fā)癢、鼻粘膜充血、水腫,患者可出現(xiàn)打噴嚏、流鼻涕等癥狀,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影響較大[1]。本次研究觀察穴位埋線配合針灸治療變應性鼻炎的遠期療效及生活質量,觀察兩組患者治療3個月后臨床治療效果及SF-36量表不同時段得分變化情況,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實驗組103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為53∶50(53/50),患者在15歲至77歲,中位年齡為(43.28±1.24)歲,平均病程(5.47±0.25)年。對照組103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為55∶48(55/48),患者年齡在18歲至78歲,中位年齡為(43.24±1.26)歲,平均病程(5.49±0.21)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患者均給予單純針灸治療 采用骨度量法取迎香穴、上迎香穴、印堂穴、通天穴為針灸主穴,根據患者臨床癥狀選取配穴,若患者伴有頭暈、頭痛等,可選取風池穴、太陽穴;若患者咽癢、咽痛可選取天突穴、肺腧穴、大椎穴。每隔1天針灸1次,每次針灸約30分鐘,每隔10分鐘行針一次,連續(xù)治療2周為一個療程,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
1.2.2 實驗組在對照組針灸治療基礎上配合穴位埋線治療 患者取坐位選擇肺俞、風門、脾俞、腎俞、氣海等穴位進行埋線,裁剪0.5cm 3-0號羊腸線,將其置入一次性7號注射針頭前端,而后將其與針灸針相連,將羊腸線埋進穴位并用醫(yī)用無菌膠布對相應穴位固定4小時,每隔14天穴位埋線1次,共穴位埋線治療2次。
1.3 觀察指標
(1)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3個月后臨床治療效果,顯效:患者鼻塞、鼻癢、打噴嚏、流鼻涕等癥狀均消失,未在復發(fā),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有效:患者鼻塞、鼻癢、打噴嚏、流鼻涕等癥狀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復發(fā)次數少于2次,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有輕度影響。無效:患者鼻塞、鼻癢、打噴嚏、流鼻涕等癥狀無明顯改善,復發(fā)次數多于2次,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影響較大。
(2)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初次入院、治療1個月后、治療3個月后、治療5個月后生活質量變化情況,本次研究采用SF-36量表(百分制),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選擇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整理,兩組患者治療3個月后臨床治療效果等計數資料用(%)百分數表示,組間對比用χ2驗證;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SF-36量表得分等計量資料用(均值±標準差)表示,組間對比用t驗證。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3個月后臨床治療效果,具體情況(見表1),實驗組病情好轉例數明顯多于對照組。
表1 兩組患者治療3個月后臨床治療效果[n/%]
2.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SF-36量表得分變化情況,具體情況(見表2),實驗組患者初次入院時SF-36得分與對照組相比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實驗組患者治療1個月、3個月、6個月后SF-36得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SF-36得分[(±s)、n]
表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SF-36得分[(±s)、n]
組別 n 初次入院 1個月 3個月 6個月實驗組 103 45.62±1.5256.58±3.02 68.52±4.65 75.62±5.52對照組 103 45.63±1.5550.26±2.03 53.26±2.51 59.62±3.06 t值 - 14.562 15.562 15.695 17.626 P值 - >0.05 <0.05 <0.05 <0.05
中醫(yī)認為變應性鼻炎的發(fā)生是在先天秉質與外邪有關,在上述因素的影響下致使個體鼻竅不通,進一步影響肺、脾臟器功能,肺開竅于鼻,是吸入清氣,排出體內濁氣的重要通道[2]。
針對迎香、上迎香、印堂、穴可刺激鼻腔粘膜,改善局部炎癥,從而起到疏通鼻竅的功效,除此之外,根據患者臨床癥狀,在主要穴位的基礎上選取配穴針灸,充分體現(xiàn)了中醫(yī)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從而達到調節(jié)肺氣,溫補脾陽的功效。穴位埋線與針灸治療相比可給予相應穴位持續(xù)刺激,從而達到補益患者全身氣血,驅邪外出,扶助正氣的作用。本次研究顯示穴位埋線配合針灸治療的實驗組治療3個月后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1.26%,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實驗組患者治療1個月、3個月、6個月后SF-36得分均高于對照組,由此可見,對于變應性鼻炎患者給予穴位埋線配合針灸治療的實驗組患者遠期療效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穴位埋線配合針灸治療變應性鼻炎效果顯著,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